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资讯】行业展望|这三个方面,决定了今年建筑业的走势


来自:华夏建筑信息服务平台     发表于:2019-01-17 09:08:49     浏览:297次

【华夏优职教育集团】是一家专注于一二级建造师,学历,职称,八大员过关拿证的专业辅导机构。 

今年建筑业的走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想必这是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最关心的问题。不过坦率地说,这恐怕是一个谁都没法回答的问题,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但这是不是表示我们完全没法预测今年建筑业的走向呢,其实也不是,我们可以从几个更确定的方面去着眼,管窥下今年建筑业的趋势,正如本文作者李福和先生所做的这样。


1. 中国经济的走势


关于第一个问题明年的经济形势会如何,我李福和说它怎么样估计你们也不信,因为我工资太低。所以我就找了1位教授和3位年薪千万的人,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我找的第一个人就是魏杰教授,魏杰教授对中国经济形势的看法是我从他2018年11月的演讲报告里面摘录出来的,他对当前经济现状的解读概括起来有三点:

第一个是目前是负面的效应叠加导致中国经济形势严峻。什么叫负面效应呢,就是我们过去所有4万亿的投资导致各种各样的产能都非常高,但是这个实际上产量和产能相比差很远,二者之间的脱节导致负面效应,各种各样负面效应的叠加就造成了中国经济目前的局面。

第二点他说现在处于调整期,要做好三件事:稳金融、稳增长、稳开放。就是说我们走路不要太快,保持这个步伐,保持鞋子和心率的均衡。

第三个他说的是中美贸易战影响中国经济、人民情绪、全产业链。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仅是魏杰教授知道,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但是他总结的三个方面很到位。我们很多经济学家都知道中美贸易战影响中国经济,都在计算影响的百分点,有的说是0.2,有的说是0.3,我觉得这个数字算不准,也没必要算,我们就算以2个百分点计算,其实也大不大哪里去,关键的点是中美贸易战打乱了中国经济的节奏,打乱了整个社会人们做事的节奏。

关于中国未来经济的走势,魏杰教授认为中国经济不是进入衰退期,而是进入调整期。调整期只是让你难过一下,后面又可以看到希望,而衰退期就是一种绝望了,这两者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第二点他认为经济调整期结束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开始发力,拉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经济周期;第三点呢他认为明年稳金融的核心是稳定房地产,但是房地产有什么问题他没说;最后一点他预计明年去杠杆政策可能会调整为稳杠杆政策,其实这个稳杠杆政策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

接下来再来看看经济学家里面年薪最高的任泽平是怎么说的。任泽平认为中国目前处在外部有贸易摩擦,内部各种形势叠加的环境中,这点跟魏杰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第二点是他认为当前政策摆动过大,未来调整需“和风细雨”,就是说现在的调整老是波波折折,是有问题的;最后两点是他认为房地产市场已从高速发展期转向平稳甚至下滑状态;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但因相互牵制,所以仍有谈判空间,实现共赢。这四点是任泽平对当前中国经济现状的解读。

而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他认为中国经济短期下行压力明显,但2019年中可能会触底反弹。对中长期中国经济改革转型前景任院长还是持坚定乐观的态度,认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步入正轨会带动宏观经济运行。整体而言,他跟魏杰教授的观点还是比较相似,认为中国经济不是衰落而是调整,未来的前景还是光明的。

第三个人是李迅雷,他对中国经济现状的解读是处于一个平稳略下滑的阶段,他提到了一个新的观点就是人口红利发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即将过去,结合消费升级的背景要寻求新的驱动增长点。还有就是他认为我们已经从“主动去杠杆”步入“被动去杠杆”阶段,最后他肯定贸易战会两败俱伤。

另外对未来经济的判断,李迅雷认为经济增速下滑是必然趋势,但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同时经济增速放缓的话,高质量发展必然会成为长期的趋势。明年基本处在信用偏紧的环境中,高杠杆对应的债务纠纷问题越来越严重。此外,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将会无序蔓延。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高善文的观点,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现状,他总结的第一个就是密集型政策容易打架,且缺乏有效的纠错机制。政策发的太多,暴露出很多问题。昨天下午我们听济邦的张总讲课,他是专门研究PPP的,他说国家现在发了300多份关于PPP的文件,地方政府又发了600多份,这些文件之间相互接不起来的,就像我们买了一大堆螺丝,买了一大堆管子,家里的水龙头却怎么也接不上去,因为两者之间不配套。第二点他说中美局势的走向将影响市场长期的信心,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第三点是关于房价的,他提出了新的观点:房地产市场普遍的供不应求,房价面临内在的上涨压力。

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他预测未来更多城市房价将回到双轨制,穷人配给制(廉租房、公租房),富人市场化(放开房价),这应该是一个长期走向;未来房价会报复性上涨。他说这些观点的时候比较早,现在看来这个判断也是错的。

以上是四位经济学家对于未来经济的一个判断,那么经济学家的话我们要不要听呢?我的观点是这些经济学家的观点要听,但是我们自己内心也要有判断。判断什么呢,就是2019年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哪些你相信,哪些你不相信,这个黑和白的绝对分法永远都是错的,应该学习任正非关于灰度理论的说法,相对的去看待。

对于明年经济走向,我自己进行了整理,把发生概率在60%-70%的作为确定性事件,而发生概率在50%左右的作为不确定性事件,按照这个依据整理成了一个表格。

为什么要研究经济走向呢,因为它对企业的经营至关重要。比如说GDP增速下滑我觉得是个确定性在80%左右的比较靠谱的事情,所以在整个经济下滑的时候,对于企业来说再去大规模举债、去扩大自己的业务可能要谨慎了。


2. 建筑业投资态势


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经济情况,它实质上还是看不清楚的,那在这样看不清楚的时候建筑企业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就去分析中国的投资总量好了,去研究整个建筑行业的投资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势,包括短期、中期、长期是一种什么态势,这些态势就决定了建筑企业后面资源该如何配置。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研究整体的投资,还要研究你自己所在的细分行业的投资态势、区域的投资态势。

看投资态势第一个要看的是它的走向,是向上、平行还是向下的,这个对我们做战略决策有极大影响。如果整个投资趋势是朝上的,那你肯定去买设备嘛,买的越早越好,买的越多越好,资源要配置上去。如果整个细分行业的趋势是下行的,你再去收购这个细分行业的公司,那肯定就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

第二个要看它的稳定性和波动性。比如说有些细分行业他的整体趋势是增长的,但是它的波动性非常强,那企业在做决策时候就得小心了。

第三个要看它的投资密度,就是一平方公里投下去多少钱。比如说雄安新区这种千年大计的工程,投资密度就非常大,而像有些水利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投资密度就很小了,一亩地就投下去六、七十万。所以企业要看清楚,有些工程你别看他总量大,但是他整个工作范围就是500平方公里,你整个施工组织就很难。

所以说建筑业跟投资是紧密联系的,大家可以看下这张表,这是一张建筑业与投资历史关系的表格:

第一行是建筑完成产值,第二行是增加值,第三行利润总额,第四行税金总额,第五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后面是我计算出来的。我们先来解读一个数据:税金总额。2017年的时候是6367亿元,2016年5977亿元,我用这个税金总额去除以建筑业完成的产值,得出来的比例都是在3个百分点左右,所以从这个数据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营改增之后建筑业的税负到底是增长了还是降低了。而且这是国家统计局发布出来的权威数据,如果谁说建筑业的税负降了的话,那就是在质疑国家统计局数据的真实性。

另外一个我用建筑业完成的产值去除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得出来的比例都在30%多,也就是说国家每投资一百亿,大概有三十多亿变成了建筑业的产值,类似于三分之一的比重。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年整体的固定资产投资,通过投资来看趋势。整个固定资产投资来看,一是总量还在增长(因为总量包含了通货膨胀),二是增长速度从24.5%慢慢降到了5.7%,也就是如果我们整个建筑业还想依靠投资带来的增量去生存的话已经很难了,我们慢慢从增量时代过度到了存量时代。

增量时代大家干好自己的活就能生存下来,因为市场在不停的增长,搞房建的就专心搞房建,搞铁路的就安心搞铁路。但是存量时代不一样,因为总量固定,要想活下去,搞房建的肯定要去抢铁路的饭碗,反过来修铁路的也必然会去抢房建市场,这是为了生存必须走的路。所以存量竞争时代,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大家的战略会慢慢趋同,在业务和业务模式的选择上会越来越相似。这是建筑业整体的态势,那么细分行业呢?

我把建筑业各种细分行业做了一个摘录,看看哪些细分行业还在增长,哪些已经走平,哪些正在下行,然后做了一个汇总,结果如下:

固定资产投资还在增长的典型行业主要是公路和轨道交通。这几年公路还是保持了18%以上的增长,轨道交通波动比较大,但是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其实这并不表示这两个行业就完全是欣欣向荣,因为你仔细研究会发现这里面很多都是PPP项目,如果把这些PPP项目去掉,那增长速度应该会下降很多。

目前投资比较稳定的行业是道路&桥梁行业和铁路行业,铁路的固定资产投资这几年基本维持在8000亿左右,比较平稳。投资开始快速下降的行业相对而言就比较多了,像是电力、火电、港口建设、采矿业等,下降都非常迅猛。但是目前的形势并不意味着未来一直会这样,可能今天下降的后面会上升,今天增长快的后面会下降。

以上是我想跟大家讨论的第二个方面,投资的态势。我觉得建筑企业一定要深刻地去研究社会的投资走向和规律,尤其做战略规划的时候,如果不能深刻理解这些,那么做出来的战略规划和选择基本相当于盲人摸象。


3. 行业拐点


众所周知,当前建筑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也就是说这个行业拐点其实是到了,每一个企业处在行业拐点这样一个阶段的时候,其实都面临一种选择,如莎士比亚所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那当前我们面临什么问题呢?我觉得是三个大类:发展中的问题、转型的问题和资源的问题。

这个发展中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如何适应碎片化和多变的政策;如何应对高额的应收账款和日趋进展的现金流;如何面对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职业化欠缺;如何解决投资失误造成的历史坏账;如何解决联营模式或者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大量官司。

目前建筑业处在转型阶段,转型中如何应对建筑工业化的两难和如何应对管理信息化的两难是横亘在建筑企业面前的两座大山。建筑工业化这条路都多难走,昨天中民筑友的訚总演讲时给我们讲了他的切身体会。5年前中民筑友投了20亿开始做建筑工业化,到今天为止构件那块才刚开始盈利。訚总笑称“这5年时间对我来说真是一种死去活来的体验”,虽然是句玩笑话,但是其中的艰辛可见一斑。

还有资源的问题,众所周知建筑业是一个低利润行业,如何在低利润背景下保持技术和研发投入是建企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如何构建业务发展需要的核心能力,如何构建适应未来的管理能力并控制管理成本都是当前面临的问题。

此素材搜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华夏优职教育咨询热线:

兰州:0931-8185110、8454155

18919091482(24H)

让建造师不是梦想

华夏优职教育集团:中国最强的建筑类教育培训学校。`

我公司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甘肃、西安等全国各地拥有18家分校。是一家专注与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过关拿证的培训学校。我校邀请全国各科名师到我校讲课,以最精简的话语将考点讲给众位学员,让学员以最短的时间复习更多的考点,一次通过考试不是梦想。因为权威,我们才保证。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中建一局2018年度十大工程就差你一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