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PPP落地示范项目花落谁家?


来自:云南义声律师事务所     发表于:2016-11-11 14:07:17     浏览:384次

日前,财政部联合19个部委公布第三批示范项目名单,万众期待的第三批示范项目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共516个项目脱颖而出,投资总额逾1.17万亿。与前两批相比,第三批示范项目突出的亮点是项目评审更为规范,质量更有保障,实现了从财政部示范到全国示范的升级。因此,自第三批示范项目公布之初,社会资本便摩拳擦掌,虎视眈眈,但对第三批示范项目分析可知,此次入选的项目较为成熟,已有198个项目已完成签约,投资额为3733亿元,表明已有近三分之一的项目成功落地,许多社会资本方已抢占先机,捷足先登,积极参与到PPP项目中。缘何这些社会资本能成为幸运儿呢?示范项目具备哪些优质基因呢?下面我们将基于对已进入执行阶段且能从公开资料查询到社会资本方资料的192个签约项目进行统计汇总,发现落地示范项目社会资本方具备以下四大基本特征。

一、见成效,民间资本参与力度明显加大

在民间投资的增速和占比持续“双降”的背景下,PPP模式作为激发民间投资的新抓手,被寄予厚望,但成效不佳,根据国务院督查组调研,已落地的PPP项目中,国有投资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为改善这一状况,此次示范项目评审对有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以此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据相关评审专家透露,第三批示范项目重视民营企业的参与,有民营企业参与的PPP项目都有加分,在对落地示范项目进行分析发现,这个扶持政策也初步见效,民间资本的参与力度明显加大。

(一)大逆转!民企参与示范项目数量首超国企

从数量上看,现有的192个落地示范项目中有89个项目的社会资本方是民企,国企87个,国企和民企联合参与的有16个,表明与之前国企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同,民间资本的参与力度明显加大,实现大逆转,民企参与示范项目数量首次超过国企,民间资本的参与热情被彻底点燃。


2 第三批落地示范项目社会资本方性质(按项目规模)

从不同性质的社会资本方投资项目规模分布可以看出,民企参与的项目多集中于10亿以下的中小型项目,这类项目门槛较低,更能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3 第三批落地示范项目:不同性质的社会资本方投资

项目规模分布

      (二)市政工程类项目最受欢迎,签约数量和规模均名列前茅

从数量上,民企、国企、国企+民企这三种形式参与最多的均为市政工程类项目,不同是民企偏爱中小型的供水、污水处理、市政道路建设等项目,国企凭借其规模优势,积极参与大型综合类市政项目,国企联合民企参与的多为中等规模项目。除此之外,民企单独参与的项目多为现金流稳定、且体量不大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类项目,国企则在大型交通运输领域继续遥遥领先,国企常与民企联合投资水利建设项目。

4 第三批落地示范项目:各行业的社会资本方性质分析(按项目数量)

从规模上,民企投资最大的领域也是市政工程类,其次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再次是片区开发和养老类项目,项目数量分布几乎一致。但国企投资额占比最大的并不是项目数量最多的市政工程类,而是投资额巨大且PPP模式运用较为成熟的交通运输类。国企和民企投入较多的行业也与项目数量分布一致,集中于市政工程和水利建设类项目。

二、新风口,上市公司积极参与PPP项目

在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实体投资渠道有限,传统投资模式收益压缩,投资意愿不强。而PPP模式存有三大优势:1.加速项目回款,改善财务报表;2.实现产业链扩展,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3.有效提升经营效率,加快业绩释放。因此,PPP成为上市公司新风口,上市公司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一) 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已成社会资本的主力军

从数量上看,192个落地项目中有80个的社会资本方是上市公司,表明上市公司已迅速抢占先机,积极参与PPP项目中。

从规模上看,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参与的项目规模分别为1825亿元和1887亿元,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但结合项目数量可以发现,上市公司参与项目的平均规模要远大于非上市公司参与的项目,显示出上市公司的资金优势。

7 第三批落地示范项目社会资本方为上市公司项目

规模占比

从上市公司投资项目行业分布可以看出,虽然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落地项目均集中于10亿元以下的中小型项目,但是随着项目规模的增加,上市公司的参与力度要明显高于非上市公司,如在10-30亿元的41个项目中社会资本方有19个是上市公司,30-100亿元的28个项目中有18个是上市公司参与,表明上市公司偏爱且有能力参与规模较大的PPP项目。

(二)市政工程、交通运输行业受到上市公司青睐,参与率超过非上市公司

无论是从项目数量还是规模上看,上市公司参与最为集中的领域都为市政工程和交通运输。

从数量上看,市政工程类项目是上市公司参与最为集中的领域,88个项目中有33个是由上市公司投资的,交通运输类上市公司参与的力度已超过非上市公司,参与率高达68%。

9 第三批落地示范项目:各行业中社会资本方中上市

公司参与情况(按项目数量)

从规模上看,上市公司参与的市政工程和交通领域的投资额分别为546亿元和724亿元,均超过非上市公司对应的参与规模,表明上市公司对大型项目情有独钟,也显示出其资本运作优势。

三、有亮点,社会资本参与形式多元化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中需要社会资本参与规划设计、投融资、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事宜,对社会资本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纵观现已落地示范项目,结合企业的功能定位,社会资本可分为建造类企业、地方转型后的融资平台、专业运营机构和财务投资机构四大类。

(一)建设类企业成为最大受益方

  由于PPP项目中大多包含了施工建设部分,建造类企业便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几乎所有的落地项目中都可以看到建造类企业的身影,从某种意义上说,建造类企业是本轮PPP模式盛行的受益者,尤其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国企,PPP模式引导建造类企业从传统模式的承包商转变为项目的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甚至咨询商,参与程度更为深入,盈利点增加。而且PPP模式下的项目通常是多个项目的“集合体”,项目规模较大,进而提升行业集中度,有助于建造类企业提升盈利能力。

(二)地方融资平台转型后积极参与,但占比不高

 PPP模式受到力推的背景下,地方融资平台融资渠道受限,积极转型,参与PPP项目。地方融资平台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时,大致有以下3个特点:1.参与度不高,落地示范项目中地方平台公司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的情况并不多见,参与率不足10%;2.地方融资平台单独参与的项目规模不大,多集中于10亿以下的项目,如河北建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中标的河北省辛集市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辛集城区水厂及配水管网(PPP)项目规模为3.9988亿元,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参与的河南省安阳市引岳入安工程PPP项目总投资额为5.4377亿元;3.地方融资平台多与大型国企组成联合体投资规模较大的PPP项目,如北京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与中国铁建组成联合体参与了投资规模高达162亿元的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项目。

(三)专业运营机构介入较早,全程参与

不同于传统的BT模式,建成后移交项目即算完成,PPP模式为了保障项目质量,增加了运营环节,需要专业运营机构负责PPP项目的运营和维护事宜,但是第三批落地示范项目中专业运营机构较少,一般是由建造类企业建设完成后自行负责,或者是像华夏幸福模式,作为中国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全程深入参与南京市溧水区产业新城项目,不仅包括前期的规划设计、咨询、土地整理、公共设施,中期的产业发展服务,还有后期的物业管理公共项目维护及公共事业服务。

(四)传统金融机构参与不高,基金积极响应

四、成趋势,联合体投资共享PPP盛宴

由于PPP项目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对社会资本要求较高,项目规划设计、投融资、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面面俱到,但是现实情况下,企业各有所长,难以兼顾,因此通过甄选合作伙伴,参与方临时组建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统一投标,竞标成功后,协同合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共享PPP盛宴,便成为一项不错的选择。

 (一)超过三分之一的落地示范项目花落联合体,联合体招标已成趋势

从数量上看,192个落地项目中有64个是联合体中标,超过三分之一,表明联合体这种模式已普遍运用于PPP项目中。

11 第三批落地示范项目社会资本方联合体中标

项目数量

从规模上看,联合体运用地更为广泛,投资项目规模高达1510亿元,占比超过40%,高于联合体中标项目数量占比,由此可以看出,采用联合体模式的项目规模较大。

12 第三批落地示范项目社会资本方联合体中标

项目规模占比

     从联合体中标项目规模可以看出,联合体招标通常使用于较大规模的PPP项目,如在10亿以下的中小型项目中联合体模式运用较少,118个项目仅用28个采用联合体形式,但这一局面随着项目规模的增加而逐渐改善,10-30亿的41个项目中有18个社会资本方是联合体,30-100亿的大型项目中,联合体形式运用地更为普遍,28个项目中有18个是联合体,联合体的优势得以体现。

13 第三批落地示范项目:社会资本方中联合体中标项目规模分布

(二)交通运输项目投资额巨大,联合体运用最为普遍

 从数量上看,市政工程类项目由于基数大,联合体模式参与的项目个数最多,88个项目中有22个采用联合体。但交通运输行业却是联合体运用最为普遍的领域,25个项目中有16个是联合体,这主要是因为此类项目投资额巨大,单一企业难以满足,通过组成联合体可解决这一难题。

14 第三批落地示范项目:各行业联合体中标情况

(按项目数量)

这一点也在项目规模上得以体现,联合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领域是交通运输,总投资额多达553亿元,超过联合体投资总量的三分之一。

(按项目规模)

(三)互补性联合体在落地示范项目中运用频率最高

在落地PPP示范项目中,PPP联合体的身影随处可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综合联合体:集团联动,平台优势

该模式适用于经营规模大、涵盖领域广的集团公司,以集团为单位,联合下属不同专业的子公司,组成联合体,参与PPP项目运作。这种综合联合体通过联动集团,发挥平台优势,组织子公司分工协作,共享PPP项目收益。如绿地集团下属的上海博大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绿地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太原植物园一期工程PPP项目的运作实施。复星集团下属的星景生态建设投资(苏州)有限公司、上海星景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山西省临汾市涝洰河生态建设润州园政企合作(PPP)项目。

2.互补联合体: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互补联合体是由各自独立不同专业的单位组成,旨在将不同领域的企业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在各领域的专业优势,通过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如上海星景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参与河南省开封市G230通武线开封至尉氏段改建工程PPP项目(开港大道),上海星景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项目融资,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项目的施工建设运营等事宜,双方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保障PPP项目的顺利运行。

3.共性联合体:分工协作,收益共享

共性联合体的组成成员通常是同一专业的企业,即可是由集团及其下属公司联合,如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参与浙江省台州市杭绍台高速公路(台州段)PPP项目;也可是大型建筑国企与区域性企业的合作,综合大型建筑国企的建设资质和区域性企业的区位资源优势,如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晋中一零八经济廊带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功竞得晋中市榆次区龙湖街东延工程、锦纶路北段改造工程及迎宾街改造工程PPP项目。

以上三种联合体形式在第三批落地示范项目中均有应用,但运用最为广泛的是仍是建造类企业的强强联合形式,这是因为联合体运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是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大、工期紧,参与方可各自承担部分,一方面,便于协调,保证项目进度;另一方面,可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降低项目的经营风险,提高中标概率。

(凡经注明文章来源的作品,系本公众号通过网络渠道转载,为网络信息非商业目的分享用,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者证明其信息的真实性,转载作品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著作权人如不愿意在本公众号发表内容,请通过咨询电话或咨询及时通知本所,收到即予删除。凡著作权人认为注明来源有误或转载未注明来源,请及时通知本所,予以核对纠正!)

         云南义声律师事务所(昆明十佳律师事务所)是一家综合性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在国内率先推出企业法律风险微诊断服务,为企业建立专属的健康档案,并在云南省内率先提出可视化诉讼。云南义声律师事务所多年来坚持专业化分工、团队化建设、公司化管理、品牌化发展的先进理念,秉承“伸张正义、守护民声”的服务宗旨,始终如一的以专业和诚信服务客户,响应客户心声,维护社会公正!

      云南义声律师事务所与北京安博律师事务所、上海汇茂律师事务所、广东际唐律师事务所等全国106家律师事务所形成战略合作关系,由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作为支持单位,提供E板、Q板、新三板、主板等与国内、国际资本市场有关的融资渠道,实现在香港、欧洲上市。

全国客服热线:400-0871-073        0871—65361319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项目运营中如何规避风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