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永春在第三届“中国PPP论坛”上的致辞


来自: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发表于:2018-12-03 18:26:59     浏览:295次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担任指导单位,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国PPP论坛于2018年12月1日召开。本届论坛聚焦“正本清源,规范发展”主题,进一步总结和回顾PPP建设成效,分享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促进各界交流与探讨。中国银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副主任郗永春出席会议并致辞,以下为讲话原文:

郗永春在第三届“中国PPP论坛”上的致辞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副主任郗永春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第三届“中国PPP论坛”。本届论坛邀请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社会资本等各方领导和嘉宾,共同探讨当前PPP业务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对推动PPP业务健康发展将发挥重要影响。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银保监会,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届论坛主题是“正本清源,规范发展”,我认为,“正本清源”的核心是回归“公益性”的初心,“规范发展”的关键是牢记“商业性”的使命,要切实处理好公益和商业、融资和风险、合作和契约等三大关系。


首先是处理好公益与商业的关系。PPP项目的初心和出发点是公益性建设,引入商业性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公益性,公益性反过来通过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会。早些年中国道路建设提出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就是公益性和商业性相互支持和结合的成功典范。当然,尽管在根本利益上存在一致性,但在具体操作中仍应严格区分两者的边界,才能确保项目成功。对公益性而言,要充分考虑财政支出负担的适当性,太轻太少不能满足公众生活质量改善的诉求,太重太多又容易造成债务危机;对商业性来说,既要考虑项目未来的收入能够覆盖成本并留有合理的利润空间,也要考虑公众付费负担不能太重,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努力提升效率和降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及运行成本取得两者的平衡。


其次是处理好融资和风险的关系。PPP项目的一大特色就是融资模式创新,引入商业资本及在此基础上的金融资本参与建设。众所周知,商业融资要比政府融资成本更高,因此在项目选择和经营前景预测上必须保持足够的谨慎,确保融资的安全和收益。也就是说,经济上可行是推广PPP项目的前提条件,切忌过度扩张、过度融资和过度冒险,避免引发债务危机:既不能过度融资给地方政府,异化成个别地方政府违规举债融资的通道;也不能过度融资给企业,让企业在不计成本和收益的盲目扩张中债台高筑难以偿还。项目融资必须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确保收入可以覆盖成本,偿还融资本金及利息。


第三是要处理好合作与契约的关系。政府和投资方的合作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良好的合作应该以契约精神为基础:对于可预期的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应当以契约的形式明确和固定下来,各自严格执行;对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双方应该本着协商互助的态度积极合作分担,共同解决问题。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不应该项目开始时不负责任地高调表态,而在项目实施时又以各种理由或拖延落实,或漫天要价。应该坚持诚信为本,始于契约责任,终于合作成果。


女士们,先生们!本届论坛恰逢社会各界隆重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注定有特别的意义。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经历的风风雨雨和跌宕起伏,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更深的启示,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方向正确,就一定能最终取得成功。PPP项目建设从开始时的蜂拥而起,到现在正本清源的阶段性调整,符合事物发展运行规律,相信通过本次论坛“正本清源,规范发展”的热烈讨论后,再次出发的PPP项目建设前景会更加光明,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事关各地民生福祉的重要项目被打造成地标式项目,既有价值创造和多方共赢的格局,同时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支持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补短板重点任务。保险资金具有长期、稳定的资金优势,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保险私募基金、股债结合产品等方式,投资包括PPP项目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者契合度较高。我们一直积极支持保险资金投资PPP项目。2016年原保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正式明确保险资金可以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2017年原保监会专门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保险资金可以通过设立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投资符合条件的PPP项目。鼓励保险机构创新投资方式,除债权、股权方式外,还可以采取股债结合等创新方式,满足PPP项目公司的融资需求。


在PPP项目实践方面,中国人寿通过基金方式参与青岛市地铁4号线PPP项目投融资、建设与运营;中再资产通过基金方式,投资于符合国家政策的PPP相关的重大城市发展项目;人保资产通过设立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方式,参与湖南、成都等地高速公路PPP项目。这些项目,在为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的同时,也为保险资金参与PPP项目提供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们将继续积极支持保险机构以市场化方式积极参与基础设施补短板的PPP项目建设。当前,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10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脱贫攻坚、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和能源等9大领域的补短板重点任务,在配套政策中进一步提出要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决策部署,发挥保险资金优势,积极为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一是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为保险资金参与PPP项目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保险机构以债权、股权、股债结合等多种方式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服务。


二是切实管控风险,落实好前期出台的监管政策,督促保险机构不断强化风险合规意识,规范有序地开展PPP项目。


三是强化投资计划管理,明确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职责,把风险管理责任交给市场主体,并完善保险资金退出机制。


四是不断完善保险机构的市场化投资机制,做到自主决策和风险自担,真正激发市场活力,探索出有效的PPP模式,更好地服务基础设施补短板和实体经济发展。


最后,希望各位来宾和专家学者都能畅所欲言,充分交流,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政策|规范有序发展PPP模式的九点建议——韩志峰在第三届中国PPP论坛上的发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