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帆委员提案:关于开展不规范PPP项目“再谈判”的提案


来自:PPP观察     发表于:2018-03-04 15:09:02     浏览:267次

提案人:江帆

湖南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湖南人和人律师事务所主任、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专家库成员

一、案由

2017年11月10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明确存在不适宜采用PPP模式实施、前期工作准备不到位、未按照规定开展两个“论证”、不宜继续采用PPP模式实施、不符合规范运作要求、构成违法违规举债担保、未按规定进行信息公开七种情形的项目不仅不准入库,同时已入库项目也必须“清理退库”,即禁止以PPP模式继续实施。存在“未建立付费机制”情形的项目自此不准入库。同时,92号文还要求各省级财政部门应于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本地区项目管理库集中清理工作,并将清理工作完成情况报财政部金融司备案。湖南省财政厅也依据92号文的入库项目标准于2017年12月展开了对各市县PPP示范项目的检查。

二、存在问题

截至2017年10月底,我省已推出526个PPP项目,投资总额8160亿元。由于PPP作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创新机制本身是极其复杂的项目运作模式,不少缺乏PPP运作经验与运作能力的地方政府在未能精准把握中央的PPP政策精神与规制要点的情况下所推出的PPP项目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瑕疵甚至缺陷,由此造成我省既存的不少PPP项目在92号文的严格标准下将面临着被清理退库的危机。同时,在绩效付费机制方面,不少项目都存在着未建立与项目产出绩效相挂钩的付费机制;政府付费或可行性缺口补助在项目合作期内未连续、平滑支付,导致某一时期内财政支出压力激增;项目建设成本不参与绩效考核,或实际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部分占比不足30%,固化政府支出责任的问题。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已经启动运作的PPP项目,尤其是已经落地签约、进入实质建设或运营阶段的PPP项目一旦被清理出库,必将面临一系列复杂的后续问题需要妥善地予以处置,否则便会直接引发PPP项目合作争端乃至各类民事、行政诉讼,形成现实的政府债务责任,并造成诸如项目建设“烂尾”、公共服务中断、政府信用受损等严重后果。

三、建议举措

1.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启动面临“清退”危机项目的“再谈判”,尽可能保证PPP合作的稳定持续。根据92号文的七项退库标准,许多将被“清理退库”的PPP项目仍存在通过再谈判重新满足入库条件的可能,存在着以PPP模式继续合作的机会空间。各级政府应秉持“最大程度地保持PPP合作稳定”的原则,除无法满足PPP规范运作实质条件的项目外,凡能够通过协议修正或补充而达到中央规制要求的项目都应通过政府积极启动与社会资本进行“再谈判”的方式予以妥善整改,以求尽可能地避免社会总资源的浪费,并切实维护我省法治政府的诚实信用形象。

2.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启动“未建立按效付费机制”项目的“再谈判”,尽可能降低项目未来合作风险。92号文虽然将“未建立按效付费机制”的项目排除在须“清理退库”的项目之外,但已经明确将其列为新建项目的入库标准。从防控PPP合作风险的角度出发,同时也为防止缺乏绩效付费机制的PPP项目实际演变为“拉长版”BT,各级政府也应积极应对中央从严、从紧监管PPP项目的政策趋势,针对该类项目主动启动“再谈判”,与社会资本通过平等协商达成补充协议,严格按照中央的新项目入库标准进行预先整改,以免未来长期合作过程中出现新的不确定性因素。

3.建议各级政府依托本级法制部门,引入专业PPP法律咨询机构的协助,开展科学、规范的“再谈判”。“再谈判”是以PPP项目合同条款的修改、补充为中心,具有突出的法律工作性质,同时“再谈判”本身亦存在着较大的法律风险,较易触碰上位法律及各类PPP政策的规范底线,因此各级政府应依托本级法制部门开展再谈判。并且,PPP项目的交易结构极其复杂,政府法制部门的再谈判能力明显不足,各级政府必须尊重法律实务与PPP知识的专业性,选择同时具备PPP咨询能力与法律服务能力的机构予以辅助,以合法合规、合理高效地开展“再谈判”。

4.建议省政府授权财政厅与发改委联合组成PPP入库项目清查工作领导组,市县政府建立具备法律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清查工作组,协调组织、统一推进全省范围内的PPP项目库清查与“再谈判”工作。我国PPP项目实行的是财政、发改双重监管体制,两大部委间的政策规定存在一定程度差异。由财政厅与发改委联合组成工作组协调推进、共同领导项目库清查与“再谈判”工作有利于提高效率,统一标准,并缓减部委政策间的现实冲突。同时,由市县政府建立具备法律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本地工作组,有利于更为科学、高效、精细地针对所有入库项目(而非仅限于示范项目)展开“全覆盖”式清查,并在精准甄别所有存在“再谈判”空间项目的基础上,制定合法、合规与更加合理、细致、可行的“个案化”项目整改思路与再谈判方案。

实战型高级研讨班2017年第33期

教学安排表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PPP研究室主任,兼全国高校PPP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161所大学)组长、中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征求意见稿)两位领衔专家之一、国家发改委PPP专家暨专家委委员、财政部PPP专家、亚开行PPP专家、EU-AsiaPPP Network中方代表、[美]项目管理协会(PMI)全球项目管理学位认证中心中国副主席、《Int’l J. of Project Mgmt》等10多份国内外期刊的编委等,二十多年来一直专注于PPP和项目管理的教研与推广,至今共发表300多篇论著,连续三年(2014~2016)入围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建设管理类共3人),被誉为“中国PPP教父”。

-----------------------------------------------------------------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城保险首席经济学家,长城财富资管投委会副主席(主持);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委员会执行秘书长、投融资委员会副秘书长,微金融五十人论坛执委,互联网金融三十人成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阳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北京铭鼎人首席咨询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投资项目管理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从事工程咨询30年,参与和主持过医院,学校,养老,体育,旅游,产业园区,公检法,电力,新能源,煤层气,地铁与铁路,物流,农业,林业,生态环境治理,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等行业的咨询服务,涉及PPP咨询,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报告,招商报告,评估报告,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价报告,招投标代理,建筑工程设计,工程造价咨询等领域。

----------------------------------------------------------------

国家发改委PPP专家,高级工程师,现任世界500强骨干企业副总经济师兼投资公司总经理、多个PPP项目SPV董事、董监事,国内知名PPP实战专家,多地PPP中心评审专家,专长于创新设计桥梁、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策划运作了多个国务院、交通部等部委示范PPP项目,项目出表率100%,设计策划的基础设施联合体表外融资模式、原则性谈判技巧被业界普遍认可和推广。

------------------------------------------------------------------

泛华集团副总裁、投资运营部总经理、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全国市长研修学院特邀讲师。有自动化、企业管理和经济学三个跨学科学习背景,一直在整合营销、战略管理和投资管理类的复合性管理岗位工作,有IT与互联网行业、文化与传媒行业和新型城镇化等跨行业工作经历,以系统思维和跨界思维见长。在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战略驱动、创新发展、产业导入、投融资模式创新及其系统规划方面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在全要素聚集打造智慧城市,四生互动打造特色小镇,结构性金融引导产城融合发展等领域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和创新模式。

-------------------------------------------------------------------------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5省市PPP新政来袭!各地PPP项目如何严控,避免滥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