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地方债将承担起拉动基建投资、稳定宏观经济增长的重任。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在2019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当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之前,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务限额5800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8100亿元,合计1.39万亿元。2019年全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可达到3万亿元以上。
如此大规模的地方政府信用开闸能否带来真实的基建投资落地?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结合合规层面的要求进行分析。财政部颁布了一系列规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政策文件,目前来看,至少有三个方面会对地方债项目落地产生影响:
一是项目资本金约束。无论是一般债券支持的没有收益的项目,还是专项债券支持的有一定收益的项目,都要执行项目资本金制度。这就意味着,项目能够进行债券融资的前提是项目资本金已经到位。毕竟根据当前的监管要求,债务性资金不能充当项目资本金。要支撑起1.39万亿元的债券发行量,最低限度也需要3500亿元项目资本金。当前的经济形式下,要地方政府拿出如此多的真金白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债券发行成功,后续项目能否顺利完工也是存疑。
二是项目收益专项债券融资自求平衡约束。根据财政部的要求,专项债券建设的项目,应当能够产生持续稳定的反映为政府性基金收入或专项收入的现金流收入,且现金流收入应当能够完全覆盖专项债券还本付息的规模,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券的杠杆作用只能限于项目自身现金流足以覆盖地方债券的本息的部分,超过部分仍需要地方政府通过其他途径融资。在现有的公共产品价格体系下,项目自身现金流能覆盖资本金以外的债务本息的项目少之又少,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以及平台公司自筹资金的规模要远超过法定资本金的比例。
三是项目范围约束。目前,某些专项债券的适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例如,地方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券仅用于地方政府收费公路,不能用于经营性公路。这样就阻断了经营性公路统筹使用专项债券的可能性。
目前,地方债的管理和PPP的管理是两条线。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在项目方案制定环节缺乏统筹协调,经常出现地方债在内部审批和外部发行的环节中没有统筹考虑PPP,等债券资金到位后,再引入PPP存在各种障碍。对此,我们建议,在地方债审核和发行阶段即应该通盘考虑如何嵌入PPP模式,真正把项目资本金部分做实,把项目未来的经营和绩效考核做实,真正将政府的低成本融资能力和社会资本的运营能力结合起来。
/04/ 打通项目管理环节
相比PPP禁止固定回报的刚性约束,地方债作为债性融资方式在回报机制上较为灵活,特别是相关政策允许地方政府以借新还旧的方式,在“因项目取得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暂时难以实现,不能偿还到期债券本金时,在专项债务限额内发行相关专项债券周转偿还,项目收入实现后予以归还”。在这种情况下,对地方债的相关收入进行严格管理对于防止地方债产生进一步的债务风险有重要意义。为此,随着地方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债的回报来源需要与PPP的回报来源统筹管理,以防止同一项收入同时被用作地方债券偿还来源和PPP政府付费来源,造成政府债务管理失控。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研中心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经济学兼职教授,国家“863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农业开发办项目评审专家,农业部、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中国财政学会旅游地区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消费者报》专家顾问团特聘专家,北京市政府采购委员会专家,多家企业特聘经济顾问。现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研中心副主任。
专业研究涉及宏观经济、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财政、税收、工商管理等领域。曾在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以及报章上发表文章38篇,省部级刊物上发表文章62篇,参与世界银行、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开发银行等部级以上单位的重大课题22项,本所课题28项,参与编写和翻译的著作5部,独立主持世界银行技术援助项目研究课题《预算与公共支出管理》,论文多次获国家及财政部中青年科技大奖,2005年获全国优秀财经论著评选一等奖。
1.“洞见风口,领势先行”2019国家产业政策与项目资金申报专题峰会首日重磅启幕
2.2019国家产业政策与项目资金申报专题峰会精彩继续
3.【洞见新闻】“乡村振兴,洞见先行”洞见学院2019中国新文旅/乡村振兴国家级项目申报及专项资金获取专题峰会成功举办
4.洞见重磅 |【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模式迭代创新的破局之道】
5.2019中国文旅再出发,赋能诗和远方!洞见学院开年大课成功举办!
洞见学院
“国家产业政策与项目资金申报”专题峰会
2019年12月07-08日
中国 · 上海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