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融资难,究竟难在哪?
来自:
诺宝基金 发表于:2016-11-08 14:27:17 浏览:528次
◆ 最专业的金融服务平台 ◆
◆ 最优秀的金融互助平台 ◆
◆ 最前沿的金融咨询平台 ◆
PPP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PPP来说,由于涉及到政府和大众,所以它与法律体系、合同体系、信用体系、能力建设等密切相关。
1、社会资本平等进入的门槛;2、合理的回报;3、投资者权益的保障
政府的信用问题,也就是PPP最为首要的问题。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给予授权、征收税费和收取罚款等,这些事务的处理并不必然表明合作伙伴关系的真实存在和延续。比如,即使一个政府部门每天都从同一个餐饮店铺订购工作餐,也不能代表与其已构成伙伴关系。
PPP中私营部门与政府公共部门的伙伴关系与其他关系相比,独特之处就是项目目标一致。公共部门之所以和民营部门合作并形成伙伴关系,核心问题是存在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某个具体项目上,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多最好的产品或服务的供给。私营部门是以此目标实现自身利益的追求,而公共部门则是以此目标实现公共福利和利益的追求。形成伙伴关系,首先要落实到项目目标一致之上,但这还远远不够,为了能够保持这种伙伴关系的长久与发展,还需要伙伴之间相互为对方考虑问题,也就是另外两个显著特征: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
PPP中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并不是简单分享利润,还需要控制私营部门可能带来的高额利润。其主要原因是,任何PPP项目都是带有公益性的项目,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如果双方想从中分享利润,其实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只要允许提高价格,就可以使利润大幅度提高。但是,这样做必然会带来社会公众的不满,甚至还可能会引起社会混乱。利益共享除了指共享PPP的社会成果,还包括使作为参与者的私人部门、民营企业或机构取得相对平和、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利益共享显然是伙伴关系的基础之一,如果没有利益共享,也不会有可持续的PPP类型的伙伴关系的。
伙伴关系作为与市场经济规则兼容的PPP机制,利益与风险也有对应性,风险分担就是利益共享之外伙伴关系的另一个基础。如果没有风险分担,也不可能形成健康而可持续的伙伴关系。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无论是私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没有谁会喜欢风险。即使最具冒险精神的冒险家,其实也不会真正喜欢风险,而是会为了利益千方百计地避免风险。如果每种风险都能由最善于应对该风险的合作方承担,毫无疑问,整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成本就能最小化。PPP管理模式中,更多是要突破简单化的“融资模式”理解,上升到从管理模式创新的层面上理解和总结。
对于社会资本来说,迎合政策导向选择PPP项目,不仅能降低项目风险,更能“借东风”充分享受政策优惠。只有正确领政策精神才能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有效的规避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