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设计


来自:商品与质量周刊     发表于:2018-09-24 09:20:27     浏览:306次

 

 要:智慧城市的建设正成为全球城市之间竞争的重要组件之一,不仅是证明一个城市信息化水平的名片、更是保持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的需要。

关键词:智慧城市;信息化;竞争力;城市化

1. 智慧城市介绍

1.1 概述

智慧城市是在城市发展道路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分析等技术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医疗服务等行业综合服务的运营管理系统。通过智慧化模式将分散的信息管理和服务进行有效的整合,智慧城市系统可最大限度的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便利性,并开展管理和服务创新。

1.2 发展现状与趋势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全球普遍的信息化浪潮,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依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改变城市未来发展蓝图的计划。随着国外“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国内也掀起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潮流。经过几年的摸索探讨,国内智慧城市发展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各种智慧类应用、综合服务平台、数据中心等项目都已投入使用,为城市的高科技发展投入了新的活力。

2. 智慧城市设计服务亮点

2.1 体制创新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最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一项公共政策的安排,其核心要求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政府治理水准。因此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政府独揽项目建设方式,转而选择第三方发展商作为社会资本方。通过第三方专业技术的加入,可以提供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服务解决方案,促进政府由“独揽”建设型政府向“监督”服务型政府方向的转变。

2.2 机制创新

通过引进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全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可以促进政府职能从建设者向监督者与合作者的转变,可更好的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对市场的积极性和专业性具有一定的激励效果。而且智慧城市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引进社会资本可以有效弥补当期财政投入不足,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2.3 文化创新

在推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将文化的元素加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主题中。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以满足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让城市建设增添人文气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2.4 产业创新

通过借助智慧城市技术手段,可以达到城市信息、资源和数据整合的效果,最终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其次,可以促进智慧城市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比如建设统一的城市公共数据服务平台接口,将专业数据、技术开发成独立的API模块,供中小型企业应用软件的研发,带动新兴产业的全面发展。

3.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内容

智慧城市的顶层规划建设包括运营管理应用、民生服务应用、产业服务应用三个大部分,各个部分根据功能的不同包含相应的子系统应用。

3.1 智慧城市指挥管理系统

指挥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众多系统之上的“中枢管理”,以物联网、云服务、大数据、多源数据融合为核心技术,按互联、协同以及智慧设计为理念,构建管理综合应用、集成智慧调度、综合服务、大数据分析研判四大核心业务。系统能够汇聚各类信息资源、整合协调各类信息工具,实现信息价值的挖掘,达到“增强监督管理、提高综合交通指挥能力、提高分析决策能力、提升公众服务质量”的目标。

3.2 城市智能应急与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点的设立根据城市治安重点区域而设立,布控点主要集中在商业金融街、社区、城市主要路段、交通枢纽等。布控点将采集的图像、音频、报警信息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到后台控制系统,并与公安系统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整个视频监控方案的设计中,能够以监控图像资源为核心,实现防盗窃、防破坏,防火、防重大灾害、报警、公共广播等其他安防资源的整合与集成,实现对整个城市的应急安防指挥与监控。

3.3 电子政务管理系统

政府机构通过应用现代信息以及通信等技术,将管理与服务进行技术集成,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突破过去政务工作在部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在使用价值上,可将政府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廉政建设、执政水平等。

3.4 智慧社区系统

智慧社区系统包括智慧家居、智慧物业、智慧政务、智慧公共服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主要社区。智慧家居是融合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的一个家庭信息化网络平台。智慧物业利用小区视频监控及各种传感器网络构成物联网系统,实现消防安保、停车管理、日常设备检修与维护、电梯管理等智慧服务。智慧公共服务利用信息共享与集成技术,实现社区医疗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养老服务等。智慧政务对部门、社区业务进行科学分类、梳理、规范、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3.5 智慧交通系统

系统以贯彻“交警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为出发点,以建设城市电子警警、测速卡口、违停抓拍、高点监控等为资源基础,密切联系交通道路管控的应用需求,通过运用高清监控、GPS/GIS、智能分析、业务系统集成等先进安防技术,最大程度地实现城市交通管控的智能化目标。

3.6 智慧旅游系统

系统通过整合线下吃、住、行、游、娱资源,规整线上平台和系统,完成与智慧城市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系统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提高了旅游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响应速度以及服务水平,增强了游客和市民的满意度,达到了提升城市整体服务功能的目标。

3.7 其他智慧类子系统

此外,智慧城市系统还包括智慧医疗、智慧民生、智慧园区、智慧党建等子系统,各子系统通过互联网、云计算、信息化、业务集成等先进技术实现各自领域相关业务功能,并与智慧城市系统实现数据交换以及信息整合等服务,最终实现科技为人类服务的目标。

4. 总结

通过PPP模式智慧城市系统建设,可通过多样化手段实现服务模式的快速创新,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带动集约型产业的共同发展,实现更为敏捷的城市转型。

参考文献

[1]曹鹏.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6).

[2]张琼.新时期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J].四川水泥,2018(08):88.

谷国栋   陈伟   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大数据研究院 广东 深圳 518057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质量管家,企业智库,解读宏观经济形势,把握未来经济趋势。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教育”有助提升软实力楼继伟:降杠杆,降风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