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财大政信研究院“2018中国PPP投资论坛”


来自:中国城市信用     发表于:2018-10-30 22:03:09     浏览:201次

新华信用北京10月29日电(分析师韩校)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承办的“2018中国PPP投资论坛”日前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国务院会议精神,以“提质增效,创造价值”为主题,发布了“中国政信金融发展指数(2018)--地市级指数”。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聚一堂,围绕影响政信发展和PPP深化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助推新时代中国政信合作新发展。

2018中国PPP投资论坛

据悉,中国PPP投资论坛是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的指导下,聚合全球PPP智库专家和社会资源,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围绕PPP领域的顶层规划、产业咨询、金融创新服务等展开有效探讨和研究的开放式公共交流平台。本论坛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三届。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PPP投资论坛主席孙晓华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现场还汇聚了王守清教授、李开孟主任等国内知名专家以及地方政府领导、企业高管、主流媒体界人士等一百四十余位行业精英,共同为PPP模式提质增效贡献智慧与力量。本届论坛由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安秀梅主持。

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安秀梅主持论坛

史建平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是国内第一家以政信领域学术研究、决策咨询、学科培育、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为主要职能的高校智库,是政信领域开展学术研究、战略咨询、金融服务的开放性公共研究机构。自去年7月份成立以来,研究院在学校和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奋力开拓政信市场,加强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的肯定。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开幕致辞

孙晓华在开幕致辞中强调,本次论坛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将发布重量级指数—“中国政信金融发展指数(2018)—地级市指数”,这是全球首个政信金融发展指数。指数的发布将对我国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形成一种良性约束,促进地方政府更为珍视自身信用、更为规范化开展投融资活动;同时,也将为市场投资取向、特别是PPP模式中社会资本方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引。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PPP投资论坛主席孙晓华开幕致辞

发布中国政信金融发展指数(2018)——地市级指数是本次论坛的重中之重。安秀梅院长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其中,政信金融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的金融业态,非常活跃,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及时的甄别、刻画、测度和计量这种风险,为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的科学决策提供指引,是高校智库的责任。政信研究院组织精英团队经过近一年的潜心研究和科学论证,精心编制了全球首支描述政信金融发展的指数。

之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郭剑光代表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政信金融发展指数编制委员会发布了广受瞩目的“中国政信金融发展指数(2018)--地市级指数”。

郭剑光教授指出,编制“中国政信金融发展指数(2018)--地市级指数”的目标是为了定量化的跟踪我国地市级的地方政府及相关主体的政信金融活动、刻画各地市级政信金融活动的发展状况、监测政信金融活动中的风险及其对当地经济金融财政的影响。经过科学的计算,对全国338个地市级以上城市的政信金融状态进行了排序。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曹堂哲,北京明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肖光睿,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温来成,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宋红光,分别从技术分析、要素分析、影响力分析、价值评估角度对指数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探讨分析。

“中国政信金融发展指数(2018)--地市级指数”课题组顾问及核心成员(从左到右依次为郭剑光、肖光睿、曹堂哲、宋红光、赵全厚、安秀梅、温来成)

在PPP圆桌对话环节,针对PPP模式下政信能力建设、融资平台转型与PPP项目提质增效、PPP模式下政府隐性债务规避机制、PPP项目建设运营一体化、PPP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五个具有迫切现实意义的话题,近三十位政界、学界和企业界专家分为五个小组,分别就各组议题进行了深度、坦诚的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 

圆桌对话一:PPP模式下政信能力建设


圆桌对话二:融资平台转型与PPP项目提质增效

圆桌对话三:PPP模式下政府隐性债务规避机制


圆桌对话四:PPP项目建设运营一体化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干货|REITs、CMBS与房地产融资操作大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