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商业银行PPP项目融资评审要点;使用者付费项目的PPP模式现状分析与展望


来自:华厦瑞泽     发表于:2018-07-26 19:36:06     浏览:233次

PPP项目涉及主体较多,一般包括政府方、社会资本方、项目公司,应当逐一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对于政府方(含其授权机构):

1、应当审核该政府是否具备与本PPP项目相应的经济管理权限(包括特许经营授予权限、价格管理权限、财政补贴权限等)。

2、应当客观反映政府的资信状况、债务管理和偿债机制,审慎评价其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其中若该政府在本PPP项目中承担付费、补贴等支付责任的,应当从以下方面重点分析:

(1)(履约能力)发展预期。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包括经济总量及增长情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并结合该区域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相关政策措施,分析评估其经济增长趋势;

(2)(履约能力)收入情况。分析评价政府财政收入及预算结构,包括近三年综合财力(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等)、土地出让收入及未来预期增长速度;

(3)(履约能力)债务情况。分析政府的负债情况,包括债务规模、期限结构,结合收入、支出、负债情况,分析评价其是否过度负债(政府债务率、偿债率等指标),是否存在较大偿债压力;

(4)(履约意愿)分析评估政府对于其存量政府性债务的偿还及代偿情况,以及存量PPP项目的履约情况,综合评价政府履约意愿。

3、若授权机构为该级政府下属的融资平台或其他国有企业,除做以上分析外,还应当审核相关授权文件的合法合规性,涉及该受权机构出资入股项目公司的,应当对入股资金来源以及出资实力进行详细分析。

优先支持:经济发达、财政实力强、政府债务率及债务逾期率低、履约记录良好的省级,地市级,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全国百强县前五十名。

禁止介入:债务风险偏高,或是在政府性存量债务清理甄别中存在恶意改变债权债务关系,或是有重大违约记录,或是不具有相应经济管理权限的一级政府。

(二)对于社会资本方:

除全面反映该社会资本的基本情况、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要点可具体参照一般企业)外,还应当结合本PPP项目类型及特点,重点分析该社会资本(含其股东)的资金实力、专业资质、所处行业地位、建设及运营同类项目的经验以及商业信誉和信用状况等。

对于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或其他地方国有企业作为社会资本的项目,应当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文)要求,逐一落实以下条件,并分析评价该公司是否已真正改制为市场化主体:A、是否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市场化运营;B、其承担的地方政府债务是否已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得到妥善处置;C、是否已明确公告今后不再承担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职能。

优先支持:市场化经营前景好、竞争优势明显、项目建设运营经验丰富、经营现金流充裕的优质主体,特别是城市供水、供暖、供气、污水及垃圾处理、教育、医疗及棚户区改造等行业或领域内的龙头企业,其中重点支持地级市(含)以上国有控股企业(含下属一级子公司)及上市公司。

(三)对于项目公司(即借款主体):

应当依据股东出资协议(尤其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的情形)及项目公司经营实际,重点分析评价该项目公司是否为依法设立、股权结构及出资人职责定位清晰、组织架构健全、财务制度规范、信用状况良好、经营期限可涵盖特许经营期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

PPP项目的借款主体既可以是项目公司,也可以通过社会资本公司。


使用者付费项目的PPP模式现状分析与展望

 使用者付费,是PPP模式中的重要类型之一,是指由最终消费用户直接付费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项目公司直接从最终用户处收取费用,以回收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并获得合理收益。使用者付费项目是我国PPP模式未来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类型。这种项目不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避免了财政压力,更是对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以及推动行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必然会极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一、使用者付费项目的分类

  使用者付费类型的PPP项目根据项目所在行业的竞争性程度可以分为垄断性项目和竞争性项目。

  垄断性项目,是指PPP项目在所涉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消费者在该特许经营区域内,根据生产经营和生活等需要或政策法律等规定,通常需要进行付费的项目。这种项目是消费者为了满足正常需求通常“不得不”进行消费,若不进行付费则给生产经营和生活等方面带来实质性的不便或者与国家的政策法律等相违背。例如污水处理、供热、供气、供电、高速公路、地下综合管廊等。

  竞争性项目,是指PPP项目所涉的行业存在充分竞争,消费者可以自主性选择消费或者不消费。这种项目虽然也和消费者的生产经营和生活紧密相关,但是,消费者并非只能在该特许经营区域内消费,选择性很大。例如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等。

  二、两种不同类型项目的收益预测与经营风险分析

  对于垄断性使用者付费项目,由于消费者通常需要在该区域内消费,则根据消费者的数量或者消费频率等因素,可以相对容易测算出经营收益。例如,对于污水处理项目,只要对特定区域内的需要排污的企业用户或者家庭用户进行科学统计,就可以相对容易的测算出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则收取的水费将能够相对稳定的进行测算;又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只要能够对该区域内的入廊企业进行统一,即可以相对合理的测算出入廊费及维护费的总数额,相对的商业风险也较小。

  对于竞争性使用者付费项目,由于消费者可以选择对该项目消费,也可以选择不消费,因此,很难测算出总体收益。例如医疗和文化旅游等项目,消费者可以选择在该地区的医院或者旅游景区消费,亦可以选择在外地医院或者旅游景区消费,则该项目的总体收益难以预测,相对商业风险也很大。又如产业园区,各地政府都使出浑身解数进行招商引资,而入住企业则可以择优选择投资区域。因此,经常会出现一些地方的开发区入住率很低,与当初的可研报告的分析数据存在天壤之别。

  三、融资分析

  对于垄断性使用者付费项目,因项目收益的可预测性,以及商业风险的相对可控性,则项目融资相对较容易。因此,在2015年中的新PPP规制出台之前的很长时间内,该类型项目便已经开始以PPP模式(当时通常称为BOT模式)进行运营。在融资过程中,即使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作为PPP的实施主体,则仍然很有可能获得银行贷款。

  对于竞争性使用者付费项目,情况则大相径庭,因其收益难以预测,且商业风险很大,往往很难获得项目融资,银行通常不仅需要股东提供担保或者以股东作为融资主体进行融资,更是对股东的要求相对苛刻。一般只有央企、大型国企或者上市公司,才可能获得融资机构的认可。而从另一方面,目前上述大型企业,尤其是央企或者大型国企很少愿意为某一项目成为如此大的融资风险。因此,此类项目很难获得融资,成功率自然很低。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尽管各地方政府不遗余力的推出了很多的使用者付费项目,但是,能够成功落地的却仍然仅限于污水处理、供气、供热、地下综合管廊等垄断性使用者付费项目,而对于地方政府更为热衷的竞争性使用者付费项目,落地成功率极低。

  然而,正是由于存在诸多的风险及现实的难度,社会资本方不敢贸然进入,才使得竞争性使用者付费项目真正成为了未来PPP领域的蓝海。在未来的PPP市场中,随着社会对PPP模式的精髓及操作规程的逐步深入理解,相信会有更多的真正具有市场经营理念和能力的社会资本方进入这片区域,同时也相信政府方能够以超越传统的观点开展或,最终真正使PPP项目在我国获得全面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上市公司热衷PPP项目小心4类潜在危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