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PPP如何盘活城乡公交困境


来自:运输经理世界     发表于:2018-09-24 15:59:15     浏览:235次

在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前,宁海县的客运市场一直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行驶在城乡间的84条班线共467辆客运中巴车,大都为“一车一户”,且以经营线路或经营区域划分,分别隶属于13家不同的客运企业。由于客运主体众多,加之多为私营性质,缺乏统一管理,“服务差、乱收费、任意改线”等问题屡遭乘客投诉。

据宁海县公路运输管理所(以下简称“运输管理所”)负责人分析,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第一,农村班线车的客源逐年减少,而运营成本却在逐年递增,城乡客运线路效益的低下严重影响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导致部分经营者擅自缩短线路,甚至放弃客流量稀少的偏远山村的营运。第二,城乡客运班线的经营主体错综复杂,名义上为公司化,实际多为个体车主联合组成,较难实现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管。第三,由于经营主体的分散以及客运班线的缺陷性,农村非法营运车辆大量滋生且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客运市场秩序。

2015年3月初,宁海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至2015年12月底,改造工作顺利完成。改造后,通过新辟、改线、延伸农村客运班线和公交化改造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客运的覆盖和服务范围,实行“定线路、定班次、定时间、定票价、定站点”的公交化运行模式,客运票价实行政府定价,保证了农村乘客出行的便捷,建成了衔接顺畅、保障有力、安全高效的城镇乡村三级客运网络。

“可以说,这是宁海县历史上最为重视的一次改革。”运输管理所负责人表示,“在改造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一方面充分听取企业民声,在明确各公司股权分配的基础上,确定改造工作不搞‘一刀切’,只要一人愿意整合重组,就采取民营整合模式,由客运公司股东、经营者自主表决的形式确定改造模式,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另一方面则实施企业重组和班线优化整合,比如公路运输有限公司的40辆运力全部以股份形式纳入城乡公交企业;原经营亏损的黄坛、水车、一市、越溪等4家企业被国有公交收购;同时,指导企业规范经营。”

一般而言,政府在力推PPP模式中往往容易有两个误区:一是把PPP模式当形式,二是用政府思维推进PPP模式,不科学考虑社会资本的回报率。

据介绍,宁海县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之所以成功,正在于创新打造了PPP模式的长远机制——对原有城乡客运企业进行股份制整合重组,同时政府投入4500万,撬动了10亿元的社会资本。经过科学测算,让社会资本的回报率达到12%的黄金线。

宁海是如何做到的?运输管理所负责人解释说,此次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不是采用政府兜底,而是充分尊重市场主体,让市场机制发挥主要作用。在对县城内原有的城乡客运企业实行股份制整合过程中,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招投标,成立新的民营城乡公交公司,打破一人一车旧制,实现股份制经营、公司化管理、营收共享、风险共担模式。

运输管理所负责人举例介绍:“比如长街镇客运公司以5100元/股/月的价格中标客运线路经营权,这就意味着公司每个月要按5100元每股的价格向股东分红。这种股份测算方法,在全国也是首创。”

在对企业实行股份制整合重组或国有收购过程中,宁海按照“便民利民、划片经营、冷热捆绑”的原则,坚持实现“四化、五定、四统一”,即服务规范化、公司集约化、经营片区化、运营公交化,定线路、定班次、定首末时间、定票价、定站点,统一调度、统一售票、统一结算、统一服务标准。

为了帮助企业平稳“上路”,宁海县政府还投入4500万财政资金,用于冷门线路、更换车辆和票价的补贴。“正是这4500万元的政府投资,激起了投资者的信心,源源不断地吸引了10亿元的社会资本。”运输管理所负责人说。

改造完成后,宁海县实现了363个行政村公交全覆盖,同时,开辟通往偏远山区的冷僻线路10余条,1001个自然村的公交覆盖率达91%,整体服务质量大步提升,促进了当地城乡客运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引入大数据思维,建立了一套以智慧交通管理为核心,以奖代罚为辅助、第三方测评考核为配合的独特监管模式。


“我们对公交管理核心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用数据说话,让信息化管理代替传统管理,使管理部门从庞杂的日常监管中解放出来,也让公交营运者被管得心服口服。”运输管理所负责人表示。

“政民企”多方共赢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受益于资源整合,车辆、路线布局的优化,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从城区到双峰,票价从原来的10元降到5元,到马岙也从10元降到5元,到长街从9元降到5元……宁海城乡公交线路的票价降价幅度达29%。

原来467辆客车减少到359辆,减少投放车辆108辆,减少比例为23.13%。数量精减仍需满足出行需求的提升,让村民们不仅“有车坐”,还要“坐好车”。改制后的城乡客运公司,通过政府的财政补贴,淘汰了原有破旧的黄标车,购进了外形靓丽、乘坐舒适的海格客车。此外,村民们的喜悦还来自改造后的真实惠——以前每次坐车都要步行几公里,如今终于可以在家门口坐上公交车。


宁海在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过程中,加强候车亭的管理与维护,保障乘客出行候车的舒适、便捷、安全

实际上,岂止是村民们受益,政府、新组建的客运企业以及股东们实现了多方共赢。

对政府来说,财政负担得到了大幅减轻。如果实施国有收购国有经营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宁海每年将要支出2亿元;PPP模式改革后,政府每年投入票价补贴3000万元,对山区冷僻线路补助1500万。

对企业来说,虽然票价下降,但仍获得明显收益。据同运公司负责人介绍,票价下降后,营业收入反而增长了25%,股东收益每月在7000元以上,驾驶员的收入也大幅提高。

运输管理所负责人指出,目前宁海的PPP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改造不彻底,没有全部国有化,少数公司内部出现经营权之争的矛盾,等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协调解决城乡公交,尤其是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的遗留问题。建立客运企业联系责任人制度,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同时,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帮助解决城乡客运企业运营中的困难。”运输管理所负责人说。

他表示,2017年宁海又开通了深甽大蔡至大雁、穆坑湖至黄坛等地的5条冷线,持续解决偏远山区村民的出行难问题。2018年,将继续服务民生,全方位提升道路运输服务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田园综合体PPP项目运作流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