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PPP规范化之后的走向:从走量到走心,高质量PPP项目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来自:中国PPP知行汇     发表于:2018-10-29 04:21:16     浏览:328次
承前启后  PPP行业进入历史新阶段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作为主办方代表在致辞中表示:“从2014年至今,四年的PPP改革在推动基建投资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成为推动深化改革的牵引器、助力器与加速器,其艰巨性、复杂性不言而喻。当下PPP的发展,不仅要符合我国国情,更需要不断创新,在创新当中不断反思与进行总结。”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发表致辞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孙晓华作为中国PPP投资论坛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全球范围的PPP成功实践已经表明,PPP模式有助于提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与效率,提高政府与社会资本方的财务稳健性,促进长远规范与可持续发展。我国自2014年大力推进PPP模式以来,各级政府、各个方面勇于实践,立足创新,不断探索,实现了PPP模式的中国特色、中国速度,下一步必将向中国质量方面提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注重提质增效成为关键,加强政信能力建设至为重要,保持良性发展是为根本。

中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PPP投资论坛主席孙晓华发表致辞

应运而生  中国政信金融发展指数发布

在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郭剑光代表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中国政信金融发展指数”编制委员会发布了针对全国338个地级以上行政区划(包括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而编制的中国政信金融发展指数——地市级指数。郭剑光定义并解释了“政信”、“政信金融”等与指数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详细介绍了指数编制的内在逻辑和构建方法,描画了指数的功能、用途和发展愿景,并公布了第一批指数结果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郭剑光发布中国政信金融发展指数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曹堂哲,北京明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肖光睿,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温来成,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宋红光分别从要素分析、技术分析、影响力分析、价值评估、总体评价角度对指数进行了全方位剖析。

此环节中,明树数据CEO肖光睿先生发表了题为《中国地市级政信金融发展指数技术分析》的主题演讲。在指数编制过程中,明树数据与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共同对指数进行了多轮深度的探讨研究,演讲内容对指数的数据来源、清洗过程、计算处理进行了详细介绍。

明树数据CEO肖光睿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专家们纷纷表示,希望这一具有专业性、层级性和精准性的指数能够对政信金融活动产生指导作用,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政府可以通过这一指数把握政信金融的整体形势,明确风险防范的重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一指数明确判断投资环境状况,选择最佳投资策略,实现投资利润最大化。社会公众可以通过这一指数了解政信金融形势与风险,监督政信金融政策执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抓住关键  探讨PPP全流程提质增效


在PPP圆桌对话环节,针对PPP模式下政信能力建设、融资平台转型与PPP项目提质增效、PPP模式下政府隐性债务规避机制、PPP项目建设运营一体化、PPP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五个具有迫切现实意义的话题,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李开孟、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专家丁伯康、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院长安秀梅、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专家李茂年、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系副主任曹堂哲的带领下,近三十位政界、学界和企业界专家分为五个小组,进行了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

PPP圆桌对话环节现场

在政信能力建设方面,国投信达(北京)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丁兆吉明确指出:“国投信达作为企业,在我们的政信实践深深感觉在具体的工作过程当中,到从政信理论、政信技术、政信路径、政信标准等等严重缺乏,我们企业需要理论引导。”同时,丁兆吉谈了国投信达公司的实践心得:“包括PPP合作过程当中的市场化原则,在我们看来并不仅仅是开展放管服,并不仅仅停留在营商环境的打造。在整个政信能力提升过程当中,我们觉得应该遵循市场化的方向与原则,建立一种市场化的语言体系、市场化的游戏规则、市场化的评价体系。”

国投信达(北京)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丁兆吉发言

    政府政信能力提升在现阶段离不开两大棘手问题的解决——融资平台转型和政府隐性债务规避。

就融资平台转型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提出平台公司转型坚持“三不原则”——不越位,不营利,不挤出。具体而言,投资范围不应该越位。不应该营利,赚钱了也要作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当然决不是不赚钱。同时,不应该利用相对于其他主体的特殊地位,挤出甚至民间资本投资。另外我个人一直在呼吁,关于平台公司转型一定要立法,把与政府的责权利关系确定为法律关系,而不是行政关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发言

 而就政府隐性债务规避建立机制的问题,学界高屋建瓴,提出了“锦囊妙计”。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在发言中表示:“在政策层面违规、违法融资形成的债务被认定为隐性债务,也就是说假(比如说PPP里的名股实债)的、大(比如超过政策规定10%的限额)的、空(比如承诺注资SPV公司但没注资)的不可逆的债务就是隐性债务。”同时,他认为:“避免假、大、空就能避免隐形债务。”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发言

回归到PPP流程本身,建设运营一体化是社会广泛关切的问题。企业界对此问题最有发言权。国投信达(北京)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政信事业中心总经理孔庆铭在发言中表示:“PPP近几年是热门词,而财务问题是事情常规的管理。所以,PPP财务管理不可轻,要从财务配置的平衡性、项目支出的合理性,参与到PPP项目当中。财务管理应该在项目中前置,从顶层设计入手,从区域产业战略、空间入手,从要素整合入手,全过程进行财务管理。一定要跳出项目看项目,跳出财务看财务。以项目为抓手,构建形成项目良性发展的生态链,运用新科技、新产业、新动能来构建项目健康成长的体系。从这一角度来分析,财务管理才会实现全面性分析,才会实现项目良性健康发展,这样PPP项目提质增效才会落到实处。”

国信达(北京)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政信事业中心总经理孔庆铭发言



创造价值  全行业为社会绩效最大化努力

在论坛闭幕环节,国投信达(北京)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邱鹰进行了闭幕发言。国投信达的邱总在发言中提到:“作为PPP行业的参与者,国投信达在后续项目发展与推进过程中要始终绷紧‘提质增效’这根弦儿,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全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在PPP新形态下,国投信达要坚持‘心’规范,从内心深处树立规范的底线思维,以思想指导行动,保证企业和政府等各方行为规范。国投信达将一如既往地严守PPP模式推广初心,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化和市场化运作。最后,在每个相关主体都实现规范化运作的基础上,中国就会形成更规范的PPP行业和市场环境,使各方参与者如鱼得水。”

国投信达(北京)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

执行副总裁邱鹰进行了闭幕发言


论坛最后,安秀梅院长致闭幕辞。安院长在致辞中表示:“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PPP要服务于三大攻坚战,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中发挥作用。要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美好生活这‘两美’目标服务。PPP从三大攻坚到服务‘两美’,目标更加明确,体制机制变革更加紧迫,责任更大。”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多省叫停PPP,全国有2407个PPP项目被清理出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