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间,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491.SH)(以下简称“龙元建设”)发布了2019年半年报。报告显示,龙元建设2019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13.28亿元,同比增长9.09%;归母净利润达4.37亿,同比增长10.94%;扣非净利润达4.01亿元,同比增长2.82%;公司总资产较上年度末增长9.51%,达56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龙元建设2019年半年度的PPP业务收入为43.81亿元,占当期合并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38.67%,PPP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比增长8.96%。
国盛建筑分析师表示,在PPP行业调整之际,龙元建设未进一步加快相关业务扩张节奏,控制经营风险,是力求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的表现。同时,在同业公司业绩普遍显著下滑之际仍能实现稳健增长难能可贵。
PPP民营龙头企业 项目累计中标70个
龙元建设于2011年开始探索基础设施投资,2014年抓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发展契机,逐渐向市政、基建方向转型。凭借着先发策略、专业团队、建筑施工等优势,进入PPP领域后,龙元建设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迅速实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建设、运营服务方向的业务布局。目前已累计中标PPP项目70个,总投资额超过800亿,中标项目主要集中于胡焕庸线右侧的经济发达地区,覆盖包括城镇综合开发、市政道路、文体教育、旅游、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治理等10多个领域。
龙元建设表示,公司目前PPP项目在手订单充足,2019上半年又新投资设立特殊项目公司(SPV)公司6家,后续仍将积极强化已落地项目的投后管控工作,通过已中标项目建设管理大纲的编制与执行等措施,提高集团各业务板块的协同管理,共同确保现有项目预期效益的分步实现。中信建投分析师认为,龙元建设在PPP业务上不断深化发展,现已具备PPP项目融资、施工、运营的全周期运营能力,目前已发展成为PPP民营龙头企业,前景向好。
融资及回款顺利 保障公司可持续发展
半年报显示,2019上半年,龙元建设筹资性现金流净流入40.2亿元,公司账上货币资金达45.9亿元。业内人士表示,现金流入预计主要由PPP项目贷款流入贡献,表明公司PPP项目融资较为顺畅,充足的资金有望助力强化竞争优势,实现长期稳健增长。
据龙元建设2019半年报,公司目前已与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中国 PPP 基金、各省引导基金及产业基金等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其中达成合作的政策性银行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2019上半年,龙元建设在融资方面新增5家合作金融机构,并通过与PPP基金的合作新增项目授信1.03亿元;共完成11个PPP项目的融资批复,批复金额34.45亿元,融资提款总额为42.8亿元,较上年同期提高42.52%。项目融资与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周期有效匹配。
有分析师预估,随着16、17年签署的 PPP 项目将在今明两年陆续进入运营期,政府开始付费,龙元建设19年度回款约15亿元,将为公司后续运营发展提供充足燃料。而根据龙元建设半年报显示,目前公司累计投资PPP项目公司62家,项目进展顺利。上半年政府回款100%如期履约,回款合计3.73亿元。
打造“一体两翼+N专业公司”业务格局 稳健经营 全面发展
目前,龙元建设以母公司为主体、龙元明城和杭州城投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基础上,公司控股或参股了上海龙元天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龙元市政养护有限公司、上海益城停车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明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等,并与国内专业运营机构建立互赢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体两翼+N专业公司”的业务格局。龙元建设致力于构建开放式平台,为政府提供从规划、设计、融资、投资、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同时,依托集团全产业链和超过600人的专业PPP团队,开创面向市场的价值输出和管理输出服务,为各类社会资本提供投资管理和投资顾问服务。
除PPP项目外,龙元建设在传统施工业务方面,坚持坚持理性、规范、健康发展的理念,并适时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环境调整经营策略。2019上半年,龙元建设从项目承接源头把控风险,精选项目,新承接传统施工业务71.72亿元,其中国有、外资项目占比45.08%,优化了业务结构。另外,为实现公司在建筑施工业务板块更好的发展,在形成以设计、总承包、钢结构、幕墙、水利、市政、产业链的基础上,龙元建设于2018年10月成立了龙元明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聚焦装配式建筑,力求推动装配式业务的探索和发展,这或将成为公司未来又一利润点。
金融机构展业城投业务痛点问题(列举)
基建项目不再与地方财政挂钩,投融资怎么办?
政府类项目投融资,从重信用时代走向重资产时代,资产体系如何构建?投融资模式如何重构?
城投公司不再担任融资平台职能,新预算法把政府的收入支出完全分离,投融资怎么办?
城投公司的国企混改和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有什么关系?未来的战略意义你看到在哪一层?
最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和新修订的《预算法》在修复政府资产负债表,投融资怎么办?
最新的《政府投资条例》(国令第712号)的机遇下,金融机构如何应对和方案落地?
近期新增的地方债资金火爆增长,专项债额度到8月已经用完了,但为什么基建项目资金缺口依然巨大?剩余资金缺口怎么办?
今年以来,地方基建实际需求大、紧随的政策规范指引多、违规投融资处罚多金额大,怎么办?
大家都追着富有的城投放款,但需要发展的落后省市、区县级城投投融资怎么办?
项目资本金方面,最新专项债和项目配套融资的通知起了很大作用,如何运用和构建架构?
最新的国发〔2019〕11号对开发区上市政策,背后逻辑是什么?业务机遇与挑战在哪里?
PPP项目肯定不是万能的,但是还有适用性,该用的时候怎么合规规范化运作?
市场上有城投债和政信私募产品已经违约案例了,这类业务金融机构的风控如何做?
政府机制变了,项目主体变了,监管政策变了,政府项目投融资模式面临重构,怎么应对?
目前模式开始渐渐明朗,介入时机已到!!!
2天12小时课程主讲/2小时闭门交流答疑/实操派学员餐叙经验交流/○ 适合对象
第二天 地方平台转型背景下,基建和城投平台投融资的实务要点与28个典型案例解析
(时间:9月8日 9:00-12:00,13:30-16:30)
主讲嘉宾:罗桂连 博士,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研究中心投融资咨询处处长
一、基础设施投融资发展与地方政府债务的矛与盾,以及金融机构如何研判、尽调和风控?
(一)有关政策背景梳理
1.城市群与都市圈
2.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及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3.财政与金融政策的波动
4.基础设施投融资的总体形势
5.眼花缭乱的规划金融机构怎么重点看?
(二)地方政府面临的目标、挑战和策略
1.中央政府及央企层面
2.省级政府及其下属机构层面
3.城市政府(市、县)及其下属机构层面
4.世界各国基础设施项目的主要实施模式对比及启示
5.地方政府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挑战
6.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分类
6.地方政府的主动策略
7.政府视角下土地财政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8.金融机构需要明晰的不同层级地方政府人事财权和义务
(三)金融机构视角,政府财力评估模型与方法
1.政府收入结构分析
2.地方预算管理体系
3.地方偿债能力评估方法
4.金融机构对于合作业务区域风险的判断
二、基础设施投融资分析的基本框架与金融工具运用(一)基础设施的两大类八大行业:发展逻辑、趋势研判、融资需求及投资机遇
(二)基础设施资产的不同风险收益特征
(三)项目融资的结构化(横切)
(四)项目融资的结构化(竖切)
(五)PPP的适用及其合同体系
(六)多元化股权投资者类型和主要潜在的股权投资者解析
(七)主要债务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融资规模及其运用
(八)国内其他主要资金来源
(九)两个典型案例解析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核心要点、案例对比及金融机构展业机遇(一)融资平台转型发展7大核心问题及应对措施
(二)针对以上问题不同平台应对的案例对比分析
(三)针对以上问题同一平台转型实际效果的前后对比分析
(四)不同类型平台公司财务报表构成
(五)金融机构对平台公司财务分析与判断
(六)平台公司转型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机遇和落地方式
四、片区综合开发与TOD的实施要点(含投融资设计)、步骤及典型案例分析(一)片区综合开发的实施要点
1.内容:意义、开发模式、规划、交易架构、股权结构、融资体系、合同体系、收益分配机制
2.从五个典型案例展开分析
3.总结片区开发需要的核心要素和要点
4.重申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中金融机构的机会、介入方式及风控
(二)TOD(公共交通导向开发)的实施要点和步骤
1.TOD与城市规划的衔接
2.如何最大化TOD增值效益——“三位一体”系统研究
3.项目资金平衡及投融资方案
4.重申TOD模式下金融机构的机会、介入方式及风控
五、资产融资的模式、要点、案例及风险防控(一)依托存量资产的策略性融资及典型案例解析
(二)实质性资产转让及典型案例解析
(三)通过上市公司盘活资产及典型案例解析
(四)固定收益型ABS方式的要点及典型案例解析
(五)权益型REITs方式的要点及典型案例解析
六、金融业服务地方政府融资类项目的模式与案例(一)如何撬动保险资金及其运用的典型案例
1.保险资金的特征、主要投资方式、优势和痛点
2.保险资金六种投资工具要点及典型案例解析
3.从案例看各家保险公司投资基建项目的风格及展业路径
(二)主动投资基金(撬动保险资金、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的模式、要点及典型案例
(三)各类债券品种的特征及其灵活运用的典型案例
(四)融资租赁参与新型基建项目的模式及案例
(五)其他类机构及建议
七、总结建议及答疑交流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