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新政“捆住”中国中铁等央企?专家称城市运营商是出路


来自:PPP模式案例研究     发表于:2018-05-17 18:19:15     浏览:300次

然而,自去年11月份以来,包括财政部、国资委、人民银行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多份有关规范治理PPP模式的文件后,市场一度认为PPP模式将进入冷冻期,尤其是国资委发布的192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从负债率以及投资占净资产的比率等指标角度对央企参与ppp项目做了多方面的限制,而这对于负债率较高的工程类央企而言,可谓苦不堪言。

但在专家看来,虽然192号文的出台对于央企来说,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短期内工程类央企在城市建设领域内的地位和优势仍然是难以撼动的。不过,若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寻求新的发展,那么提质增效、降杠杆无疑成为了工程类央企必做的功课。

专家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虽然工程类央企在参与城市建设领域时,有着体量规模大、资质能力强以及经验丰富多等优点,但从发展角度来看,其弱点同样明显:一是主业领域竞争激烈,导致整体利润率较低。二是政策层面存在部分受限,如“禁止央企乱投资”“要求央企回归主业”等要求,是限制央企涉猎新领域的主要因素。加之其自身也属于比较传统的一类企业,所以在内因外素的结合下,导致工程类央企并不容易在业务模式上实现创新、突破。三是受制于自身的决策机制影响,导致工程类央企在一些创新领域上,步调较为缓慢,在一些看不清行业风险的领域内,很难实现大规模的进入。与民营企业相比,这些都是决策机制上的劣势体现。

因此,对于工程类央企而言,要想从本质上实现提质增效降杠杆的目的,陈民认为,一方面要在常规管理上寻找突破,另一方面,还要围绕内核寻求传统领域升级、探索未来城市内容的发展,寻找更大的市场空间,并从工程建造商向城市运营商转型。

来源:证券日报网

◇◆◇◆◇◆◇◆◇◆◇◆◇◆◇◆◇◆◇◆◇◆◇◆◇◆◇◆◇◆◇◆◇◆◇◆◇◆◇◆◇◆◇◆◇◆◇◆◇◆◇◆◇◆◇◆


微信平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对于无法核实真实作者或者作者出处有误的,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保护知识产权是对作者基本尊重。

关于我们:

      2014年3月,财政部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开展全国PPP推广工作之后,崔志娟教授团队研发了PPP实务操作培训课程体系,启动了全国第一个PPP实务操作培训班。

培训特色:课程系统性开发+模拟实战操作; 

专家团队:财政部、住建部、国土部、交通部、证监会、保监会、亚开行等单位领导、PPP评审专家、参与示范项目投融资的金融机构领导、PPP示范项目的实操专家等;

责任教授实操案例:2015年崔志娟教授指导的《禹城市城乡教育综合发展PPP项目》被称为“禹城经验”,该模式被视为非收益性项目PPP模式的应用范例,指导的禹城和武城PPP项目都已入选财政部第三批示范项目,指导河南舞阳为民中心项目已签约落地;崔志娟教授主持广东佛山地铁2号线PPP项目咨询等工作,受邀河北、山东、四川、新疆等地进行《政府与社会资本模式》专题讲座与PPP项目操作指导工作......

崔老师责任教授制PPP实务操作高级研修课近期课程安排时间:

第57期:6月29-7月3日,综合班(报名中)

第58期:8月3日-7日,综合班(报名中)

上课地点: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课程咨询:15810895292(同微信、QQ)王紫鸢

培训费用:综合班4800/人,专题班4200/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农业PPP投资迎来新机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