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融资模式全解析


来自:金融窝窝族     发表于:2016-10-21 14:50:27     浏览:404次

前日,财政部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中重点提到了PPP,使得这个话题再一次被点燃。

PPP是英文“公私合作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缩写。广义的PPP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而狭义的PPP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含BOT、TOT、DBFO等多种模式。

 

其主要特定是政府和企业可以充分发挥所长,在合作前期,企业对项目科研、立项等阶段主要发力,而中后期的管理上则重点交由政府进行。

 

可以说,PPP的合作加强了政府和企业间共同对公共领域的开放,其除了是一种融资手段之外,还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涉及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等方面。

 

模式:

广义上的PPP项目可以分为三类,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

外包类:政府投资,私人部门承担一部分责任,并通过政府付费获取收益。该部分私人承担风险较小,不过规模有限。

 

特许经营类:私人参与部分或者全部投资,并通过合作机制和公告部门分担风险,共享收益。而公共部门向私人开发特许经营权或者进行补偿。该模式下,政府掌握的主导权较重,项目的成功与否都取自于政府部门的下放权力和管理。而且项目完成后,所有权归政府所有。

 

私有化:私人主导,政府主要负责监管。不过私人需要支付大部分或者全部投资,并向用户收取费用。项目完成后,所有权归私人。

项目:

发达国家上世纪就开展了PPP项目,最早是1987英国开始。

在发达国家,PPP的应用范围很广泛,既可以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如水厂、电厂),也可以用于很多非盈利设施的建设(如监狱、学校等)。

按照英国的经验,适于PPP模式的工程包括:交通(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卫生(医院)、公共安全(监狱)、国防、教育(学校)、公共不动产管理。

 

在我国,目前运用PPP成功的案例主要有,北京地铁4号线工程——该次工程是我国首次运用PPP。

将工程的所有投资建设任务以7∶3的基础比例划分为A、B两部分,A部分包括洞体、车站等土建工程的投资建设,由政府投资方负责;B部分包括车辆、信号等设备资产的投资、运营和维护,吸引社会投资组建的PPP项目公司来完成。

 

深圳地铁四号线——由深圳市政府和港铁公司合作,采用了特许经营模式合作,4号线二期通车之日始,4号线全线将由香港地铁公司成立的项目公司统一运营,该公司拥有30年的特许经营权。期满后全部资产无偿归还深圳政府。

 

北京通过法人招标方式建设六个奥运场馆,PPP便是一种极好的方式。奥运场馆很难靠自身平衡资金,需要政府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投入,以使项目可以商业运作。同样,北京正准备大规模建设城市铁路,PPP同样是最有效的方式。

 

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发展,PPP又有了新的发展解释——我国私人企业和外国当地政府资金进行合作。建设、融资并运营维护当地重要的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资产。

政策:

一直以来,民间资本参与率不高是PPP项目落地的一大阻碍,原因之一便是企业对地方政府履约的担忧。

在昨天颁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预算管理要求,将PPP项目合同中约定的政府跨年度财政支出责任纳入中期财政规划,经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核,保障政府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履约能力。”

在该规定中,明确将PPP合约中的年度财政支出纳入政府中期财政规划,等于在政府财政支出中提前给PPP项目预留部资金。

但是同时也明确了“项目公司的债务不得移交给政府”,并且不得借政府名义筹措资金。

 

所载消息,只作参考,不作指导

转载请注明出处金融窝窝族(微信号:jrwoowoo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基金模式操作指引全面解读PPP如何发行项目收益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