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孙洁
2014年以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我国获得了巨大发展,被世界银行盛赞为全球推广PPP的领袖。
随着PPP推广的不断深入,笔者预计2017年PPP发展将呈现十大特点。
当前,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的PPP立法工作也在加紧步伐。随着PPP运用的不断发展,已有的政策同样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确保PPP健康发展。
还有一些地方甚至不惜将明股实债、保底回购等作为投资PPP项目的方式和条件,这与采用PPP的初衷背道而驰。
世界银行曾在水务领域做过的一份报告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将私人部门引入到水务领域,私人部门的最大优势是其融资能力,实践表明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私人部门在水务领域发挥的最大作用是提高了效率和改善了供水的质量。随着PPP模式的不断深入运用,人们会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政府给予社会资本方回报的高低不取决于政府而取决于市场,而社会资本能够实际取得多高的收益也不取决于政府而是取决于其运营管理效率。
短期内示范和非示范项目的区别并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但随着项目进入运营阶段后,示范项目规范性的优势就会慢慢体现出来。
有些项目为了加快步伐,不能佷好地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实施,其后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有些严重的问题甚至会导致项目的失败。
如果是示范项目,有专业机构精心设计实施方案,再加上能够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项目在未来的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就会大幅减小,项目顺利执行也更有保障。
当然,如果能够有丰富经验的咨询机构的参与,并能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操作,即使是没有成为示范项目也同样可以很好地采用PPP模式。
由于运营收益完全是依靠社会资本方的经验对项目自身的运营所产生的,因此,人们也会越来越认识到运营资源的重要性,无论是对政府或者社会资本而言,项目运营的经验显得异常重要,如果没有运营经验的机构参与PPP项目,要想获得理想的回报也是很难的。
特别是选择合作方时,竞争机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竞争机制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一个有效方式,不能因为竞争后会产生低价格竞争,就忽略了竞争的好处。
项目融资恰恰规避了传统融资方式的不足,项目融资不完全依赖投资人的信用,它依靠项目自身未来产生的收益或叫现金流来获得银行资金的支持。
PPP项目的绩效评价是对其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政府通过第三方定期对项目运营情况做绩效评价。从政府角度来说,绩效评价会逐步加强,无论是使用者付费还是政府付费的项目都需要绩效评价。绩效评价并非评价项目收益如何,而主要评价其运营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标准是否达到了公众的需求。
随着一个个PPP项目的建成竣工,后续的运营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民营企业在这方面有着比央企、国企更大的优势,民营企业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项目后续的运营管理当中,同时,随着人们对后续运营管理的重视,民营企业在政府选择合作伙伴时前期就会得到充分的重视。
我国的“一带一路”宏图必然需要巨额的资本,需要与各国合作共同建设,采用PPP模式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也是一种必然趋势,这为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提供条件。此外,像美国的基础设施更新、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都为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PPP模式在国内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会为我国企业在国外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作者系中国财政学会PPP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版权声明:本平台注明来源:“中国PPP门户网”、“湖北中财资信科技有限公司”等字样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中国PPP门户网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本平台转载于互联网的文章,本站将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请联系本平台,本平台将立即删除。同时,本网站所有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欢迎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