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财政部门责无旁贷。PPP模式和精准扶贫之间有何关系?
PPP让脱贫攻坚“更给力”
脱贫攻坚是一场漫长又坚定的战役,我国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PPP模式如何让脱贫攻坚“更给力”?首先,PPP作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一项改革举措,既服务于统筹扶贫各方联动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又注重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此,PPP在大扶贫格局中应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实现路径创新,既有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又有对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其次,PPP模式是国际公认的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有效途径之一,推行“PPP+精准扶贫”,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必将实现经济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升级,从而实现政府、资本与社会公众1+1+1>3的综合效能。政府有责任在重要的公共领域发挥作用,在精准扶贫领域推广应用PPP模式大有可为。
在贫困地区通过PPP项目推动扶贫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精准扶贫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PPP项目来补齐公共服务的短版。无论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还是更多的医疗康养服务,或者是基础教育的扶贫乡,都可以通过PPP项目受益。例如,基础教育的PPP项目,不仅极大解决了教育城乡一体化教育的质量,而且实现了教育城乡一体化均等化。
PPP让脱贫攻坚“更长远”
PPP助力脱贫攻坚,是可持续高质量的脱贫,不仅要考虑当下的脱贫攻坚,更要考虑未来的乡村振兴。PPP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有效衔接机制,抑制返贫。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提供条件,而乡村振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重要支撑,二者相辅相成。
PPP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社会资本都会强调回报,否则很难做持续性的投资。而旅游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消费能力和潜力,它可以通过企业带来相对稳定的收益,保障PPP可持续运营。旅游业推进PPP的空间较大,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消费升级不可缺的一个部分,发展“农业+旅游”的PPP项目,助力精准扶贫,可以使脱贫攻坚更长远。
PPP让脱贫攻坚“更专业”
“在精准扶贫领域,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事’”,发挥市场和政府各自的优势,市场专业人做专业事,政府转变职能,方能提高项目效率和质量。精准扶贫工作涉及众多部门,需要完善部门联动机制,而PPP已经显示出引入市场竞争力和创造力,打破职能部门藩篱,提升行业部门联动协同的功效。它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歧问题,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回报机制,以及合同、契约、信息公开,招投标采购的问题,内化为一盘棋的项目。在公共服务领域,要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
一些贫困地区,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非常单一,助力贫困地区推广应用PPP项目最难的就是没有产业。如何将特色资源变成产品,最后再变成商品,成为考验政府和社会资本的一大难题。PPP模式的推广应用,不仅引入了社会资本,更为贫困地区引入了更专业的理念。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