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带来万亿投资有轨电车将借势迎来大发展


来自:浑南现代有轨电车     发表于:2016-10-21 21:28:16     浏览:337次

▍导读:从一级行业来看,PPP项目投资在行业选择上比较集中。截止至今年6月底,入库的PPP项目中,市政工程的项目数达到了第一为3241个,占比35%,而交通运输项目数量第二,占比12%。从投资额上看,交通运输项目额度最高为3.3万亿,占总额的31%,市政工程则占26%。这说明我国政府在利用PPP引导投资的时候有很明确的方向性。因此,在PPP的各行业中,市政工程与交通运输两个大行业被普遍看好。

轨交市场空间巨大,PPP锦上添花

轨道交通是我国入库PPP项目投资额度第二大的细分行业,投资总额达到1.04万亿,占总额9.8%。。可以说是政府重点扶持的行业。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非常迅速,仅用20年的时间,地铁里程就已经排名世界第一位。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经累计城市轨道交通3000余公里。

“十三五”期间预计每年通车里程将达到500-800公里。2015年国家发改委共批复72个基建项目,总投资额已达到1.7万亿元。根据目前掌握的轨道交通规划的开工和通车信息,2015-2017年全国轨交投资规模每年都会超过4000亿。

目前全国地铁规划及在建项目总里程分别约为8500公里、3500公里,13-15年通车里程复合增速超过35%。截止2015年末,全国地铁通车里程超过3000公里。根据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总里程将达到6700公里,预计总投资规模接近1.6万亿。

而城市轨道交通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与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样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

(1)资金压力较大。轨道交通建设成本高昂,具有资金需求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特性。目前,中国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投资主要采取政府提供一定比例资本金、由政府与企业共建的模式。


(2)回报率较低。在已有的地铁建设项目中,由于投资巨大、回收期长,甚至无法回收投资,缺乏吸引力,难以充分发挥项目融资的优势。


(3)风险程度高。一是地铁项目融资成功运作往往需要创造新的融资模式,可借鉴案例少。二是地铁项目建设周期长,参与者众多,融资风险种类多于普通项目融资。三是普通项目融资的风险常通过合同分散于项目参与各方,而地铁项目因其盈利基础薄弱,往往需政府投入几乎所有的前期建设费用,风险主要由政府承担。

而目前的PPP模式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些问题。(1)风险共担,给企业以更多保障。(2)PPP模式中的民营机构以实现盈利为目的,服务质量相应会提升。(3)发挥各自优势,公私互补,降低运营成本。

有轨电车被遗漏的大黑马,将借PPP迎来大发展


有轨电车是中运量首选。有轨电车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审批方便,是中运量交通运输最优工具。中国交通问题改善存在刚性需求,有轨电车非常适用于中小城市的主干交通、大城市郊区与卫星城、地铁轻轨延伸和补充等领域,有效填补地铁、轻轨与公共汽车之间的运力空白。

根据我们对国家规划的整理,近几年,有轨电车将会迎来一段快速爆发期。截止到目前,全国已经通过审批的有轨电车项目总计133条线路,刨除部分线路仍在调整中,总计规划里程2500公里,总投资3500亿。开工高峰为15-16年,通车高峰将在17-18年,预计16-18年有轨电车的通车里程还将翻倍增长。我们强烈看好近几年有轨电车的快速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关键在信心重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