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回馈粉丝活动,即日起至春节前,“股票牛股大全”开启免费诊股活动,需要诊股的朋友可以直接后台回复股票代码,专业分析师在线服务,机会难得千万不要错过!
PPP资产证券化获顶层支持:发改委筛项目证监会开绿灯
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这是两大部委首次联手发文推动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重点推动符合条件的PPP项目在上交所、深交所开展资产证券化融资;证监系统则对发改委优选的PPP项目提供绿色通道,专人专岗负责,以提高产品审核、挂牌和备案的工作效率。
《通知》是发债监管机构首次针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单独发文,积极推进,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此前关于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法规,散落在43号文等不同的文件中且着墨不多,导致其政策依据相对薄弱,而此次发改委和证监会联合发文推进,将改变这一局面,未来项目融资将完全与资本市场对接,充分吸引社会资金。
PPP概念今日表现
PPP概念股板块表现突出,板块整体上涨1.08%,美丽生态、龙建股份盘中涨停,而龙元建设、美晨科技、苏交科、国统股份、华西能源个股涨幅也均在5%以上。资金流向方面,板块整体呈现大单资金净流入态势,其中,中国铁建、盛运环保、葛洲坝、中国中铁等9只个股的实时大单流入均在亿元以上。
解决PPP资产证券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目前PPP项目投资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比如时间太长,政治周期、经济周期,甚至利率周期,都有太多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踟蹰不前,不敢投资;再比如,PPP项目往往涉及政府、央企、国企,投资者在获取信息方面不够强势,面临相对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结果就是投资不看项目本身,而更加看重项目股东或担保方的实力。
期限太长、尽职调查困难、流动性太差是PPP项目受"嫌弃"的三大主要问题。而通过资产证券化后在交易所公开交易,可能正是上述问题的对症之药。国家发改委与中国证监会将加强沟通协作,及时共享PPP项目信息,协调解决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将共同推动建立针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监测、违约处置机制和市场化增信机制,研究完善相关信息披露及存续期管理要求,确保资产证券化的PPP项目信息披露公开透明,项目有序实施,接受社会和市场监督。
资产证券化的4个条件
从《通知》的内容来看,发改委此次与证监会联手,发改委扮演合格PPP项目的筛选方,而证监会则为发改委所筛选项目"开绿灯"。具体而言,各省级发改委被要求重点推动符合条件的PPP项目在上交所、深交所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筛选条件有四:
一是项目已严格履行审批、核准、备案手续和实施方案审查审批程序,并签订规范有效的PPP项目合同,政府、社会资本及项目各参与方合作顺畅;
二是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能持续安全稳定运营,项目履约能力较强;
三是项目已建成并正常运营2年以上,已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并已产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四是原始权益人信用稳健,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最近三年未发生重大违约或虚假信息披露,无不良信用记录。
需同时符合前述4个条件,PPP项目才符合此次《通知》的要求。发改委将优先鼓励支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PPP项目开展资产证券化,譬如"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新一轮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等PPP项目。
提升社会资本热情
现阶段,社会投资者对PPP项目的参与热情有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PPP项目周期较长,通常可长达10年-30年,过长的投资周期,这令社会投资人望而却步。对接资产证券化工具后,只要PPP项目运营符合要求,理论上2年后,社会资本方就有可能可以退出,这将大幅提高社会资本的资金使用效率。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银行贷款的替代品,也相当于间接推动利率的市场化。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将逐渐释放
"基础设施PPP项目本身现金流非常稳定,一些已经建设的成熟项目,往往是进行资产证券化的优质基础资产,PPP和资产证券化结合的空间非常广阔"。尽管存量和每年的增量均规模巨大,但从《通知》的内容来看,监管部门将走一条循序渐进的发展道路。尤其是"项目已建成并正常运营2年以上,已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并已产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这一条件门槛较高。所以这次《通知》可以看成是发改委和证监会的试点,通过设置条件控制规模,让市场循序渐进地发展,大量基础设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也会慢慢释放。
PPP概念股一览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