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的雏形可以上溯到几百年前欧洲就已出现的政府授予公路养护者的“特许经营权”,但其在经济和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大发展及其概念的明确化与大流行,还是上世纪后半期随着新公共管理运行的兴起,在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进一步创新发展中出现的。把原来已习惯地认为应由政府负责和兴办的架桥修路等公共工程以及医院、学校、航空港、垃圾和污水处理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改为与市场机制对接、吸引政府之外的企业和社会资本同政府在平等合作关系框架下一起办,其创新的特点显而易见。
从表征看,PPP首先形成了投融资机制的创新,可以将大量非政府的民间资金、社会资本引入公共工程与服务领域,但其实它又决不仅仅限于投融资模式层面的创新,它还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绩效升级方面的鲜明性质形成了管理模式的创新,并天然对接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法治化制度建设,具有国家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层面的重要意义。
截至2017年6月底,财政部统计口径的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入库项目13554个,投资额16.3万亿元,落地项目2021个,投资额3.3万亿元,加上发改委体系和未入库项目,中国的PPP总量应该在这个数字的三倍左右,中国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PP市场。
贾康指出,我国的产业新城、产业新园区、特色小镇等的建设和运营、连片开发可以采用打包式的PPP机制,“这特别适应现在这个发展阶段,PPP是对接市场机制的,是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而政府和市场主体在这个新的机制里面,超越了原来井水不犯河水,划清边界的思维,那个思维有进步但是现在有螺旋式上升的提升到了在公共工程、基础设施,产业新城、建设运营等重大投资领域里面,可以一起用伙伴关系来出奇制胜”。他还认为,PPP创新机制不光是融资模式创新,带来来了管理模式和治理模式的创新,“这是支持中国超常规发展中间,我们必须处理好的创新事项”。
然而在我国PPP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项目模式相对简易,评估机制不完善。想了解更多PPP最新政策导向,投融资模式和制度创新、破解PPP发展难题等专业内容。以下精彩课程不容错过.....
贾康简介: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中国财政学会顾问,中国财政学会PPP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市等多家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北京大学等多家高校特聘教授。
| 课程亮点...
三月课程亮点
◆ PPP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相关政策解读及案例分享;
◆ 新政下PPP项目整体风险管控实务;
◆ 新政下PPP项目整体风险管控实务;
◆ PPP项目融资模式与工具
李老师:139 1005 0656
吉老师:139 0126 4163
付老师:139 1136 4163
胡老师:186 1241 6539
罗老师:139 0126 4167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