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公私合作模式)投融资模式正成为当前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一种常态模式。PPP项目招标过程涉及政府、交易中心、咨询机构、投标人等多方主体,针对PPP项目招标的特点,各方主体应进行相应的能力改进,适应PPP项目的需要。
主管部门应进一步简政放权
PPP项目实践一般都是通过特许经营权审批实现,经过招投标程序来选择投资人。一个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审批,要跑很多个委办局、很多个处室,盖很多个章,需多个审批工作日,复杂的审批流程可以用“万里长征”来形容。应减少复杂的政府审批程序简政放权,根据当地的情况在生态环保、农业水利、市政、交通、能源、信息、社会事业等领域,特别是新建市政工程以及新型城镇化试点项目上,都应优先考虑采用PPP模式进行建设来缓解当地政府财政压力。
交易中心应进一步优化流程
一是针对PPP项目招标的重要性,交易中心应优化交易系统、完善PPP项目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发布流程,适应招标文件多种获取方式。
二是针对PPP项目投资金额大以至于保证金交纳数额大的问题,为了减轻社会投资人的资金周转压力可以采取银行保函等形式缴纳投标保证金,交易中心应优化交易系统适应保证金多种提交方式。另外,交易中心对保证金的退还流程应当简化。只要PPP项目签订框架协议书,招标人出具相关退还手续,交易中心就应及时办理保证金退还,完善PPP项目保证金收退流程。
三是针对PPP项目融资竞争者提供的资格、资信及业绩证明、采购方式等响应招标文件的评审,交易中心应完善专家抽取终端,让专家抽取更快捷地适应PPP项目评标专家需求。
四是针对PPP项目的合同文本在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上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对于合同中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内容不公示的要求,交易中心应完善中标公示流程,适应PPP项目中标公示要求。
咨询机构应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
针对PPP项目,咨询机构需要进行如下工作: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策研究,围绕政策解读和实践操作组织对有关单位和人员开展培训,协助制定当地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管理办法、操作流程、合同编制等操作指南和管理制度。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组建当地PPP项目储备库,并对PPP项目库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组织专家力量对PPP项目进行专项论证和评估、优化建设方案、进行第三方论证为融资方案提供依据。制定政府与社会投资人合作方案,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及社会资本投资收益情况进行测算分析。组织项目法人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确定中标人后组织各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及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法务、财务等方面的专业团队作为独立第三方全过程参与合同细节的谈判工作,对双方出现的争议进行分析,提出协调处理意见供市政府参考。根据有关的法律文件,对投资人履约情况进行过程监督,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后评价,对重点合同变更事项和为违约情况认定等组织题论证,为合同双方提供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