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促进民间投资工作,近年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开展了专项督查,民间投资企稳回升。中央自2014年起积极推广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然而,近几年的实践表明,民间资本参与PPP的活力和动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无论从项目数量还是项目总投资的占比来看,都低于国有企业,民间投资增长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
作为投资主管部门,为了更加规范有序推广PPP模式、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初在投资司设立了社会投融资服务处,这几年收到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有关PPP、促进民间投资的建议提案的回复工作也由该处牵头。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建议提案包含大量来自企业一线的前沿观察、对投融资领域的深入思考,这为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借鉴。
2017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促进PPP模式更好发展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和相关要求。
“这与全国工商联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所提《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的提案不无关系。”负责办理这份提案复文工作的投资司社会投融资服务处李泽正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对《指导意见》的起草提供了不少帮助。”
2017年7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吕文斌带队参加了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进一步完善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在会上,该提案的提出者——来自全国工商联的几位全国政协委员与吕文斌一行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他们对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反馈表示满意。
其实早在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全国工商联就签署了一份文件,决定建立部际合作机制,共同营造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
201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全国工商联两次召开民营企业PPP项目推介会,向民营企业推介了近千个PPP项目,总投资超2万亿元。
2015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在京共同召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推介电视电话会议。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贵州等7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推介会上共推出287个项目,投资总额约9400亿元,涉及市政、公路、轨道交通、机场、水利、能源等多个领域。会上有关机构还就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注意事项、操作要点等进行了现场辅导和培训。
2016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全国工商联经济部再次共同召开2016民营企业PPP投资项目推介会。会上重点向民营企业推介了668个、总投资约1.14万亿元的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有关民营企业介绍了参与PPP项目投资的经验和体会,专家就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提出建议。
“很多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与我们的工作思路相吻合,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工作之一,是我们长期的重点工作。”李泽正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不少代表委员来自各个领域的一线,所提问题非常具体,使我们对政策的制定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虽然我们也经常去基层调研,但毕竟人力、时间有限,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延伸了我们调研的触角,让我们的工作更接地气,政策制定也能更具操作性、针对性。”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规范有序推广PPP模式,积极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专项债券发行指引》,为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拓宽融资渠道。
与新建项目相比,存量项目所需新增投资少,较少涉及大规模施工,报建审批等前期工作通常已经完成,减少了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PPP项目的诸多障碍。2017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有关工作的通知》,丰富民营企业参与PPP的机会。
2017年11月,为进一步提高民间投资项目报建审批服务水平,提振民间有效投资信心,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报建审批情况全面清理核查,要求各地各部门针对清理核查中发现的问题,主动改进工作,完善流程管理,优化民间投资项目报建审批服务。
同样在去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分别召开了南北片区两场促进民间投资推广PPP模式等工作座谈会。多个省区市就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制定PPP三年行动方案、采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等介绍了经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2017年1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指导意见》要求,创造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良好环境。在制定PPP政策、编制PPP规划、确定PPP项目实施方案时,注重听取民营企业的意见,充分吸收采纳民营企业的合理建议。主动为民营企业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创造更加公平、规范、开放的市场环境。对民间资本主导或参与的PPP项目,鼓励开通前期工作办理等方面的“绿色通道”。鼓励结合本地区实际,依法依规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指导意见》还提出分类施策支持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鼓励民营企业运营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加大民间资本PPP项目融资支持力度等十条措施,被业界称为“冬日暖阳”。
“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对这份文件的起草提供了不少借鉴。”李泽正如是说。
民营企业龙元建设总裁赖朝辉在谈及民企参与PPP项目时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民营企业这一轮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目前接近一半项目是民企中标。规则问题仍然是制约民营企业和政府合作的普遍原因。如果项目规则是可期的,政府颁布的政策具有一定稳定性,民营企业和政府更多展开长期、广泛的合作也是可期的。政府规则透明、监管到位、运作规范,是对民营企业最大的保障。有了这个保障,更多民营企业才可能加入进来,与政府合作的信心也会更强。”
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显示,2017年,民间投资达到381510亿元,增长6%,增速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投资信心有所增强,高新技术、医疗卫生等领域民间投资快速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卫生和社会工作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9.8%和25.4%。在PPP项目较为集中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民间投资增长20.8%,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报刊及电视台,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请仅做参考。我们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