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PPP龙头”金诚集团涉嫌非法集资,21人被执行逮捕


来自:十点风云     发表于:2019-06-10 18:02:01     浏览:288次


一、PPP是什么?


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缩写,在国内称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简单的说,就是指原来由政府方负责提供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政府不再直接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而是在通过一定的程序选择合适的社会资本(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并与之签订合作协议后,交由社会资本来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维护。在此模式下,社会资本可通过经营性收入以及政府提供的付费或补助等方式获得合理收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PPP相关文件已明确规定政府付费或补助应当与项目产出绩效(即社会资本所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等)相挂钩,且禁止政府为PPP项目提供任何方式的担保或承诺固定收益回报,这也意味着社会资本投资于PPP项目时并非全无风险。


自2014年国家首次出台文件鼓励开展PPP模式以来,我国的PPP项目在过去几年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根据财政部PPP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进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的PPP项目累计8,843个,投资额13.4万亿元,覆盖了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农业、旅游、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主要经济社会领域。但在PPP模式快速推广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因此2017年底开始,财政部陆续发布了《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等文件,对PPP项目运作进行规范,并要求不合规的项目进行清退和整改。目前,国内PPP模式的发展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


二、私募基金如何投资于PPP项目?


定向投资于PPP项目的私募基金,通常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出售基金份额,募集所得资金定向注入到PPP项目用于建设投资等用途的投资基金,按照基金的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公司型基金、合伙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对于普通基金投资者而言,最为常见的应该是其中的契约型基金。由于国家规定参与PPP项目投资的社会资本应当是企业性质的主体,而契约型基金本身并不具备该主体资格,故实践中该类基金完成资金募集后投资于PPP项目时,一般由基金管理人作为社会资本被登记为PPP项目公司股东。


就基金的具体投资和收益实现路径而言,通常是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先作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投标,中标后独立或与政府方出资代表共同设立PPP项目公司,同时,管理人通过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基金,并将所募资金以股权或合规的债权方式投资于项目公司,再由项目公司将资金用于该PPP项目的建设投资。后续在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项目公司通过经营性收入及政府付费、政府补助等方式获取合理回报,基金投资者则通过取得来自于项目公司的获利分配、基金份额转让、清算等方式收回本金并实现收益。


随着金诚集团PPP小镇千亿谜团陷兑付危机之后,事件不断发酵,随着警方的介入,案件已经有了最新进展,警方最新通报,包括韦某在内,一共21人被逮捕,所有相关账户、基金、股票、土地等予以冻结或查封。


金诚集团创始人韦杰1981年生于金华东阳。浙江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后,韦杰依照所学专业考取司法资格证书、律师执照,成为一名律师。另有说法,韦杰的浙大法律学士学位,实则是通过3年远程学习课程取得的。


金诚集团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杭州,截至现在,金诚集团以特色小镇为核心产品,旗下已囊括金诚新城镇、金诚财富、金诚产业、金诚之星、有象文化、酒店、房地产、金诚金融、公众公司(金诚控股,1462.HK)等9个板块。


去年4月,金诚集团一“拒”成名。


当时浙江证监局开展私募专项检查,金诚集团旗下的5家私募公司拒绝配合检查工作,监管要求公司法定代表人到证监局接受监管谈话。随后,浙江证监局三次对旗下基金销售公司金观诚下发责令改正并暂停办理基金销售相关业务的决定。


根据证券时报报道,在短短一年时间之内,金诚从政府手中拿下了3900亿元订单。官方描述,从2015年7月22日,到2016年8月22日,在董事长韦杰的带领下,金诚新城镇冲锋陷阵,拿下了35个新型城镇化项目,签约总投资额1800亿元。截至2017年9月,拥有特色小镇项目59个,政府项目签约量超过5700亿元。据公开资料,金诚集团旗下4家私募机构先后合计发行了超过250只各种类型的私募产品,并大量投向PPP项目。


5700亿是什么概念?如果全部为PPP形式的中标项目,该数据仅次于中国建筑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在国内排行第三。


不过,最终,这5700亿元订单无据可查,大多数PPP项目均停留在框架协议或口头约定层面,尚未正式立项,更未进入动工阶段。也正是因此,外界终于发现金诚集团的操作手法。即借这些并不存在的项目,在各种渠道频繁渲染拿单能力,并以PPP项目名义发行基金。


5月25日,浙江证监局网站挂出《关于对浙江金观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办理基金销售相关业务措施的决定》,对金观诚财富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办理基金销售认购和申购业务6个月的监督管理措施。


在此期间,金诚集团旗下基金期限错配的风险开始显现。原本进入开放期的基金停止赎回,开始出现展期兑付的情况;同时因信用问题,公司无法在正常的金融体系获得授信贷款,至此金诚集团真正陷入“流动性困局”。


在近一年时间里,金诚集团动作不断,今年1月抛出了重组计划,公司流动性仍未恢复,投资人依旧拿不到钱。


有投资人向媒体表示,“基金份额早在去年3月就到期了,至今没有一分钱收益,金诚却要求签署展期协议,但即使承诺称签署后可以按照不低于每月5%的比例进行回款,我也不愿意相信。”


去年12月,金诚控股股价暴跌,跌幅一度达68%。另外,西湖警方还发布了另一则通告:



警方提醒广大投资者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树立正确理财观念

远离和抵制非法集资

守好“钱袋子”


(PS:另外投资PPP项目,一定要找正规的基金管理机构,然后在财政部PPP中心综合信息平台(http://www.cpppc.org/)中检索,是否确实有该项目,其次还要实时跟踪该项目进展,所募集资金是否真的用于此项目。)


【文章来源浙江经侦综合平安拱墅、西湖公安、快生财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分析与广泛应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