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争鸣】PPP将走向“以人为本”,专家提十条建议


来自:中政智信     发表于:2018-12-11 21:49:12     浏览:260次

中政智信(北京)经济咨询有限公司,集聚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主要从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方案设计、PPP咨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策划、财经培训、线上财税会员服务等业务,旨在打造提供全方位、系统性、个性化财经类问题解决方案的高端专业智库。



近日,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在日内瓦召开PPP年度工作会议。会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提交的《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的PPP模式演进基础和代际划分》报告,获得与会代表及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PPP工作组的认可。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经济合作与贸易司司长兼国际PPP卓越中心主任Geoffrey Hamilton日前在京向记者表示,PPP未来将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向着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方向发展,并对未来PPP发展提出了十条建议。


报告的主要撰写者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李开孟介绍,PPP是英文“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缩写,在中国被称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报告提出了三代PPP模式的运作理念及其演进规律,即第一代PPP着力于改善政府财政采购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强调物有所值;第二代PPP着力于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强调“以经济发展为本”,通过挖掘市场潜力构建项目回报机制;第三代PPP着力于实现联合国“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目标,强调人本价值。


目前,在联合国系统内,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率先推进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以人为本PPP”,这种PPP不仅仅重视物有所值,同时强调“人”作为PPP的主要受益者和核心。

在李开孟看来,三种PPP模式没有优劣之分,不是相互替代,并且将长期共同存在。“我们应该承认并允许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投资者推动实施不同的PPP目标导向及优先次序存在差异。”李开孟说。

“目前联合国正在努力使PPP更符合、更适用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对于PPP演进模式的研究很重要,不是所有的PPP项目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Geoffrey Hamilton说。

李开孟表示,目前不可能让所有的PPP项目都能达到“以人为本PPP”的标准。但是,应该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促进第一代和第二代PPP模式的健康发展,为第三代PPP模式的发展夯实基础,并引导推动更多的PPP模式符合“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目标,使PPP模式成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工具。

英国的PFI是PPP的典型模式,在PFI基础上正式出现了PPP的概念,形成了“平等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分担、长期伙伴”的PPP核心理念,构建了物有所值评价等分析工具。

在李开孟看来,PFI模式是第一代PPP,在PPP的演进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种模式强调资金的价值及资金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但如果PPP一直遵循这种模式发展下去,将受到限制和制约,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本身就面临着财政资金匮乏的困境。通过这种PPP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空间将非常有限。” 李开孟说。

Geoffrey Hamilton认为,未来PPP将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向着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方向发展。“如果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了,以人为本PPP也一定会实现。人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技术在驱动PPP的发展。同时,包容、可持续、绿色转型发展等将成为未来‘以人为本PPP’的核心要素。”Geoffrey Hamilton说。

对于中国PPP的发展,Geoffrey Hamilton推荐以《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以人为本PPP指导原则》为参考,这个文件提出了PPP发展的十条最佳实践原则:


明树数据作为论坛16家(副)理事长单位之一,作为唯一的PPP大数据服务商,和UNECE在全球9个国家的中心负责人、清华PPP研究中心代表一起受邀参会,共商合作共赢之道与国际标准应用之路。

明树数据作为基础设施和投融资数据资产运营商,将持续通过全面及时的PPP数据、城市投资数据、企业竞争数据、债务分析数据等投融资基础数据,为《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以人为本PPP指导原则》的实施与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项目社会资本的退出路径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