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投资有风险江苏清退7个PPP试点项目


来自:BIM学习网     发表于:2016-08-03 19:10:00     浏览:345次

江苏是率先试点PPP项目的省份,在2014年、2015年期间,共有82个项目列入省级PPP项目库。

省财政厅PPP中心表示,7个项目不再具备PPP试点的实施条件,按照“能进能出”的试点项目管理要求,经各地申请,同意退出省级PPP项目试点。

根据之前的议事规则,7个项目的前期费用补贴将由省财政厅收回,且相关试点项目的奖补政策也将停止享受。

PPP试点项目

(一)项目范围: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公共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道路桥梁、轨道交通、机场与港口、综合文化体育设施、环境改造、旅游景观、节能环保、教育、医疗和养老服务、社区服务、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等。

(二)项目条件:

  1.项目具有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特征;

  2.项目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发展规划要求,新建项目须已按规定程序做好立项、可行性研究等项目前期工作;

  3.项目需求长期稳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期限原则上不低于10年;

  4.项目能建立清晰的风险分担机制,能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绩效管理;

  5.项目符合PPP模式“物有所值”的要求;

  6.对所有项目,均应进行政府方的股权投资、运营补贴、风险承担、配套投入等财政支出责任的评估测算,结合本级财力状况、收支结构、债务水平等因素,确保本级财政的可承受力和中长期可持续性。

  7.对拟改造的存量项目要求产权关系清晰明确;

  8.PPP项目不包括采用建设-移交(BT)方式的项目。

“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机制

  示范项目实行“能进能出”,切实推动PPP模式。健康发展清华大学教授王守清表示,“能进能出”意味着财政部此次的示范项目不是固定的,做得不合适的示范项目要退出,而只有保留在示范项目名单里的PPP项目,未来财政部才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并且获得PPP基金的股权投资。

  “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财政部将建立健全示范项目的跟踪指导、对口联系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示范项目顺利实施。”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示范项目建设完成后,财政部将组织专家对前期实施情况进行验收,重点审查示范项目是否符合PPP模式的必备特征。验收不合格的,将不再作为示范项目推广。

  之前20部委发布的通知也明确规定,对采用建设—移交(BT)方式的项目,通过保底承诺、回购安排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的项目,将不予受理。“即使一些项目纳进来了,如果后来发现是BT项目,或者是明股实债、有固定回报的情况,包括不公开透明的采购社会资本,不按照PPP项目程序等,也将按照规定调出PPP示范项目名单。”这位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PPP示范项目一直实行“能进能出”管理,首批示范项目中,青岛体育中心项目和胶州湾海底隧道一期项目、江苏省昆山市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就因项目不具备继续采取PPP模式的实施条件,调出了第一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名单。

  针对当前一些PPP存在的融资难和资金错配等问题,财政部要求,各地要与中国PPP融资支持基金积极做好项目对接,推动中央和地方联动,优化PPP项目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要坚决杜绝各种非理性担保或承诺、过高补贴或定价,避免通过固定回报承诺、明股实债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江苏省财政厅

BIM交流群

①群:241135881

②群:208860719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不是摇钱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