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有望加快,保增长仍是重中之重


来自:益盟操盘手深圳分公司     发表于:2016-12-28 01:02:17     浏览:391次

 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支出,将积极推动严格履行审批、核准、备案手续和实施方案审批程序,签订规范有效的PPP项目合同,工程建设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已建成并正常运营2年以上,投资回报机制合理,现金流持续、稳定,原始权益人信用稳健,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的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进行证券化融资。优先选取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主要社会资本参与方为行业龙头企业的PPP项目开展资产证券化工作。

我们曾在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中把PPP当作2017年中国经济的两个重要热点之一来进行深入讨论,《通知》的下发印证了我们的判断,PPP推动的基建投资将可能加快,保证经济适度合理的增长仍然是重要的经济工作目标。《通知》解决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一、加杠杆的主体;二,加杠杆主体的投资退出机制;三,为社会资本增加了一个非常好的进入实体的投资方向,加快资金“脱虚入实”。

由于去杠杆(包括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仍然是2017年重要的改革方向,因此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地方政府和地方投融资平台都不能像上轮“四万亿”时一样成为加杠杆的主体,PPP为基建投资找到了新的加杠杆主体,而这个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本身,而是所有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都可参与,这保证了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问题。

但是,过去民营企业、甚至是国有企业不愿意参与基建投资的很重要原因之一是担心投资难以收回本金和收益,因为地方政府可能存在道德风险,《通知》提供的资产证券化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也同时解决了地方政府短期的财政压力。《通知》的下发表明中央政府比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更关心投资的退出机制问题,《通知》要求各省级发改委于2017年2月17日前,推荐1~3个首批拟进行证券化融资的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力争尽快发行PPP项目证券化产品,并及时总结经验、交流推广。对地方政府来说,PPP项目结束后不必马上归还投资本金和收益,大大减轻了短期的财政压力,这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资产证券化产品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产品,是社会资本“脱虚入实”进入实体的非常好的途径。证监会承担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受理、审核及备案工作,并承诺建立绿色通达,专人专岗负责,提高工作效率。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上市交易、流通,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在证券交易所完成对接,显著降低了资金进入实体的成本、缩短了资金“脱虚入实”的时间。同时,加杠杆主体可以更快的收回投资本金和收益,并投入下一个项目,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我们认为,如果PPP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能够顺利进行,可能会大规模的铺开,显著的加快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的过程,也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样中央政府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做一些更深层次的改革工作,因此这是一步非常巧妙的棋子,弈者无比高明。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研究特色小镇如何成功申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