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撬动农业新蓝海


来自:乡愁传媒     发表于:2017-01-06 02:54:58     浏览:291次


PPP模式,又称为公私合营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起源于英国的“公共私营合作”的融资机制,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为了合作建设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从2014年(又被称为“PPP元年”)开始,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出台一系列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的指导性文件,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以及财政部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出台,PPP作为政府融资的法定模式正式登场亮相,开展PPP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PPP已经上升国家战略


2016年国务院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而自2013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聚焦农业现代化这一大主题,并且从高层透露的信息来看,农业现代化将是贯穿整个“十三五”的议题。


 从具体内容来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亮点多多,很多内容都是首次写入。比如,首次明确“农民主体”,首次将食品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首次纳入农业供给侧改革。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件对一二三产融合做了全面部署,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作为供给改革的重要内容,也首次引入中央一号文件。


一号文件全文两次出现PPP,分别是在第15条,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引导和支持社


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第16条,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贴息、设立基金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服务。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不过,这次的提法更加明确,显示PPP在农村的具体投向。


中国现代集团总裁丁伯康在接受采访时说,新型城镇化作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引擎,乡村建设是重要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农村主要是农业现代化,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乡村旅游都是实现的重要的模式。”


丁伯康认为,通过PPP模式将社会资本引入农村,可以带来新的信息资源、资金投入和经营模式,与相比以往,无论是信息、渠道还是收益都有明显改变,会带动农业的变化。“社会资本进入农村,与供给侧改革一脉相承。中央大力提倡供给改革,PPP在农村领域大有作为。”



我国农业PPP投资现状


PPP投资农业已有一些实践。近几年,社会资本加快“进军”农业,投资规模逐年增长,虽然有的规模不大,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PPP模式,但是已经有了运营雏形,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选择以市场为导向、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经营策略投入农业,将基地开发、产品加工、市场拓展有机融合。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既有本地的能人投资,又有外地的资本,甚至还有一些外国资本;既有来自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的,也有来自第三产业的。例如中信集团成立农业板块,联想集团早期就已经介入农业领域。从区域发展来看,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基础和投资环境优越,投资农业起步较早,投资规模大,效益明显,而社会资本在中西部地区尚处于起步阶段,可选择的经营范围与盈利空间相对有限。


PPP投资农业的问题仍然突出。我国农业PPP投资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虽然有一定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农业PPP投资的规模和范围都十分有限,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并不是规范意义上的合作,合作持续性较差。二是一些农业项目周期长影响投资回报周期,吸引力不大。三是投资环境不配套。



农业PPP投资的应用前景


农业PPP投资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农村生产要素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利润、政策红利等共同导致的现象。在国家PPP新政的支持下,农业PPP投资将迎来新的机遇。


从农业项目本身看,具备PPP项目的特征。从PPP模式自身的性质来看,PPP项目具有投资额度大、周期长、项目风险高的特点,成功的PPP项目要求参与方有承担这三大特性所要求的能力,一些农业PPP项目具备如下特征:一是准公益性。农业领域里一些项目的效用不可分割,成本和效益有外部性,其社会效益高于直接经济效益。因而需要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进行全程合作,双方对整个项目周期负责。二是有持续的收入。农业项目一般有比较稳定的效益,但不会有暴利,项目收益一般是通过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合作来获得。三是资金投入量大。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项目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的资金投入量非常大,政府投入一部分,社会资本融资一部分,共同注资开展经营。


从农业行业需求来看,迫切需要PPP来增加投资。政策、科技、投入,历来是我国支持农业发展的三大要素,我国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在我国,如何稳定和逐步增加对农业发展所必需的各项投资,是巩固农业基础的重要一环,仅仅靠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远远不够,迫切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增加投资。像农业这种投资数额很大,而回收周期长、见效又比较慢的行业,要想成功吸引社会资本是比较困难的。PPP就是引导社会资本增加农业投入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转变投资方式来看,迫切需要PPP来创新发展。政府对农业的投资领域和形式很多,有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有对农口部门的经费投入;有水利项目、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现代农业项目、美丽乡村、生态林建设等;还有抗旱、防汛资金;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等。一些基础项目政府要真正实现从微观向宏观、从审批向监管、从项目安排向制度供给的转变,要真正做到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本的有机结合,利用PPP来创新农业投资模式,真正提高投资的效率。PPP并不是免费的午餐,不可能完全替代债券等融资方式。


总之,农业PPP投资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加强相关研究。要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尽快制定农业PPP投资实施方案,对农业PPP投资的政策需求、鼓励投资的领域、工作安排等作出具体说明,让社会资本了解到投资农业的具体流程,明确社会资本的利益保障机制、投资回报实现途径,以资本收益为吸引力,调动社会资本投资农业项目的热情。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BOT/BT/TOT/TBT深度解读,看完豁然开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