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年的努力,我国PPP发展取得的成效显著。截至2017年底,通过物有所值评估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的项目7137个,投资规模超过10万亿元,项目数量和规模大幅增长。2017年,我国GDP超过82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3万亿元,我国PPP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各省市坚持问题导向、规范导向、效率导向,在规范化制度、监管模式、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推进PPP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着力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益。以下是各省、直辖市在2018年PPP项目工作计划中采取的相关措施。
北京
加强PPP项目实施监管,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PPP项目规范性检查工作机制。加强项目库及资金保障硬约束,有效落实污水、垃圾处理领域全面实施PPP模式,在养老等幸福产业、地下综合管廊、绿色项目等领域深入推广运用PPP模式,积极拓宽民间投资空间。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完善项目库信息管理,强化信息利用。不断提升能力环境,持续开展PPP政策实务培训,推动指导PPP工作。
天津
加大政策引导,完善制度建设,搭建PPP制度框架体系,推进市、区两级PPP项目操作程序标准化。 强化支出监控,切实防控政府债务风险。
山西
严格项目库管理,规范项目运作各流程,加大考核力度,督促各市不同行业加快推进PPP 。发挥PPP促进会的优势,推动PPP项目建设。统筹利用现有PPP基金、各种专项资金,对PPP项目给予支持。加强宣传引导和能力建设,及时总结典型案例,引导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理念认识,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内蒙古
辽宁
规范项目入库及已入库项目清理。积极完善项目管理框架,联合各有关部门组织召开多层次、多领域的PPP项目推介会议,搭建交流平台,促进项目对接。加强能力建设,积极组织业务学习,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PPP工作的认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开展宣传引导,增进政府、社会和市场主体共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吉林
集中开展PPP项目库自查清理,对全省PPP项目库在库项目进行集中清理,严格审核把关。加大工作指导和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应用PPP模式。加强PPP项目库建设,严格项目管理库入库标准。进一步加强PPP制度建设,完善出台的制度办法,针对新问题,新难点研究制定相应的制度办法。
黑龙江
加强项目储备和规范管理,坚持项目入库标准,严把新项目入库关,提高项目质量。学习有关省份先进经验,会同有关部门筛选优质项目,通过相关渠道面向社会资本推介、对接。 强化工作机制建设,推进建立适合省级需求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建立PPP项目监管机制,加强对PPP项目规范运作和项目运行的监督检查、跟踪问效。
江苏
强化PPP监管,严把PPP项目入库关,做好PPP入库项目集中清理工作。修改PPP奖补资金办法,奖补资金向民营资本倾斜,加大对民营资本或民营资本牵头参与的PPP试点项目的奖补资金扶持力度,标准在既定标准上浮10%。
浙江
加强宣传,使党政领导、行业管理部门尽快适应政府职能和履职方式的转变。做好全省PPP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完善省级PPP咨询服务机构库、PPP专家库。强化财政监管、规范实施项目 ,扎实开展两个评价论证,守好政府支出责任红线。加强对PPP项目采购活动的支持服务和监督管理。继续完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积极争取中央建设项目转移支付资金、中国政企合作基金的支持。推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PPP项目建设。加强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 ,加强PPP综合信息平台入库审核,必要时借助第三方力量,强化PPP项目信息公开工作。
安徽
加大PPP模式规范推广力度。严把PPP模式适用范围和边界,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开展两个论证,把好项目入口关。创新管理方式,抓好公开公平采购,严格合同管理,规范绩效付费,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推进重点领域PPP项目建设。对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民生领域PPP项目进行优先扶持。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采取财政奖励、运营补贴、投资补贴等方式,支持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创新PPP项目融资渠道,加强与中国PPP基金合作,支持开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业务,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
福建
坚持规范发展,切实把好10%的支出“红线”,坚决防控风险。严防以固定回报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和兜底等方式承担过度支出责任。加强财政监管,依托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建立PPP项目管理台账电子化管理系统。开展项目清理,不规范的PPP项目清理出库,并持续做好后续项目入库审核工作。扩大新兴领域项目规模,推动在健康(医疗)、文化、养老、体育、旅游等幸福产业新兴领域运作PPP模式,积极推动存量项目。加强示范引领,继续发挥省级PPP引导基金示范引导作用,强化实施标准,提高PPP项目实施质量。严控政府付费项目,优先支持存量转换、新兴领域项目实施。
江西
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市县政府和各部门对PPP工作重要性认识。 加大PPP工作力度,大力支持罗霄山片区和省定片区等贫困地区推广应用PPP模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PPP发展。认真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PPP系列相关工作,加快推进项目进程,促进更多项目尽早落地实施。 加强项目库管理,防止PPP异化为新的融资平台。严把新项目入库关,集中清理已入库项目。
山东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认知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切实提升基层人员的实操能力和工作水平。扩大“全面”实施范围,规划储备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河道流域治理、轨道交通、城际轻轨、高速公路等重大公共设施项目,弥补全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短板。重点聚焦农业、环保、幸福产业、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PPP模式推广工作。鼓励和引入具有新技术、新产业优势的社会资本,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严格项目入库标准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专人负责、持续跟踪、动态调整的常态化管理机制,着力规范项目运作,提升项目质量。逐步建立常态化风险监控和监督问责体系,确保PPP项目规范实施。规范咨询服务行为,推动建立咨询机构自律性组织,明确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快引导形成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PPP专业咨询服务市场。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符合PPP模式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河南
清晰项目入库程序、严格项目入库标准、改进项目入库效率,完成PPP项目库核查清理工作。加强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监测,强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的硬性红线,提升PPP信息管理透明度。聚焦重点领域PPP模式运用。运用PPP模式助力脱贫攻坚,拓展PPP模式运用空间,优先推介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文化、体育等幸福产业领域项目,支持推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存量项目。
湖北
建立省级PPP综合信息平台,指导各地建立专家库和项目储备库。进一步规范PPP管理,建立财政上下归口统一的项目管理运行模式。 坚持政府主导,财政、发改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聚焦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美丽乡村建设、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充分发挥示范新项目引领作用。严把“一案两评”关口,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把好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关。完善风险分担机制,防止风险不合理转移,严守财政支出10%的“红线”。
湖南
规范PPP发展模式。重点把握好PPP工作的“四条线”,全面开展清查行动。督导示范项目规范推进,创新县域PPP项目推广模式。重点推动我省垃圾焚烧发电和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PPP项目,通过科学布局,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招商和监管效率。加强项目后期绩效管理。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重点宣传示范项目,树立成功案例,推广典型经验,突出其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政策研究水平,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PPP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人力支撑。总结提炼PPP实践经验,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推动我省PPP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陕西
规范项目库建设。按时完成项目库现有项目的清理工作,严把项目入口关,继续做好“全面实施,统一识别”。 在污水垃圾处理领域、关中各市县集中供热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用好陕西中政企合作基金,设立陕西省PPP基金。加强PPP咨询机构管理,建立健全咨询机构的信用评价体系,提高咨询服务质量。加大培训力度。开展精准培训,切实增强其对PPP发展方向的认识、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与大学合作成立PPP研究中心,为陕西PPP项目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甘肃
规范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及时纠正PPP泛化滥用现象。进一步推进PPP规范发展,促进实现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目标,夯实PPP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聚焦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通过PPP模式,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助力脱贫攻坚。
宁夏
将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督促各地健全推广PPP工作管理机制并落实两个“强制”的要求。加强项目库建设,完善项目库建设,加强PPP项目落地率和规范性的督查,保证PPP项目实施质量。助推基金健康运行,推动中政企宁夏PPP合作基金尽快启动运行,促进PPP合作基金支持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积极开展调研宣传,会同宁夏社科院开展PPP模式推广理念和实践的课题研究,举办全区PPP工作培训班,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示范项目交流会,探索我区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研究,适时推进项目试点。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