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国投信达:社会资本应为PPP资产证券化浪潮的到来做好准备


来自:国投信达     发表于:2018-03-26 17:29:07     浏览:348次

资产证券化是指缺乏流动性但未来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成资产池,通过结构性的重组,进而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资产证券化最早由美国投资银行家莱维斯瑞尼尔于1977年提出,是近几十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的创新之一,它的推出促进了商业银行的竞争与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达1.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95%。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提供的信息显示,2017年国内有使用者付费机制的存量经济类基础设施资产,按重置成本法保守估计超过100万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盘活。2016年新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总额已达11.88万亿元,待项目建成进入稳定运营阶段后,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转变成为标准化证券。

 

自2013年以来,PPP大潮在中国汹涌澎湃。PPP项目具有前期投资金额巨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资金沉积量较大,这使得试图参与到项目中的部分社会资本望而却步。资产证券化作为一个将“死钱”变“活钱”的方法,引起了社会资本的浓厚兴趣。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分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和资产支持票据三类。国投信达专家赞同业内部分专家的观点——在我国现行体制下,较适合以PPP项目公司作为发起人的主要是企业资产证券化模式。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投资者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方式进行融资。证监会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开启了企业资产证券化备案制时代,进一步明确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包括基础设施等不动产收益权。这些规定为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政策可能。

 

国投信达相关专家认为,政策东风劲吹再加上在实操业务中企业存在的大量资金需求,PPP资产证券化大潮的到来是可以预期的。但是,国投信达专家也同时表示,正如业界普遍担心得那样,PPP资产证券化虽然是发展方向,但就目前来看仍然存在着法律及政策尚未成熟、边界界定不够清晰等问题,因此社会资本也不能盲目乐观。

 

国投信达专家表示,PPP资产证券化是为了解决稳定现金流的问题,能够成功的核心和关键在于资产质量,在资产质量的背后隐含着的是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没有优质资产,项目质量低劣,其他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国投信达作为国内首家政信金融服务集团,是知名的国际政信金融深化服务专家,致力于为政府提供投、融、建、管、退一体化综合性服务。集团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风控制度较为完备,人员素质高,战斗力强。同时,集团具有国资背景,服务理念先进,获得了合作方的一致好评。目前,国投信达进行了战略布局和人才储备,为PPP资产证券化浪潮的到来做了充分准备。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财政部调研报告:下一步四项重点工作推动PPP改革取得更大成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