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马小丁:PPP助推城市建设应遵循最适宜原则


来自:PPP领投会     发表于:2018-10-16 07:57:31     浏览:238次

来源:中国网地产  陶婷  

改革开放四十年,波澜壮阔,我国城市建设亦日新月异,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建设规划。事实上,城市建设必备的要素是投资,没有相应的投资,城市建设无从谈起。

在10月11日的城博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项目管理研究室主任马小丁指出我国当前面临的投资形势,他认为:今年1到8月,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回升,同比增长7.5%,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平稳。而政府投资却后续乏力,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其中投资先行指标低位运行,基础设施新开工项目下降更快。

与政府相比,民间投资增速较快,新的投资热潮有所回升。在新的中美贸易形势下,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驱动经济发展,投资会进一步加大。然而,推进城市建设投资项目,却重重困难。

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个别地区负增长;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负担大,债务化解任务繁重,对地方财政形成巨大压力,资金用于建设的资金速度就会下降;地方财政可用于投资的份额下降,政府投资资金来源不足;政府投资对非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减弱。

除此之外,马小丁还指出城市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的项目进展缓慢,中央资金利用效率下降,并影响后续资金的转移支付;地方政府项目储备不到位,项目储备数量、质量、结构都不足;项目前期工作,项目的开工条件的准备,诸多方面都影响者项目的推进;对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和方法认识不足也影响项目的推进。

如此背景下,传统的政府投资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投资迫在眉睫。马小丁列举两个实例,证明只要能通过PPP把政府和社会投资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形成更大的合力,推动城市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4年至今,PPP所呈现出的问题日益浮出水面:PPP认识不到位,政府想省钱,要求企业承担所有风险,而企业要求政府保底承诺;政策体系不完善,财政部、发改委两大部门出台政策打架;有关PPP专项法律法规依旧空白;PPP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

这一系列问题是横亘在PPP发展面前的多座大山,也导致整个PPP模式的应用,困难重重。为此,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50号文件,到87号文件,再到92号文件,规范PPP项目的入住管理,再到23号文,对国有金融机构面向国有企业资金支持行为,提出了严格约束性要求。

针对未来PPP模式如何用的问题,马小丁建议,要合理运用PPP模式,如建立“最适宜原则”下的投入和风险分担机制、“公与资”各得其所的利益分配机制、应用市场化运作弥补可行性缺口、进一步完善投资项目的管理等,从而实现 PPP“1+1+1大于3”的效果。

近期精品课程一览,欢迎报名


1、“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平台公司转型及投融资创新”高级实战研修班

详情:报名 | 关于举办“最新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 及政信投融资创新”高级实战研修班的通知


2、国际产能合作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详情:报名|国际产能合作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3、国合耶鲁全球领导力培养计划项目说明

详情:国合耶鲁全球领导力培养计划项目说明


4、王盈盈老师的网络PPP财务班

详情:推荐 | 王盈盈老师的网络PPP财务班


联系人:汪菲18611629109 (微信同)


关于我们:


新常态下,顶层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政策坚定性不可低估,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不做PPP项目就会被边缘化,而没有准备的去做PPP项目会走很多弯路。


随着PPP“适应期”和“纠错期”的结束,轻建设、重运营才是未来,2018年将是PPP项目精算年,谈判周期更长,落地率更低,单纯的方案编制已经不能满足项目落地的要求,PPP大咨询时代到来。欢迎来电合作:


手   机:18600640930(同微信)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研究】商业银行介入PPP:模式、策略及风险防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