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的历史渊源:竟然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来自:北方创业金控集团     发表于:2018-10-23 21:42:09     浏览:235次

       我们都知道PPP起源于英国,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但大家所不知道的是PPP跟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也有一定的关系,清末“官督民办”下建成的川汉、粤汉铁路就颇有PPP模式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ppp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进入深圳,火力发电厂映入大家眼帘,胡应湘也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之一,更是PPP模式大佬。进入21世纪之后,PPP模式在国内开始得到政府的极大推广,可以说进入2.0时代。2014年也被称为PPP模式元年。这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分别出台相关《操作指南》和《指导意见》后,PPP作为正式制度走上历史舞台。当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危机,是中国经济最大的一只灰犀牛。而PPP模式对民营资本开放公共服务的市场,本意是简政放权、减轻地方政府财经压力、去杠杆。虽然经过了几年爆发式增长,PPP扭曲成了地方政府融资的新渠道,乱象频出,甚至有地方将房地产等纯商业化项目拿来包装成PPP,借助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对PPP的“绿色通道”,实现快速审批和融资,但是随着PPP项目清退潮和PPP立法的加紧推进,未来,PPP模式将会越来越规范化,越来越法治化,越来越能接近本源解决城市建设等问题。

正文  

【导读】当下,去杠杆、清除债务、防风险成为了地方政府和国企的重中之重,为了防止地方债务这只黑犀牛跑出来,中央政策对于地方债务风险去化的急迫性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一、“清末PPP”与“保路运动”

清朝末年,庚子事变爆发后,慈禧带着光绪还有百余位皇亲忠臣跑到西安避祸,回銮之后,接受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时,清廷保守派再也按捺不住,主动进行变法,既“清末新政”。为了推行“新政”,清廷允谁招商局集商股成立铁路、矿务、工艺、农务等项公司,各省的铁路公司陆续成立,以“官督民办”方式兴建铁路。

其中川汉、粤汉铁路便是以这种方式筹建的,为了打破“蜀道难”的交通瓶颈,四川民间最为主动,随着商办的铁路公司发行“股票”筹措路款,不仅绅士、商人、地主投资,农民也宁愿减衣缩食纷纷入股,共募得白银1400余万两,可谓川人皆股东,权益共享。

这颇有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营)的典型特征,在修铁路(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与私人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如果那时国内有PPP一说的话,这应该算是“清末PPP”。

不过在动荡的时代,“清末PPP”模式也极为不稳定。1910年,清廷为了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借钱镇压革命,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将铁路修筑权抵押给列强。当然,原本就十分缺钱的清廷,不仅收回了路权,而且还夺款,没有退还补偿民间资本先前的投入。

一时之间,民怨四起,民间召开保路大会,成都岳府街上水泄不通,罗纶作为保路运动领导人,登坛便道:路亡川即亡而国亡。言罢大哭,顿时满场号啕,巡兵听者亦相顾挥泪。自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这也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前奏与导火线,亦是清王朝的一道“催命符”。

最终,“清末PPP”在这场保路运动中随之而覆,深究其因,绕不开一人,那便是盛宣怀。盛宣怀是洋务运动代表人,颇具盛誉,有“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之称,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不过,他的一世英名毁于在担任邮传部大臣之时一手策划的“铁路国有”政策,可以说“清末PPP”因他而亡,他也因其被革职永不录用,再到逃亡他乡。

时代动荡之下,PPP模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道模糊的痕迹,也留下了一个政府与民营资本不合而导致的败局,一直到70多年后,中国改革开放之际,PPP模式才又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二、“PPP模式”大佬胡应湘与内地基建崛起

1984年,在这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年中,由于深圳经济特区刚建立不久,电力供应严重不足,深圳没有发电厂,全靠广东省大电网供电,即使广东省对深圳给予的特别照顾,但依然无法满足大发展时期深圳的用电需求,阻碍了深圳的发展,就如同一盘冷水泼在激情澎湃的深圳特区上。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外盛行的“PPP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进入深圳。这时,香港合和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应湘和副总经理何炳章提出,用BOT模式(兴建---管理---移交”)和深圳市合作建立火力发电厂。

胡应湘是与李嘉诚齐名的香港著名企业家,被称为香港基建大王。在兴建沙角B电厂时,他提出了三个要求:

“第一,我不要国家出资,只须保证购电;

第二, 我保证以最快速度建成,提前发电有奖,延误受罚 ;

第三,我按当时深圳向香港购电的价格0.41元/度卖电,经营10年,然后电厂在机组高效、满发的状态无偿交给国家。”

计划获批后,胡应湘仅用了22个月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1987年4月22日,广东省副省长匡吉在沙角B电 厂按动电钮,亮出四个大字:大放光明! 正值九运会开幕前夕,时任广东副省长的叶选平也由衷地对胡应湘说:电来得正是时候。

1999年,胡应湘将电厂正式移交与深圳市广深沙角B电力有限公司,完成了国内第一个使用PPP模式建成发电厂的使命。这也是中国对于PPP模式的一个实验,在PPP模式实验中,胡应湘即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之一,更是PPP模式大佬。

国外媒体评论胡应湘自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凡是涉及内地和香港合作的主要发展计划,均离不开他以及他的合和实业集团。在国内经济发展以及PPP模式的探索中,可以说是烙上胡应湘的印记。

不得不说,胡应湘颇有远见,他提出修建广深珠、京津塘、沈大、沪杭四大条高速的设想,当时被指为“一纸天书”,如今都成了现实。如今快要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他早在1983年就提出了修建计划。

在他参与的PPP项目中,囊括广州中国大酒店、广深高速公路、虎门大桥、深圳火车站联检大楼、皇岗口岸、顺德四路八桥等重大项目,无一不与内地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而言,PPP模式在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前提下,无疑极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胡应湘BOT模式则是PPP探索初期引入外资合作的代表,而在1995年之后,国内民间资本也开始尝试进入PPP领域,比如1995年开工的泉州刺桐大桥,就是第一个以内地民营资本投资为主的基础设施BOT项目。

三、PPP模式衍变:从修桥铺路到医疗养老

进入21世纪之后,PPP模式在国内开始得到政府的极大推广,可以说进入2.0时代。

2002年,原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鼓励社会资金和国外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2004年,又出台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为规范化的开展PPP项目奠定了法律基础。

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随着政策的不断开放,PPP项目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广泛,有污水处理、自来水厂建设与运营、新城区开发、交通等,比如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北京亦庄燃气BOT项目等,在这期间,外资与民营资本参与投资规模大幅增长。

其中在2008年奥运会筹办过程中,约半数的奥运场馆是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建设的。中信集团公司等四家国内外企业组成的中信联合体中标,项目特许经营期30年。

然而,“鸟巢”项目的PPP模式很快就失败了。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不到一年的2009年8月29日,北京市政府与中信联合体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体育场运营维护管理协议》,对项目公司进行了股份制公司改造。

这标志着“鸟巢”变成了一个典型规范运作的中外合资经营公司,而非PPP项目。“鸟巢”PPP项目的失败既有民间资本的因素,也有政府对其商业运营限制的因素。

而在2009年之后,PPP模式进入新的调整阶段,建立起以地方政府债券为主的举债模式,大力推广公私合作模式。经济进入新常态后,PPP模式在全国更是得到大力推广,2014年也被称为PPP模式元年。这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分别出台相关《操作指南》和《指导意见》后,PPP作为正式制度走上历史舞台。

这时,修桥、铺路、平地起高楼的飞速扩建阶段已慢慢褪去,PPP模式开始进入“精耕细作”阶段,医疗、养老、教育、生态等领域需求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颇有得PPP者得当下,得运营者得未来的意味,仅资本大鳄海航在海南的PPP项目达几百亿,房企华夏幸福因PPP模式低成本拿地。

不可否认的是,PPP模式在中国的探索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隐藏着危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以“四个忧虑”来概括具有“中国特色”的PPP模式。第一,民营企业担忧新官不认PPP旧账;第二,没有退出机制:第三,地方政府偿债资金来源以及未来的债务风险问题;第四,政府与民营企业共患难可以,但难以共安乐。

一言以蔽之,PPP模式就是不规范,而不规范的背后最大的危机在于隐藏的地方债务。


四、庞大的地方债务与PPP模式的批判

当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危机,是中国经济最大的一只黑犀牛。而PPP模式对民营资本开放公共服务的市场,本意是简政放权、减轻地方政府财经压力、去杠杆。

不过经过了几年爆发式增长,PPP扭曲成了地方政府融资的新渠道,乱象频出,甚至有地方将房地产等纯商业化项目拿来包装成PPP,借助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对PPP的“绿色通道”,实现快速审批和融资。

根据券商中国的统计,仅仅地方政府债券存量与城投债存量合计,当前地方债务存量达到22.2万亿元。而据财政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4706亿元。其中,2014年以后债务增长速度可谓相当迅速,几乎每年以4万亿元的增速突飞猛进。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专家:项目谨防走入投融资规划误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