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模式在科特迪瓦落地实施


来自:鼎九袋中非文化交流     发表于:2018-03-19 08:48:29     浏览:233次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开发方面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而深圳经济特区更是全球4000多个经济特区中最为成功的一个。近年来,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参与了埃塞俄比亚、刚果、肯尼亚、印度、巴基斯坦等多个经济特区、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和发改委等相关领导的高度好评,为中国经济特区经验的输出做出了表率,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出了有效探索。

2018年3月12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在科特迪瓦组织召开中非经济特区发展经验研讨会。来自科特迪瓦工业和矿业部、非洲进出口银行、科特迪瓦国家工业园区开发平台(AGEDI & FODI)、非洲制造倡议(MIMA)、科特迪瓦中资企业等单位参加会议并发言。在研讨会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曲建副院长、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刘容欣总监、刘祥所长做主题发言,分享中国经济特区、深圳特区、产业园区的开发经验,对非洲工业化进程和科特迪瓦PK24工业园区战略提出相关建议。


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刘祥所长在《中国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阶段重点任务》主题发言中提出,工业园区是实现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在“双缺口”条件下,欠发达地区实现工业起步的重要抓手。从全球工业化进程来看,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优化投资环境,能够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产业在工业园区集聚,从而快速实现工业的崛起。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分为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四个阶段。


在投资阶段,应重点开展开发模式选择、开发主体内容、开发资金筹措和争取园区立法保障等四项核心任务。特别是在园区立法方面,希望借鉴深圳经济特区立法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国家工业园区法,保障投资者权益,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建设阶段,应重点开展四大项,十九小项的建设任务,推进土地的一级、二级开发,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的建设和空间载体的建设等,建设需要和后期运营结合起来,在模式上也可以参与BOT、PPP等。


在管理阶段,需要做好管理组织架构、制度体系、一站式服务中心等3项核心工作,重点实施政务服务、规划审批、园区促进、劳工服务等8个具体工程,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


在运营阶段,需要围绕工业园区开发模式、产业选择等核心内容打造六大运营服务平台,包括招商及商务服务平台、物业及配套服务平台、投资咨询服务平台、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政策政务服务平台等。


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刘容欣总监在《中国及非洲国家SEZ管理体制与优惠政策的经验》主题发言中提出,中国经济特区的开发不同于西方主导的“华盛顿共识”模式,其开发成功得益于四个原因,一是政府积极主导,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二是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发挥比较优势;三是实施优惠政策,加强投资促进;四是明确功能定位,实施系统工程,打造高效率、低成本的优良投资环境。


刘容欣总监还重点介绍了刚果黑角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刚果黑角经济特区建立了完善的特区法律体系,包括总则、管理机构及授权、土地管理、企业、投资和外汇管理、劳动管理、环境保护、投资促进政策等内容,组织架构是在国家经济特区指导委员会领导下,联合国家其他部委,开展黑角经济特区的组织协调、管理监督和指导服务。


曲建副院长在《工业园区的开发模式经验分享与科特迪瓦PK24项目开发模式探讨》主题发言中表示,科特迪瓦实施工业园区战略意义重大,首先需要做好工业园区开发模式的安排。工业园区开发分为政府主导和PPP两个模式,这两种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


在投资主体方面,政府开发模式有两种主体,一种是政府设立专责开发局,另一种是成立全资开发公司。PPP开发模式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与社会资本组建合资SPV企业,另一种是全部由社会资本组建SPV。


在资金来源和风险机制方面,政府主导模式开发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预算+非洲进出口银行贷款,政府负债率提高和承担项目开发风险。PPP开发模式开发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资本投资+非洲进出口银行贷款,社会资本负债率提高和承担项目开发风险。


在盈利模式方面,政府开发模式的盈利包括税收收入?开发收入的全部收益;PPP开发模式的SPV公司仅能获得开发收入,需要获得优惠政策扶持。


曲建副院长特别强调,工业园区全生命周期链条分为四个阶段“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每个阶段都可以由政府与社会投资人成立合资的SPV公司,方式和领域可以多样化。另外,曲建副院长还就以土地资源为核心的园区PPP开发模式的盈利路径做了详细介绍。

非洲制造倡议联合创始人于泳捷表示,非洲制造倡议(MIAI)是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下成立的非政府组织(NGO),致力于通过推动中国-欧美-非洲的三角合作,帮助非洲国家鉴别比较优势,解决本地大量就业,促进外国直接投资(FDI)以及实现向全面工业化转型。深圳是中国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开发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经济特区开发经验最为丰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是中国著名的特区开发研究机构,是国家高端智库,集聚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团队。希望研讨会成为推动中国和科特迪瓦进一步合作的桥梁。


科特迪瓦工业和矿业部部长在总结发言上表示,科特迪瓦政府对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模式十分认同,PK24工业园是科特迪瓦的国家战略,是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希望对标学习中国先进经济特区、工业园区的开发经验,更加有效地指导科特迪瓦工业园区的建设。


本次研讨会为科特迪瓦的工业园区建设开阔了视野、指明了方向,是一个很好的经验交流会。希望尽快到中国深圳考察,深度学习中国在工业园区开发的经验,加快科特迪瓦工业的发展。

此次中非经济特区发展经验研讨会是受科特迪瓦工业和矿业部、非洲制造倡议、非洲进出口银行邀请,由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组织召开的一场重要的经济特区研讨会,是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落地的重要举措。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科特迪瓦政府、非洲制造倡议、非洲进出口银行给予高度好评,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馆唐卫斌大使、孙亮经济参赞对综研院在非洲开展的特区经验输出模式充分肯定,并邀请综研院参加“中非投融资合作研讨会”,发挥国家高端智库优势,继续扩大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

-END-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今日必读股票内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