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2018首届“峨眉论道之PPP精准扶贫”论坛在四川省乐山市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PPP支持旅游扶贫、绿色发展”。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韩斌做了《PPP扶贫的发展机遇和担当》主题演讲,并总结出了四点认识:
一、PPP在大扶贫格局中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实现路径创新
当前扶贫事业已汇聚和形成系统的共识、内涵、逻辑,精准扶贫主体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强化人力资金投入的保障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考核评估体系正在不断完善。PPP作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一项改革举措,既服务于统筹扶贫、各方联动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又注重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 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既有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又有对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
例如,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精准扶贫农村饮水安全PPP项目建设自来水厂27个,铺设管网约1069公里,覆盖来凤县全域,改善当地饮用水水质,确保全县27.72万人饮水安全,大幅度提升当地贫困人口人居水平。
二、PPP在治理薄弱的贫困地区激发内生动力和产生正外部效应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分工是文明的起点”。中国脱贫攻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在治理水平薄弱的环节做最精准的事情。作为效率工具、改革工具和治理工具, PPP以其利益共享、风险分担、信息公开等核心理念为贫困地区的资源、资产和资金提供转化机制,引入社会资本,“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围绕发展公共服务事业,通过产业PPP、生态环保PPP、教育PPP等项目,坚持连片开发与分类开发相结合,以“活业”带动“活人”实现“活村”,激发当地内生动力,提供可持续减贫脱贫的机制方法。
例如,湖南湘西州凤凰县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涵盖农村旅游公路建设、饮马江湿地综合治理、山江镇特色小镇,涉及5个乡镇37个村,建档立卡户1642户,贫困人口6182人,对完善农村公路网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高贫困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PPP支持财力不足的贫困地区引入市场机制,发挥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参与价值链分工
精准扶贫工作涉及众多部门,需要完善部门联动机制,而PPP已经显现出引入市场竞争力和创造力、打破职能部门藩篱、提升行业部门联动协同的功效,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歧问题、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回报机制、合同契约、信息公开、招投标采购等问题内化为“一盘棋”的项目问题,在公共服务领域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走开放扶贫的路子,“政府和市场两家抬”,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商业性与公益性优势互补作用,提升项目落地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例如,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元谋大型灌区丙间片1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在元谋县周边四个乡镇新建水利建设灌溉工程,建设取水口两座,铺设输水干管46条、配水分干管801条、配水分支管1901条、辅管4753条,配备高效节水信息化系统,灌溉面积11.4万亩,元谋县周边四个乡镇年平均节水量2158万m3,节水率为48.6%,将使当地1.33万户、12.63万人直接收益。通过采用使用者付费的回报机制,项目公司通过收取用水户水费获取使用者付费收入,并参照可行性缺口补助机制建立绩效指标考核体系,有效节约当地农村贫困人口灌溉用水量,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当地贫困人口脱贫步伐。
四、PPP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有效衔接机制,抑制返贫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创造条件,乡村振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重要支撑,二者相辅相成。PPP的长期公共服务供给、“盈利但不暴利”、按绩效付费等特征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目标衔接、实践操作模式提供了产业衔接、贫困户参与的动力,缓解较为突出的乡村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例如,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给排水PPP项目建设区域位于凤凰县1个城区,阿拉营、吉信、山江等10多个乡镇,麻冲乡等4个乡域,舒家塘等8个传统村落,长潭岗景区等5个重要景区及雄龙村等10个重点村落,加快了乡镇自来水、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满足群众对饮用水水质的普遍期望,污水处理也有效改善当地生态人居环境,更为打造高品质的旅游开发提供条件,为乡村振兴的水环境治理和旅游开发等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报刊及电视台,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我们尊重作者的成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非常感谢,支持原创,欢迎投稿。投稿请联系13286989892(可添加手机微信)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