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杠杆率不断高企,金融机构风险敞口加大


来自:PPP头条     发表于:2016-10-20 21:19:37     浏览:400次


来源:PPP头条
记者:金微

资产荒削弱了金融机构的议价能力,加上PPP杠杆率不断高企,业内人士应警惕金融机构的风险。

上海济邦咨询董事长张燎在一篇“金融机构的PPP风险敞口”的文章中表示,应该高度重视PPP项目中地方政府失信违约可能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

张燎说、,有两种现象加重了我们对这个风险敞口的担忧。一是社会资本以各种基金、信托或零资本金计划,在项目公司股本上加杠杆,使得PPP项目总杠杆达到1:20的高比例。而资产荒削弱了融资机构的议价能力,令高杠杆下项目公司债务违约责任很难追索到发起人。二是金融机构普遍不对PPP项目进行尽职调查,也很少有金融机构配备或外包专业团队负责指导PPP尽调和评估,仍按评估平台贷时期的政府信用方法来评估政府违约风险。

“PPP项目中,由于上述原因,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实际上比平台贷时期更大。金融机构严肃专业的项目尽调和融资担保追索安排很有必要。”他说。

张的话在PPP圈引起广泛讨论,有圈内人士表示,现在杠杆过高,具体到尽职调查问题,包括方法过时,深度不够,甚至不仔细审核PPP合同,问题比较突出。

目前,银行资产荒,政府项目仍然是好资产,尤其是在实体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银行更倾向于找政府项目。“银行行长的考核任务重,不找政府项目找制造业项目吗?”银行业内人士表示。

正是在资产荒下,金融机构的议价能力下降。这也直接导致无论是PPP还是政府购买服务类的项目,都会受到银行的欢迎。当然,地方政府在选择模式时,倾向于简单可行的。这也导致简单操作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赛过PPP。有圈内人士爆料:现在政府购买服务愈演愈烈,金融机构只要是纳入预算的即可放款,完全没有兴趣作PPP项目了。

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投资政策研究室主任吴亚平认为,本轮资产荒彻底改变了政银关系,现在市长县长普遍很牛,因为各银行行长都有求于他。“银行行长普遍认为,再难找到比政府项目更优质、更安全的资产了,哪里还管项目叫公建公营、PPP或政府购买服务呢?

但无论资产荒如何,PPP业内人士还是普遍认为,金融机构在PPP热中要冷思考,同时金融机构的风控和管理要跟上,切莫忽视了风险。


【PPP融资】PPP融资挑战和出路

作者:郑大卫

来源:PPP知乎;

作者简介:郑大卫,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行投行及大客户部项目融资主管

记得2015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第一届PPP融资论坛上,财政部PPP中心焦主任讲过一句名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就像一场足球赛,上半场主要是政府通过科学规范充分竞争的方式选择最有能力、最适合的社会资本合作方,下半场主要是社会资本解决项目融资问题。PPP融资问题可能影响到PPP大局的成败。

PPP是一种改革创新,对金融机构也是一场变革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新预算法、43号文、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出台,明确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金融机构不得再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不得要求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提供担保。近年来,各级政府发起的各类基金蓬勃发展,但2015年出台的《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规定政府投资基金以政府出资为限,政府不得向其他出资人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不得承诺最低收益。国办发(2015)42号文等一系列PPP制度文件明确禁止政府对PPP项目通过固定回报承诺、回购安排和明股实债方式变相融资。因此,各级政府也不能对PPP涉及股权和债权融资进行回购、差额补足、保证、抵质押等。综上,政府信用和项目商业信用实行严格的隔离管理,对金融机构形成很大的挑战。

其二,央企是参与PPP社会资本中坚力量之一,根据监管要求,央企“出表”需求强烈,较难再给金融机构的股权和债权融资提供回购、担保等,对金融机构也形成了挑战。

其三, PPP项目投资金额较大、合同周期较长,PPP投融资额少则数亿,多则上百亿,合同期限少则10年,长则达到30年,对金融机构带来挑战。

其四,PPP模式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领域,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以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付费依据,并与风险识别分配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对银行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针对上述挑战,金融机构不应等待观望,主动求变是发展战略。尽快针对政策和市场的变化,积极转变理念,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是当务之急。

一是积极转变观念,从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转变为PPP融资,从企业融资转变为项目融资,从仅注重政府财力和增信措施,到更专注于PPP项目合同条款保障和财务可行性评估。

三是积极创新融资产品和融资方式。做好PPP融资必须将PPP模式和金融产品有效结合,针对PPP项目特点,设计和完善融资产品和融资方式。第一,丰富PPP融资产品。通过各类保函、各类基金(包括引导基金、融资支持基金、PDF基金、产业基金等)、项目收益债、项目收益票据、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永续债、资产证券化(ABS或ABN)、险资计划、信托计划和资管计划、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通过各类融资产品灵活组合,延长PPP项目融资期限,降低融资成本,扩大资金来源;第二,金融机构加强PPP项目提前介入,PPP参与各方在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和PPP合同磋商谈判过程中,需充分考虑项目融资落地可行性。金融机构则应积极提出风险缓释的条款建议,力争通过PPPP合同化解和转移融资风险。第三,金融机构应充分考察和评价社会资本的履约能力,重点是达到PPP合同规定绩效指标的能力和经验;第四,加强PPP项目评估,尤其开展项目现金流定量测算,做好项目敏感性分析,合理预测项目现金流充足性和稳定性。

四是优化风险管理方式。第一,通过前期介入,完善PPP合同有关条款,达到风险管理前移。如在回报机制中,设定合理的影子价格补贴,降低项目价格波动风险。如在风险分配中,通过EPC合同有效转移项目的竣工风险。第二,优化授信评审思路,从金融机构传统的重抵押、重担保、重回购,转变为重收益权、重现金流、重资产,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加强现金流监控,确保资金安全。只有这样,PPP有限追索项目融资才可能批量落地。

五是加强政策引导,各地政府可通过政府履约增信、贷款贴息等政策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PPP融资,扩大PPP融资规模。同时不断提高项目公开透明度,协助金融机构正确识别和评估风险,给金融机构吃下“定心丸”,这样才能切实缓解融资难的问题。

这一年来,完成项目识别、准备、采购阶段的第一、第二波PPP项目洪峰已经到了金融机构融资落地的环节。根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信息发布,截止6月末,已签约进入执行阶段的项目619个、投资额达到1万亿元,说明金融机构在PPP融资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绝大部分融资来源于银行,部分银行在PPP融资中走到了行业的前列。

PPP对金融机构而言,同样也是一场变革。金融机构需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胆识,才能化挑战为机遇。相信,未来将有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到PPP事业中,拥抱PPP就拥抱了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明天。

专业PPP培训来了

        -----国家会计学院PPP项目全过程运营培训

时间:10月19日;

地点: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简介:涵盖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等,邀请相关领导、专家讲解PPP政策导向、理论及常识性知识,准确把握国家推进PPP模式的应有之义。同时,通过对海绵城市、综合管廊、轨道交通、污水处理、道路、园区开发等不同行业PPP项目典型案例分析,使学员掌握PPP全过程实务操作要点及难点的应对策略。另外还将打造项目交流及对接的平台。

授课教授:

贾康、孙洁、王守清、高亚莉、陈通、刘飞以及神秘嘉宾等。

课程内容:

1,新常态下PPP政策解读(部委PPP相关领导)

2,供给侧结构改革下的PPP新论

3,PPP项目全过程风险识别与管控

4,PPP项目最优资本结构选择与资本运作

5,PPP项目法律风控难点与突破

6,PPP项目全流程及有关实务要点

7,PPP财务、涉税处理及案例分析

8,PPP典型案例操作难点及要点

结业考核:

学员学习完成后颁发北京国家会计学院《PPP项目总监》结业证书

收费标准:

培训费为人民币4000元/人,费用均不含食宿。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可提供食宿,比较便宜。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促进PPP落地:还有多少政策值得期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