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PP模式的农产品电商发展研究以丽水模式为例


来自:丽水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发表于:2018-03-14 18:48:54     浏览:235次

摘要:在政府大力推行PPP模式和“互联网+”的双重背景下,虽然农产品电商发展迅速,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为了开拓农产品销路,丽水市政府带领龙头企业最先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农产品电商模式。因此,基于成功案例“丽水模式”,在分析丽水市农产品和电商企业经营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农产品电商销售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经验和启示,通过引入PPP模式对“丽水模式”作出改进,从而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市农产品电商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互联网+”;PPP模式;农产品电商;政府;“丽水模式”





1

丽水农产品概述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全市151个乡(镇)2851个行政村,总人口25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82万人。土地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8.42%,耕地占5.38%。


丽水市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逐步形成区域优势特色农业格局,食用菌、水干果、名优茶、高山蔬菜、笋竹林、畜禽、中药材等农业主导产业日益显现。

丽水市农业产业特色发展主要围绕食用菌、茶叶、蔬菜、水果、畜牧、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实施“一业一策”措施,农业主导产业有一个扶持政策、一个发展规划、一批重点基地。


农产品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和要素集聚态势加快,农产品营销推介体系不断完善,一批以丽水山耕为代表的生态农产品品牌叫响全国,丽水模式也不断推广走向世界。


2

丽水电商企业现状



丽水市农产品电商近些年飞速发展,自2012年,丽水在全国率先成立农村电子商务领导小组,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引导资金,用于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奖励、培训以及相关的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2015年,丽水市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23.41亿元,同比增长41.9%;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数量达9792家,同比增长17.3%,月销售额百万以上企业144家;农村电子商务从业青年人数达24526人,同比增长10.5%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也安排一定的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专项经费,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从而逐步全市全年建成各类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2224家,为村民提供服务200多万次,涉及金额1亿多元,节省购物资金2000余万元。


其中,“赶街”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041个,为村民提供服务156万余次,涉及金额7700多万元,累计为村民节省购物资金1711万元。2017年新建现代农业综合区29个、生态精品林业基地面积42.47万亩、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15个、示范家庭农场218家、生态精品农产品230个,农产品电商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电商各项数据稳步增长。



3

丽水市农产品电商运营模式


通过对浙江丽水实地调研,发现丽水的农产品电商运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丽水模式”。其中包括了,针对城市和县城农村分别应用的山山模式和赶街模式两个不同的农产品电商运营模式。


1. 浙江山山模式(城市)


1.1 龙头企业简介:浙江山山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注册资金1800万元,山山股份定位于中国电子商务综合服务提供商。


山山股份是浙江省网商协会副会长单位,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理事单位,浙江省首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名录,浙江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浙江省首批农村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丽水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运营单位。公司主营的山山商城是丽水名牌产品、浙江名牌产品。并且开拓和摸索出独具特色的浙江山山模式,对全国有着较大的借鉴作用。



图1 山山模式


1.2 该模式的经验总结:


首先是在电商平台的构建方面。第一种企业自己构建平台;企业需要有资金进行前期投入,并且有技术和人才进行支撑进行后续运营,相对适用于地方需求特殊的情况。例如在回民聚居地区,对于清真食品有较大需求。再比如新疆有自己的特产,当地人民本身对特产有很大的需求量。因此山山模式可以灵活的用于国内新疆等地。目前,浙江山山公司已陆续派人前往新疆等地进行农产品电商模式的培训,培训效果显著。


第二种是入驻京东、淘宝等第三方,这个方法虽然逃脱了构建平台的技术困境,但面临着如何顺利入驻并脱颖而出的难题。目前天猫京东等对于入驻商家的资金、产品等方面要求日益提高,丽水市政府通过对当地农产品进行标准化质量筛选,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把关,并再通过鼓励当地企业和阿里等大电商企业合作,帮助丽水本地农产品小企业顺利入驻大型企业电商平台,从而扶持管理丽水农产品的电商化。


无论是哪一种平台,都是政府与企业共同构建并且政府对平台进行政策扶持,企业对平台进行相应的运营维护,共同打理好该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好地销售平台。


其次是供应商方面。丽水的供应商主要分两类:农业企业或合作社。丽水的农村企业是小规模的乡镇企业,同时这些小型农业企业对当地农户也比较了解,其自身对接相应农户收集农户手中的农产品也较为方便,山山股份可以直接从这些农产品公司中获得相应的产品,减轻大型公司对农产品的收购和谈判成本。


最后就是政府。政府不会直接参与农产品电商化,主要是通过政策的扶持、以奖代补两种手段来间接推广当地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政府在整个丽水模式中作为带头人和扶持者发挥着极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意义巨大。

2.遂昌赶街模式(农村)



图2 赶街模式


? 一支县级 运营中心(县级电商服务中心推动互联网电商平台供应链管理服务)。


遂昌赶街模式采取“一支县级运营中心+政府+赶街服务站站长”相结合的模式。


农村市场相比城市市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于受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的互联网应用很难像城市一样快速普及到每个人,更无法让每个人主动接触互联网电商平台。因此,需要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做好有组织的推动工作。


农产品电商背后的供应链管理极其重要,而绝大多数农户经营者会因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忽略供应链管理环节,例如对于农产品的建立标准,运输中的包装与保鲜技术,农产品源头的追溯,产品品牌的控制,农产品质量的检测,物流快递的选择,售后服务的完善等相关体系,最终造成农产品滞销,或即使销售出去的商品客户评价较低,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遂昌的赶街模式由协会,服务公司,政府协同建设电商服务中心,统一化解决供应链管理,统一商品化服务问题。


? 政 府(推动理念与能力建设体系以培训服务为中心);


在理念体系建设中,政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获得理念的核心方法是学习,培训服务中心会组织各种相关培训,考察,积极鼓励大家踊跃参加从中获得先进的指导思想和互联网理念,尤其是地方政府官员,地方企业家、农户合作社负责人,年青人、创业者,以及相关社会服务机构。因为只有思想理念得到改善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农产品与电商结合后的长远发展。


? 赶街 服务站站长(村级服务站体系农村电商消费问题)


为了让农村同样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不单单是对外销售,而且向内购买。通过建立一村一电商服务站点并在每村选一个服务站长并培训其代购服务能力从而解决农村人们互联网知识的普及问题。


同时在物流方面赶街模式在县乡到村的“最后一公里”双向物流配送(以自建加社会化物流整合)解决了农村物流困难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同时并一并承担了相关硬件(电脑、购物屏,收货架等),售后服务,承担村级农产品数据采集,服务农户提供在村购物、售物、缴费等一站式解决方案,让广大农户享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红利。


遂昌模式可以在多地加以推广,有很好地示范作用,对解决农村电商中最后一公里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交通较为闭塞,很难与外界进行较好地沟通的村镇,同时没能力大面积安装电脑网络的偏远地区,可以采用遂昌模式解决物流不顺畅问题。


同时遂昌赶街模式在政府主导的培训中心方面,起到了解决农产品电商发展中人才匮乏的问题,对培养农产品电商专业人才起到促进作用。综上所述遂昌赶街模式是对农产品电商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一种典型解决的模范方式。



三、丽水农产品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1

专业性人才匮乏


在农产品的电商化过程中,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用电商平台将农产品推广出去。因此,企业需要电子商务、美工、设计、拍摄、网页技术等一系列的人才。不仅如此,政府也需要人才。因为政府在扶持农产品电商时,需要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加深理解认知,帮助他们在这个领域做出更为科学有效的决策。然而农产品电商主要在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较低,从而难以留住相关人才。最终导致人才匮乏的现状。


丽水市人才匮乏的根本是人才流失。丽水市相对于杭州、北京、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工作机会少,教育资源较差,医疗条件普通,可以说各个方面和中心城市都存在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年轻人选择大学时自然会选择家乡外面的更好地大学,毕业后有能力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去北上广深或者留在读书的城市。因此,有能力的人才离开丽水,造成人才流失的现状;而留在丽水的年轻人大多数属于被中国教育体制淘汰的人群。所以丽水市最根本的问题不是没有人才产出,而是留不住人才。



2

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体系不健全



物流体系是指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将商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流通的过程。物流体系的各个环节对于技术都有不同层次的挑战。而基础设施的阻碍主要在于网络设施建设不到位和交通设施不齐全。以浙江丽水市为例,物流给农产品电商化带来的阻碍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公共交通网络对物流的负面影响。丽水市山路崎岖,山区公共交通建设不完善,天然地理环境阻碍了商品的运输,例如怎样通过盘山公路最快的运输农产品等;第二个是丽水市物流集散问题。丽水市物流中转站在浙江省义乌市,例如在丽水买了东西再退回,不能直接在丽水市内退回,一定要从丽水到义乌再回丽水,耗时长且有很多的不便。第三个是仓储技术的缺乏。这个尤其体现在特殊农产品的运输上,比如生鲜食品,面临着如何保鲜冷藏的同时保证口感的问题。



3

农户触网意识较低



农户受到自身文化程度和素质的影响,对于农产品电商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个体现在:一是部分农户认为互联网买卖农产品是一种虚拟经济,农产品销售还是应当线下实体交易。这种认知的误差制约了农产品电商化的推广和普及,也阻碍了农户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的行为。二是将农产品电商狭义的理解为单方向互联网信息的获取,没有实现农产品上行。交易过程中的商谈、产品运输、支付等都依然选择线下。三是一些农户虽然对农产品电商有了足够的认识,但是对电商化销售过程不太信任,担心货款能否安全收到。



四、基于PPP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1

有效培养农产品电商相关人才


在吸引且留住高端人才较为困难时,人才培养需要根据情况而定。


一方面是培训农户,要一步步从基础做起。通过政府的推广,先让他们能够理解并接受在互联网上买卖东西。然后给他们配备电脑,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教他们如何通过电商平台,微商等多钟方式卖自己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吸引被大城市淘汰的三本专科中专等人才。通过高薪、免费提供办公地点等方式吸引人才。


同时引进专业团队和人才,或者将技术含量较高,较难完成的任务外包,来解决人才依然不足的问题。丽水市近几年人才困境有所缓解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在大城市打拼失败的中低端人才的回流。这既是因为大城市竞争愈发激烈,也是因为丽水市在政府的主导下通了高铁,交通比原来便捷。二是定向培养丽水市毕业的年轻人,鼓励他们学习电子商务、美工设计等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2

解决物流仓储问题


在解决物流仓储问题上,尽可能的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注入,缓解政府资金压力一步步的建设改善丽水交通基础设施,为丽水市物流问题得到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


企业则是和大的物流公司达成长期的商业合作关系,比如浙江山山公司是和顺丰进行合作。新鲜食品的仓储则是企业跟物流公司学习,对症解决,比如荔枝会在物流盒里安装隔层放冰块,物流公司解决物流速度的问题。



3

提高农产品电商效率



丽水市政府和龙头企业合作构建了丽水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


山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市内农产品电商,讯唯有限公司负责农村农产品电商。绿盒公司负责运营政府品牌“丽水山耕”,山山为丽水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提供服务和帮助。


这是因为,随着农产品电商在丽水市发展,各个企业间差距逐渐拉大。政府可以通过PPP模式,通过提供政策、土地优惠等方式同时引入企业资金构建大型相关丽水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化系统、农产品流通支撑体系、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加快丽水市电子商务形成规模。


这有利于中小企业在大的公共服务平台上得到资金、技术、政策上的扶持和引导,减小与大型企业的差距,和龙头企业共同构成丽水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生态圈,从而发挥协同效应,互利共赢。


政府通过“丽水山耕”品牌的打造,更好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销售是否成功的最基本前提,在PPP模式下最后监管政府参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可以用国际化标准的筛选保障农产品质量。不仅如此,还可以有效缓解农户对于农产品电商的认知局限。政府让龙头企业为农户、中小企业进行培训时,一方面增加了他们的认识,另一方面政府增加了农户的信任程度,更愿意去接受农产品电商化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电商的效率。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2018各省市PPP重点工作盘点:规范和环保为重头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