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实事】融入“一带一路”赣州港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


来自:中财管廊基金     发表于:2018-08-24 12:37:19     浏览:317次

20169月,赣州港获批成为全国内陆第8个永久对外开放口岸和中国内陆首个国检监管试验区。赣州港自201410月开工建设,经过短短4年的发展,已开通了18条中欧(亚)班列线路,通达中亚五国和欧洲经济腹地,实现了家具、木材、煤炭、蔬菜和电子产品的多品种运营,为助推赣州打造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国际货物集散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打造了内陆地区双向开放的新高地。

赣州作为一个内陆城市,赣州港从何而来?原来,赣州港作为江西省第一个陆路口岸,设在不靠海的内陆赣州市南康区,与当地的家具产业一样,完全是无中生有的产物。

201410月开工建设以来,赣州港就创造了多个最快。在建设过程中,赣州港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港区3000亩地的征地拆迁、25天内完成了铁路专用线3.7公里的征迁,3个月建成监管区核心功能区、一年多基本建成赣州港,不到半年获批永久性对外开放口岸,一个月铁路一期运量就达到饱和。创造了征地征迁、建设时间、获批速度、运营速度四个最快。

如今的赣州港,已完成投入超20亿元,建成进境木材监管区、铁路场站一期、集装箱堆场和10万平米货物监管仓等核心功能区域。2017年实现内外贸吞吐量23.8万标箱,同比增长4倍,成为全省吞吐量最大和全国铁海联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内陆港。今年3月,赣州港还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设立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从小到大助推产业集群

赣州港的建成,有效的助推了南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南康家具产业集群产值从建港前的450亿元,到20161020亿元,再2017年突破1300亿元,推动了南康成为全国最大的实木家具制造基地。

依托赣州港,南康木材实现了进口木材全直通和出口家具全直放,进口价格成本下降10%,每年为家具企业降低30亿元成本,木材进口由原来的多道贩运变成在家门口直接通关,减少了环节、降低了运费和成本,提升了木材品质,极大地提高了南康家具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南康家具产业集群连续四年保持年均20%以上逆势增长态势。

在港口的带动下,南康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也有了进一步优化调整,与赣州港配套的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规上物流企业从无到有达到30家,2017年物流行业税收达到2.5亿元。同时金融业税收实现三年连续大幅增长,2017年达到3亿元。以家具为主的电商交易额三年分别达到56.4亿元、118.8亿元和200亿元,线上交易额居全省前列,被商务部授予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创新开放融入一带一路

赣州港的运营,开启了赣州口岸经济的新时代,让南康与世界更紧密,让苏区建设搭上一带一路发展列车,赣州乃至江西全面对接融入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赣州港建成投入使用后,南康外贸企业由2014年的3家猛增到现在的400余家,有6家本土企业在海外设立了营销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请进来、走出去,开放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和全球经济竞争,外贸呈现跃变式发展。特别是以港口为核心,规划建设了临港经济区和家居特色小镇,成功引进顺丰、京东、德邦、申通、邮政、圆通、中通、韵达等全国八大物流企业。

此外,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龙头企业相继抢滩登陆,港区建设拉开百亿元投资规模框架。凭借赣州港的独特优势,加上即将跨入高铁时代,以及企业上市IPO“绿色通道等政策优势,赣南苏区已成为了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沿海港口功能向腹地延伸的首选地。

下一步,赣州港将大力推动多口岸直通、多品种运营、多方式联运。积极申报设立进境粮食、水果、整车汽车进口等指定口岸,打通物流新通道,把赣州港建设成为开行班列最多、线路最优、成本最低的一带一路物流节点,成为全国内陆示范港、国际货物集散地,为赣州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国际货物集散地,打造内陆地区双向开放的新高地提供强大支撑。





中财管廊基金联合央企建设集团及负责运营管理公司,形成“社会资本方”联合体。同时整合PPP项目咨询、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资源,充分发挥中财管廊基金的资源优势和金融优势,采用“泛金融方案”更好地为各地方政府PPP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项目中SPV并表问题之一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