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来自:PPP项目解读     发表于:2018-11-29 19:27:44     浏览:247次

    图为第四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会场。本报记者 张雨馨 摄 

 

  业内人士表示,PPP市场在经历将近一年的清理整顿后,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好时代、大时代。 

  依法合规的ppp项目不属于隐性债务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泛化滥用PPP,甚至借PPP变相融资等不规范操作的问题日益凸显。在中央大力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背景下,PPP项目未来支出责任是否属于政府隐性债务这一问题引发了讨论,焦小平在论坛致辞中给PPP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

  焦小平说:“依法合规的、10%限额以内的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不是隐性债务。明确正负面清单,便于各方监管监督,确保项目平稳运行。同时,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已签约、依法合规的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必须纳入预算,政府要带头履约。”

  业内人士对焦小平的观点表示了赞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PPP研究中心主任孟春认为,明确凡是规范的PPP项目,10%红线内的PPP未来支出责任不是隐性债务,让政府方安心,社会资本方放心,彰显了国家推行PPP模式的决心。

  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说:“在10%风控前提下,合法合规的PPP支出责任不是隐性债务,释放了积极财政信号。希望财政部后续发文将此说法明确,并配套相关认定标准和实施细则。”

  龙元建设集团副总裁颜立群说:“在10%以内、合规PPP项目的财政支出责任不算政府隐性债务,这对市场而言,是做了进一步的澄清,有积极作用。希望这一政策能尽快在今后的文件中有所体现。”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PPP中心副主任郑大卫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政府明确提出了依法合规的PPP项目不属于隐性债务,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在今后的工作中明确了合规的底线、红线和边际在哪里,有能力把握项目的合规性,同时也对合规的项目进行融资具有促进作用。”

  PPP立法有望年底出台  

  焦小平表示,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财政部将配合司法部加快出台PPP条例,统一顶层设计,加快统一市场建设。同时,即将下发PPP规范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政策边界、发展重点,稳定市场预期。

  财政部条法司副司长周劲松说:“PPP立法目前按照既定工作思路,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立法。PPP立法的质量是关键,要通过立法实现促进改革的目标。”

  多位PPP业内人士表示,希望PPP条例能够尽快出台。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书峰认为,PPP立法将使得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PPP项目中来。同时,企业也能明确知道PPP规则,减少不确定性。

  龙元建设集团总裁、龙元明城董事长赖朝晖认为,PPP立法对于民营资本至关重要,在提振市场信息的同时,对于金融机构的项目判断将会做到有法可依。

  云南云岭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剑军说:“希望能有系统性、统一性、平衡性思维来认识和促进PPP法律体系建设,可在总结5年高速发展期和1年刹车减速期的实践经验教训,包括对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出台实效的PPP条例和行业类操作指南。”

  生态环保类PPP项目将迎来专项资金  

  自2014年推广应用PPP以来,财政部一直大力鼓励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建设。作为民营资本中占比较大的生态环保类PPP项目,即将迎来政府专项资金。

  焦小平表示,近期将在环境领域从信息平台管理库中遴选一批合规项目,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政府解决PPP项目注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认为,应该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作为推进PPP模式的重点和优先领域,加大财政资金对生态环境PPP项目倾斜支持力度,优化财政资金支持方式,以运营补贴作为财政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式;创新金融支持,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将污染防治攻坚战PPP项目纳入支持范围。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认为,面对污染防治和地方债务风险,相关举措会缓解一部分环境治理资金来源不足的困局。希望市政环保运营类基础设施在财政承受能力中特殊对待,进一步完善项目价格机制,实现污染者付费制度,并探索经营资源打捆之路。

  鼓励民营资本积极参与PPP  

  焦小平表示,针对部分民企反应的“肥肉吃不着,瘦肉很少”问题,要鼓励地方政府拿出更多的优质项目向社会资本推出,特别是向民营企业推荐优质项目,让民营企业平等享受PPP相关的国家财政政策。下一步,PPP项目将优先支持补短板项目,优先支持污染防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基础公共服务补短板的项目。

  据悉,2018年前三季度,在社会资本所有制信息完善的4018个落地项目中,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有1711个,投资额2.1万亿元,分别占44.8%和34.0%。截至10月底,7029家参与PPP项目的社会资本中,民营、港澳台和外资企业数占比达48%。其中,在市场开放早、回报机制明确的污水、垃圾处理领域,民营、港澳台和外资企业参与的项目投资额占比达82%。

  孟春表示,在这一年多的清理规范期间,有很多人认为PPP遇冷,清理退库就是对PPP的叫停,社会情绪非常不稳定。此次论坛传达了PPP的两大方向,起到了稳定市场预期的积极效果。一是规范。10%的红线绝对不能破,依法合规的10%限额以内的PPP支出责任不是隐性债务;二是发展。尽快制定正负面清单、明确优先支持领域,这不仅是对社会资本方的重大利好,也表明了中央发展PPP的决心。

  金永祥说:“PPP在经过一个冬天后,应该说从今年四、五月份政策开始回暖。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PPP已经成为国家一个基本战略,特别是在稳增长方面给予了很高的期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PPP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罗建钢认为,此次论坛最大亮点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社会资本的投资信心。同时,明确依法合规的PPP不是地方政府债务,而是财政支出责任,因为规范的PPP项目都在财政承受能力的10%红线以内,且列入了财政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唐琳说:“参会的最大收获就是此次论坛明确了政府带头履约,并且要求保持政策稳定,这样才能提振社会资本的信心。”

  颜立群说,受到去年以来PPP严监管影响,不少银行对PPP项目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希望此次论坛释放的积极信号能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在线|谁在发永续债?为何发永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