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6:智能技术用到每个环节"大联勤"制管理形成合力


来自:安庆之声     发表于:2017-02-02 12:05:59     浏览:319次

时值隆冬,宜城大地依然绿意盈盈、生机勃发。

市容靓丽整洁、道路宽敞通畅、店铺经营有序……管理痕迹伸向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机械作业的"清道夫"、便捷高效的"城管通"、覆盖80平方公里的"大数据"……智能技术逐渐运用到每一个环节。三级联勤、属地管理、城乡联动……全民参与开创"大合唱"新格局。

经过2016年一年的努力,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游客,都发现安庆这座城市越来越美了,这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集全民之智、倾全市之力的硕果,承载着一群城市管理人的努力,更体现着一种创新管理模式带来的蝶变。

道路宽敞、整洁干净的的外环北路 安庆日报 记者 江胜 摄

01

创新体制机制

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来自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以及聘请的联勤队员160多人,混编成4支队伍,对34条城区主干道上的各种乱象进行全天候巡查整治

大观区推出区抓集中整治、街道抓常态化管理、社区抓自我管理的三级联勤联管新机制,把管理触角伸向社区;经开区"4+X"城市管理模式由原先单兵突击变成联合作战,迎江区快反联勤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过去,城市管理容易陷入"各管一摊"的僵局,为改变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2016年,我市通过学习外地经验创新推出"大联勤"执法模式。

多部门联动,形成整治合力。"大联勤执法队伍正式出动。"今年夏天,随着市城市管理局的一声令下,该模式正式开启。来自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以及聘请的联勤队员160多人,混编成4支队伍,对34条城区主干道上的各种乱象进行全天候巡查整治。

各区结合自身问题,创新贴合实际的方式方法。大观区推出区抓集中整治、街道抓常态化管理、社区抓自我管理的三级联勤联管新机制,把管理触角伸向社区;经开区"4+X"城市管理模式由原先单兵突击变成联合作战,迎江区快反联勤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铁拳行动成效显著。截止去年年底,联勤执法共活动近600次,取缔占道经营行为近3000起、出店经营4000多起、依法暂扣收缴经营物品2万余件、拖离长期占道"僵尸车"53辆……市容市貌焕然一新。此次有益探索有效解决了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重复执法的困局,大大提高了执法工作效率。

人心齐,泰山移。城市管理是一项需要人人参与的民心工程,和这座城市的每一位市民紧密联系。我市坚持把城市日常管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多部门联动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责任单位自查与精细办督导相结合,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向科学、规范、常态化发展。

02

提高智能化水平

 变"粗放式"为"精细化"

数字城管信息系统中,8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被划分为21个网格,分别由30多名采集员巡查,责任格中的每个部件,大到一个停车场,小到一棵树、一根烟头,都被掌握在手,随时检测动态

引入"大环卫"ppp项目,按照"以克论净"标准,由扫地变"洗地",由人扫改机扫,实现一个标准管到底、保洁区域全覆盖,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0%以上的环卫模式

现代化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城市文明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市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让城市更加畅通便捷、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城市公共服务。

"迎宾东路与龙眠山南路交叉口有一处非法小广告。"1月11日早晨8:10分采集员吴福凯通过手机上传信息。10:35分,返回原地,广告已被清理。期间,这条信息经过了受理、派遣、处理等7道程序,程序所走路径便是数字城管。

这个系统中,8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被划分为21个网格,分别由30多名采集员巡查,责任格中的每个部件,大到一个停车场,小到一棵树、一根烟头,都被掌握在手,随时检测动态。后台指挥中心人员负责监督、指挥、分派任务等。1小时清理牛皮癣、40分钟修理垃圾箱、30分钟赶到流动摊点进行处理……"数字城管"系统日均处理300余条信息,过去一些城管人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只是我市城市管理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变的一个缩影。为了做实做细日常管理工作,我市引入"大环卫"ppp项目,按照"以克论净"标准,由扫地变"洗地",由人扫改机扫,实现一个标准管到底、保洁区域全覆盖,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0%以上的环卫模式。

03

加强乱象整治

变"老大难"为"风景线"

通过专项整治和执法队员分段包干巡管相结合的方式,攻坚整治"大排档"、"早点摊"等难度较大的占道经营,疏堵结合整治游摊小贩,持续整治骑路菜市场,效果显著

共检查"三车"6500台次,强力遏制违法违规运输行为,消除了安全事故隐患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2017年,我们茁壮成长——资本服务研究院创刊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