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主推的PPP模式是什


来自:荣华成业     发表于:2016-07-30 20:10:00     浏览:362次

2015年5月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

署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汇聚社会力量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至此,PPP模式已形成合力推动之局。

一、什么是PPP模式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世纪欧洲的收费公路建设计划,但其在现代意义上的形成发展,主要归于新公共管理运动中以引入私人部门积极参与为核心内容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改革。20世纪70年代,英美国家为解决经济萧条情况下财政资金不足问题,积极引入私人部门参与公共项目建设运营,同时将PPP 模式运用于公共政策领域,并为规范、推进该模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30多年来英国已经成为全球PPP项目规模最大、应用领域最广的国家,PPP的适用领域涵盖了一切公共领域,涉及国防、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环境治理、文教娱乐、监狱管理等。

给PPP模式下个定义,就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二、PPP模式结构

PPP 模式基本的结构并不复杂(见下图),主要由政府、民营部门、金融机构等组成。当然在实际的操作中会因为项目的不同而涉及更多的参与者,如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投资咨询公司等。  

PPP模式的一个典型做法是政府与私人部门共同组成SPV(特殊目的机构),针对待定项目或资产,与政府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并由SPV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特许经营期满后,SPV终结并将项目移交政府。

三、地方政府为何如此热衷PPP模式

地方政府越来越热衷于“PPP”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地方政府的债务越来越高,很难再去靠传统的模式去融资,然后出钱兴建基础设施。中国经济如今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方面震荡筑底、金融方面紧缩整固、产业彼此之间又处在博弈孵化的阶段。而地方政府过多依赖传统的投资模式,带来了政府债务规模较高。截至2015年底,全国地方政府的负债率已经高达86%。之前政府在城市兴建基础设施,多采用BT(建设—移交)融资模式,但后续的经营不善等弊端,导致多地的商业银行大批削减甚至不再批准BT项目资金,造成地方急缺建设资金,因此,PPP模式如今愈发受到政府欢迎。“PPP”究竟有多重要?这是国家供给侧改革措施中的重要一项。PPP项目让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发生变化,不仅仅是融资手段,应该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环境下,从国家简政放权、地方经济健康、财政增收的角度去看待,PPP具有很高的战略性考虑。

四、PPP模式发展面临的难题

上世纪80年代,中国便在一些基础设施领域以PPP模式吸引外商投资。不过由于触动了一些原有垄断行业的利益,并未取得预期效果。2008年随着4万亿刺激计划的出台,PPP模式更是走入低谷。现在,社会资本再次蠢蠢欲动仍然需要慎之又慎。在中国,PPP模式面临着不确定性风险、合作关系、定价机制等难题。地方政府领导换届、新政策出台等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如何维持与地方政府长期合作关系是一门艺术;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收费定价并未市场化,定价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指出,PPP说白了就是公私双方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具体包括BTO(建设—转让—经营)、BOT(建设—经营—转让)、BOO(建设—拥有—经营)等多种方式,往往需要政府与企业长达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合作。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立法保障,保护社会资本合理收益,还要树立契约精神,严格按照契约办事,同时考验政府信用,不能朝令夕改。PPP的设想很好,但要想在现实中推广并取得预期效果,任重而道远。(来源:福布罗科技)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模式与BOT模式的区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