PPP模式“档案”解密


来自:铜梁内参     发表于:2016-07-06 23:48:06     浏览:358次

………………………………………



要说近两年的热词,PPP绝对可占一席之地。只要搜索“PPP模式”,就会发现这个新鲜的词已经渗入能源、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体育产品等多个领域。或许大家仍然对它感到有些陌生,但提到国家体育馆“鸟巢”,可能大家就会比较熟悉了,“鸟巢”就是中国实行PPP模式的体育馆。其实,由于涉及到交通、保障房建设、科教文卫等方方面面,严格来说PPP模式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那么,PPP模式到底是何法宝,让各行各业都如此看重?

 

接下来,就让小参为您全方位解密PPP的”档案“,带您走进它的“前世今生”。


 

我的名字好记又好懂

 

PPP模式,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缩写,即“公共私营合作制”,是指政府与民营企业,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其本质是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理念的现代融资模式。



【关键】

“公私是伙伴”

“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

 


 

 我早已存在,而你不知道我姓名

 

400年前,英国伦敦公众就已经启用私人供水。通过有效的竞争,使得伦敦自来水路线增加、自来水质量提高。私人供水被使用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作为主战场,公共服务设施遭到巨大破坏。战后的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内经济发展主要靠政府刺激,而民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政府既要保证经济增长、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同时需要防止自身赤字,政府开始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推广公私合作模式。公私合作模式有效缓解赤字,促进经济发展,产生大量就业机会,并提供了高质量的公共产品。


1906年,中国新宁铁路是我国内陆最南端第一条民营铁路。当时光绪签字批准,由华侨陈宜禧集资兴办,于1913年竣工。




 自从有了姓名,我就在各处、在你身边

 

在经济起步阶段,很多国家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以国家财政支撑为主导。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国家财政显得“势单力薄”。


1992年英国率先提出PPP模式,积极开展公共服务民营化。此后该模式逐步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多国得到广泛应用。1995年,PPP模式被世行及亚行作为一种新兴的项目融资方式引入中国,与中国政府当时对外商投资的急切需求不谋而合。


90年代,我国在城市供水、节水、供气、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桥梁、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和城市绿化等公用事业当中引入非政府投资,并在2003年前后在全国掀起了公私合作的浪潮。2002年,成都市政公用局将6条公共汽车线路的特许经营权进行拍卖;深圳市在水利、燃气、公交、电力等领域进行国际招标,实行特许经营。2004年底,五家试点公用事业单位完成了招募引资工作;广州市政府通过合资、合作、参股、项目法人招标、BOT、BOR等方式,允许个体、私营经济主体投资经营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公路、桥梁、隧道、港口、站场、停车场、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排污管道、电力、绿化、园林、道路、能源、水利、公共信息网络、公共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上海友联联合体获得了上海市最大的污水处理项目——污水处理厂20年特许经营权,负责此项目的融资、建设以及20年特许经营权内的运营管理。


2005年以来,北京通过实行新建基础设施项目特许经营,有10个项目实现市场化融资50亿元;通过向国内外公开推出387个北京奥运经济招商项目,签订协议55项,协议金额达223亿元。


总体来看,PPP模式已逐渐被国人接受,国内对PPP的认识也正在逐步提高,并且愿意尝试这一模式。


 

我得到很多支持,正在大显身手

 

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同年4月,李克强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首批推出80个示范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营运,这促进了PPP模式在全国范围的大力推广和运用;2014年5月,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领导组正式设立



2014年11月16日中央部委发布《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这是中央部委层面就PPP 模式的推广及实施再度投向市场的重磅“炸弹”,其政策力度之大、所涉层面之广、后续影响之深,已然超出人们之前的想象。


2014 年12 月4 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不约而同地发布了有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通知及相关指南,至此PPP模式的运用在我国进入规范化的阶段。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于是PPP在全国多省市掀起了浪潮,2014年9月份以来,部分省市相继出台了有关的政策,并先后推出大批PPP试点项目。截至2014年底,国内已有十多个省市正式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包括福建、河南、江西、山东、河北、湖南、四川、安徽、江苏、浙江、昆明、青岛等省市。2014年也因此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PPP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元年。


2015年6月1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至此,PPP模式的制度化建设正式开始。



我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受到约束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缺口不断扩大,新型城镇化及与之相关的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带来旺盛的基础设施需求。


PPP模式无疑是一场改革“新希望”。它以其特有的优势,为缓解基础设施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缺口提供可能。PPP模式对于缓解政府部门的融资缺口具有一定的优势。基于PPP模式的国际合作有助于实现我国新的对外经贸合作理念,释放基建领域的优势产能。引入PPP模式是今后公共服务领域进行投融资方式的趋势,有助于转换政府职能、减少财政支出压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提供高质量服务等。可以说,PPP模式具有多重正面效应。


另一方面,在中国,PPP项目公私双方的利益并不局限于项目本身,而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PPP项目中的任何风险,无论其分配机制如何,最后都是公私合作双方以及项目受众的共同风险,所以在项目前期做好主要风险的防控及应对措施显得至关重要。无论如何,长期、稳定、多方共赢的项目模式,应是PPP模式在中国发展的不变方向。

 

 

总体而言,PPP项目的出现是因为:

政府因为资本的问题,通过与民间资本/企业合作的方式,来履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设施的职能。


PPP项目如今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

时代发展导致人们对公共服务或公共基础设施的强烈需求,而政府财政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民间有大量资本,所以政府通过与民间资本的合作来满足公众对于公共服务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强烈需求。


  ……………………………………………………


相信小参对中国式PPP模式的“档案”解密,让您对PPP在中国的“前世今生”有了更深了解!


最后,用两句话作结:


机会机遇——

国家治理、区域规划

   一带一路、持续发展;


开拓创新——

政策利用、模式创新

   适合自己、发展共赢。

 


为铜梁政府、铜梁精英人群提供新锐、前沿、独到、高质的独家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项目落地率仅20%-30%企业:我们就怕被套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