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介绍(十八)|独行快,众行远,导师带你走得更远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发表于:2018-08-30 23:36:08     浏览:296次

本期介绍的研究生导师有:

王长委、刘振华、张瑞

招生专业: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导师:王长委

王长委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测绘工程系主任

个人简介

王长委,男,1977年8月出生,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遥感和空间信息分析。目前主持1项国家级和3项省级科研项目;主要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40篇;获两项省部级二等奖。

2000.08-2002.08,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工作,从事摄影测量数据处理;
2005.07-至今,华南农业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农业信息化和农业遥感科研和教学工作。

2008.09-2012.06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2.09-2005.06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攻读土壤学(地理信息系统方向)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1996.09-2000.06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攻读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教学活动

主讲摄影测量、测量学以及激光雷达

获奖荣誉

1)获2011年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省部级)二等奖,排名第四;
2)获201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排名第四。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农业遥感和空间信息分析科研和教学工作,重点开展:

1)农产品产地环境空间信息快速获取关键技术研究;

2)南方水稻遥感监测研究;

3)新疆棉花遥感监测研究;

4)林业激光雷达研究

5)无人机快速成图关键技术研究;

6)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研究;

7)农业规划设计。

1)基于国产高分卫星估算亚热带森林生物量应用示范研究,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主持
2)国产高分辨遥感卫星在城市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主持
3)基于北斗定位测姿技术的土地平整机械作业辅助引导系统,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主持
4)基于现代物联网的高新农产品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主持;
5)地表反射率的真实性检验与检验数据的采集与汇编,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主要参与,具体负责;
6)草地资源信息平台构建及应用示范,国家863计划项目,参与;
7)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控制协议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参与;
8)基于遥感技术的林地枯落物持水量研究,广东省科技攻关,主要参与;
9)基于遥感技术的海岸带侵蚀地貌动态监测,林业公益性项目,主要参与;
10)虚拟地理环境中基于化身三维交互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参与;
11)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产品储运监测数据采集技术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参与;
12)白蕉海鲈健康养殖数字化监管与信息服务平台;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要参与;

发表论文与著作(共40篇)

[1]王长委,胡月明,沈德才,等. 基于 CBERS 数据的亚热带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J]. 林业科学,2014,01:88-96.
[2]王长委,胡月明,杨永忠,刘继红. 农科院校航空摄影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08:15-16.
[3]王长委,李爱民,刘连胜. 小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研究[J]. 广东土地科学,2012,05:21-25.
[4]李德仁,王长委,胡月明,刘曙光. 遥感技术估算森林生物量的研究进展[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06:631-635. (EI检索)
[5]杨漾,谢健文,胡月明,王长委. GIS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中的应用[J]. 广东农业科学,2012,10:200-202.
[6]林观土,王长委,韩锡君,徐庆华,陈军. 全站仪在森林生态系统大样地定位中的应用[J]. 测绘科学,2011,04:242-243+207.
[7]赵小娟,王长委,胡月明,王兵,胡小飞,周建. 基于GIS的沿海局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87-10590.
[8]张过,刘斌,江万寿,王长委. 推扫式光学卫星遥感影像产品三维几何模型研究及应用[J]. 遥感信息,2011,02:58-62.
[9]周晋皓,王长委,胡月明,黄得超. 基于多因子空间叠加模型的稻纵卷叶螟危害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1,06:191-193+199.
[10]王长委,林观土,胡月明,周永东,沈德才,墙强. 基于遥感技术的林地枯落物持水量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1,04:155-157.
[11]钟远军,张俊平,王长委,李常兴,黎诚,胡月明. 省级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J]. 广东农业科学,2010,08:336-338.
[12]吴楷钊,王长委,李常兴,王璐,张俊平. 省级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J]. 广东农业科学,2010,08:339-341.
[13]王长委,刘增宏,张俊平. 中山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现状调查及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0,04:339-342.
[14]王长委,胡月明,谢健文,皱寿发,黄得超. 基于GIS稻飞虱种群变化时空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9,10:171-175+364. (EI检索)
[15]易冬平,王长委,王璐,刘三平. 基于GIS的广东自然保护区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9,03:44-47.
[16]王璐,张俊平,王长委,杨远光. 基于ArcGIS的地形图数字化与三维再现[J]. 广东农业科学,2009,08:250-252+277.
[17]刘连胜,陈乐书,李小非,王长委. 基于GIS、RS的阳山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J]. 广东农业科学,2009,08:110-112+119.
[18]陈乐书,刘连胜,王长委. CAD到GIS数据格式转换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9,18:8799-8803.
[19]王璐,张俊平,王长委,陈飞香.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耕地定级评价实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16:7594-7596.
[20]王长委,胡月明,谢健文,田剑,张俊平. 基于WebGIS的广东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动态监测系统的研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04:104-107.
[21]张俊平,胡月明,张新明,王长委,刘素萍. 模拟酸雨对果园土壤主要形态酸变化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03:550-554.
[22]张俊平,朱峰,张新明,王长委,廖宗文. 酸性土壤固磷机理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01:229-233.
[23]田剑,胡月明,王长委,刘建敏. 聚类支持下决策树模型在耕地评价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07,12:58-62+327.
[24]王长委,胡月明,张俊平,谢健文,黄得超. 空间插值模型在病虫害动态模拟中的应用[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4.
[25]王长委,胡月明,张俊平. 面向对象的病虫害数据库研究与建立[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8.
[26]吴小芳,包世泰,胡月明,王长委,徐智勇. 多因子空间插值模型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中的构建及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07,10:162-166. (EI检索)
[27]张新明,张俊平,刘素萍,王长委,刘彦红. 模拟酸雨对荔枝果园土壤磷素等温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7,05:938-941.
[28]陈乐书,王长委,胡月明. 基础测绘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J]. 科技资讯,2007,24:169-170.
[29]黑亮,胡月明,严会超,王长委,杨宙慧. 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技术及解决措施[J]. 广东农业科学,2007,08:63-66.
[30]张俊平,胡月明,王长委,刘素萍. 深圳市酸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2007,02:166-169.
[31]张俊平,张新明,王长委,刘素萍,刘彦红. 模拟酸雨对果园土壤交换性阳离子迁移及其对土壤酸化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7,01:14-17.
[32]张新明,张俊平,刘素萍,王长委,刘彦红. 模拟酸雨对荔枝园土壤氮素迁移和土壤酸化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6,06:18-21.
[33] 王长委,胡月明,谢健文.农科GIS实验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A].华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349-352.
[34] Changwei WANG,, Yueming HU. Integrated 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ing data to estimate biomass[A].2013 CPGIS CONFERENCE PROCEEEDING[C].2013.
[35] Xiaochun SHI, Zhibiao DU, Changwei WANG,, et al. Deformation Analysis on Zhongba (tibet) Earthquakes as Constrained By Insar Measurement[A].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C].2011:82861-82861. (EI检索)
[36] Jinhao ZHOU, Yueming HU, Changwei WANG,, et al. Studies on Construction of Rice Pests Multifactor Spatial Overlay Model[A]. 2010 CPGIS CONFERENCE PROCEEEDING[C], 2010:1-6. (EI检索)
[37] Changwei WANG,, Deren LI, Yueming HU, et al. Research of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Pest[A].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C].2009:74923-74923. (EI检索)
[38] XIiaofang WU, Changwei WANG, Zhizhong XU, et al.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y in Monitoring and Warning System for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A].Society of Photo-optical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s[C].2008:714516-714516. (EI检索)
[39] Changwei WANG, Gangsheng XIE, Duanfeng LIU.SOUTH GIS struc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concerning government affairs based on component technology[A].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C].2008:151-154.
[40] Gangsheng XIE, Changwei WANG.The Research on Virtual Reality’s Data Forma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Urban Planning[A].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gital Earth[C].2008:164-168

招生专业: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导师:刘振华

刘振华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刘振华,女,1971年11月出生,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人。2004年3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测绘与遥感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5年7月于中国矿业大学水文工程地质专业本科毕业,2000年7月于中国矿业大学大学工程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4年1月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2004年3月至2014年12月,信息学院,2014年1月至今在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06年被评为副教授,2007年批准为硕士生导师。

定量遥感应用、摄影测量遥感。

主要学术成果

1.万洪富、郭治兴、胡月明、文雅、邓南荣等,广东省土壤资源及作物适宜性图谱,广东科技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7(排名9)
2.刘振华 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6
3.刘振华获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研制与应用),二等奖, 2012(排名7)

1.面向现代循环农业的用地效益提升关键技术(20131100403),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2015,排名第2,在研;
2.河源市专业镇中小微企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2012B040500060),广东省产学研项目,2013-2014,排名第1,在研
3.基于时空分布知识的土壤水分、植被结构参数遥感综合反演(A080003),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8 -2010,排名第1,已结题;
4.效用地更新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及应用示范(2012B091100054),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2-2014, 排名第1,在研
5.地表反射率的真实性检验与检验数据的采集与汇编(30Y20A01900312/13),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2012-2014,排名第4,结题
6.国土空间利用的约束条件识别与动态潜力评估系统与示范(2012BAB11B02),国家支撑计划课题,2012-2014,排名第3,在研

1.黄汝根,刘振华,胡月明*, 基于“高分一号”影像反演华南地区亚热带典型作物冠层SPAD值,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3)待发.
2.Zhenhua LIU, Yueming Hu, Modeling of soil heat-water transfer in semi-arid region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Energy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A,2014, Volume (issues) 32(6): 8995-9008(EI)
3.Zhenhua LIU, Manqin Hu, Qiaoyi Chen, Yueming Hu,*WANG Lu, Retrieval of Land Surface Component Temperature b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ensors & Transducers Journal,2014, Vol. 164, Issue 2, February 2014, pp. 256-264(EI)
4.Zhen Hua Liu,Ying Shi Zhao, Yue Ming Hu, Research on Improved Thermal Inertia Model for Retrieving Soil Moisture,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3, 295-298, 2075. (EI)
5.王璐,胡月明,赵英时,刘振华*, 克里格法的土壤水分遥感尺度转换,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2,14(4):1-9(EI)(通讯作者)
6.刘振华,赵英时, 基于遗传算法的不同光照条件下植被和土壤组分温度反演, 农业工程学报, 2012,28(1):161-166(EI)
7.刘振华, 赵英时, 李笑宇, 胡月明, 基于蒸散发模型的定量遥感缺水指数,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2):114-120. (EI)
8.Jian bo XU, Zhenhua LIU*, An algorithm for automated seareouting design base on electronic chart, Interm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llenge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2010, Vol25-29.(EI) (通讯作者)
9.Liu Zhenhua,Zhao Yingshi,Research on the Method for Retrieving Soil Moisture Using Thermal Inertia Model,Sciences in China, Series D,2006, 49(5):539-545(SCI)

招生专业: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工程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导师:张瑞

张瑞讲师

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张瑞,女,博士,河南省信阳市人,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测绘与遥感系讲师。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民间投资大有潜力可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