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经济数据获取路径
在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框架下,构建基于BIM的工程计量数据与计价信息动态提取、采集模型。即尝试从BIM模型中提取动态的、标识有工程量清单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与项目单位的工程计量数据,按照相应的计量规则进行归类。在BIM体系中实现快速计量并与现行的计价软件组合形成工程造价(宜与BIM工程量匹配的应为全费用综合单价)。
在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框架下,构建基于BIM的参照项目库,融合造价指标与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模型,尝试从参照项目库中提取既有、类似工程的相关技术经济或造价指标,并考虑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四层次精度需求,建立符合待开发项目特征、可实际应用的数据与指标体系,得到项目估算、资本性收益、运营维护费用、第三方收入及风险量化指标等数据,形成较为准确、可信的参照项目成本预估预判。
(二)运维成本数据获取路径
将BIM模型获取的技术经济数据,包括工程计量数据与计价信息、项目造价指标与技术经济指标与PPP项目所需的财务成本数据进行映射,从而获取PPP项目评价的各项成本数据,包括项目的公允价值、总成本费用、营业收入等。进而,为PPP项目评测专家组提供定性评价的数据支撑与绩效监管的有效工具。
下图以物有所值定量评价中的PSC值为例,厘清各类成本数据的来源及组成:
前文通过对BIM+PPP的数据源与其核心技术进行阐述,尝试建立服务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信息模型体系与技术经济数据获取路径,为项目提供所需的项目成本及运维数据。进而为快速、动态、准确地收集、统计、分析和报送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并为项目绩效监测与中期评估、性能测试与资产评估等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工具。下文以某中学体育场建设PPP项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某中学体育场建设PPP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场馆的建设、绿化、电气给排水、相关附属设施以及后期的项目的运维等。若采用BIM技术将项目的数据信息进行集成与共享,将实现从前期筹划、深化设计、土建、安装、装饰、运营维修等全过程统一的数据模型。该项目建设期可以借助BIM技术(BIM-5D管理系统)实时、准确地估计建设项目建筑安装工程费,进而预估出项目的建设投资。项目的运营期可以通过BIM模拟测算电、气、水、暖等设备的能耗,并通过各类传感器记录人、客流量,空气干湿度与温度,实现运营阶段的收、支控制,提升运维监测的效率。
目前,BlM技术可以将拟建项目数字化表示,从而实现3D甚至5D虚拟现实,采用“互联网+”的概念并采用大量传感设备即可实现远距离监测。可以设想,设立部、省、市(县)三级平台,各平台纵向相联,从上至下调阅数据、实施监管;从下至上汇报数据、提交绩效考核成绩;各平台间横向相联,运维数据实时对比。监管方式为:本行政区域PPP项目设计文件BlM模型化,同类PPP项目BIM组团化,采集信息远程化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