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禧观点|PPP新规落地,央地已开始探索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


来自:盛大金禧     发表于:2019-07-11 08:11:32     浏览:291次

《通知》要求,PPP项目(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要严格执行《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依法依规履行“审批、核准、备案”程序。

这意味着PPP将迎来更严监管。“这次《通知》重申和细化了《条例》中涉及PPP项目投资相关内容。”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清华PPP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守清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在王守清看来,此次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强化了可行性论证中采用PPP的必要性论证,对简单项目,可以把具体实施方案并入可行性论证里;二是重申了项目资本金可以转让但不得抽回,要求所有PPP项目纳入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三是严禁设置PPP咨询机构“短名单”、“机构库”。


投资额达13.6万亿

《条例》由国务院颁布,规格高于部委法规,对过去几年各部委发布的有交叉甚至有冲突的管理规定,以及各方的政策解读,重新进行梳理,并给予更明确的政策指引。

“在权责明晰之后,违反《条例》更要被问责。”王守清指出,“《条例》不仅强调项目前期,也强调了几个关键阶段的监管与评估,这为PPP项目的筛选、可研论证等前期环节的规范运作提供基础,从而保证项目的成功和可持续性。”

根据《通知》中关于“加强PPP项目可行性论证,合理确定项目主要内容和投资规模”的要求,所有拟采用这一模式的项目,均要从经济、社会以及政府投资必要性等多方面开展可行性论证。这项规定意味着目前在库的项目,都将可能面临考验。

根据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国家PPP管理库累计项目9001个、投资额13.6万亿元;累计落地项目5740个、投资额8.8万亿元,落地率63.8%。


完善绩效约束在路上

在今年4月11日举办的全国财政系统PPP政策及业务培训班上,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董德刚表示:辨别“真假PPP”,应强调运营和绩效两个要素——一是PPP是以运营为核心的长期合作,没有运营则不是;二是PPP是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风险分担,没有绩效约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风险分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绩效研究中心主任王泽彩提出建议,应尽快明晰PPP绩效评价的功能定位,明确政府不该兜底的项目绝不可涉及的同时,也要遵守盈利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加快PPP项目绩效评价课题边界的界定,加快推进分领域、分行业、分层次的PPP项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的建设,尽快出台操作规范。

在推进绩效管理方面,目前财政部等相关部门正在计划推动部分地区开展PPP项目绩效评价试点,顶层指导文件也已在业内征求过意见,出台渐行渐近。


金禧观点


为了实现下半年中国经济稳增长的目标,PPP项目成为一大工作重心,强化监管是必不可少的。这一项目的全面开展,通过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可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流动性,带动投资活力,推动当地经济稳定增长。从市场空间来看,也是十分广阔的。

而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则应当注重监管,通过加强绩效约束使得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分担风险,保证PPP项目高质量发展。未来,该项目在地方政府的直接管理和市场机制的共同监督管理下,能够更好地调动政府和社会资本的积极性,为当地经济动力注入强心剂。

一直以来,盛大金禧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致力于通过股权投资来充分调动社会活力,为当地经济增长贡献力量。长远来看,投资实体经济仍然会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的重中之重,这一点不可动摇。盛大金禧作为国内优秀的综合性资管服务平台,也将秉承这一理念,通过持续性的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致力打造优质的金融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水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发布,鼓励采用PPP模式开展项目建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