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PPP盛宴几天后将在昆明上演。云南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2月14日,云南省将举行至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PPP项目推介会。
此次云南省PPP项目推介会由省财政厅和省发改委主办,将整合全省最具云南特色和云南优势的PPP项目进行整体推介展示。
云南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获取的信息显示,推介项目涵盖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社会事业、水利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态环保等领域。
除了价格调整机制相对灵活、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投资规模相对较大、需求长期稳定等特点外,相当部分项目本身可以提供现金流,兼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符合我省区域发展战略并适合采用PPP模式建设运营的优质项目。
除此之外,推介项目还具有体现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反映各级政府较高积极性和良好合作诚意、紧贴国家和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脉搏、民生保障领域PPP合作进一步突破等特色。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推介会上,项目单位将与来自海内外的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就项目合作进行深入细致的咨询、洽谈。
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
去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要在财税、价格、土地、金融等方面加大对PPP 项目的支持力度,保证社会资本和公众共同受益,通过资本市场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等多元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运营管理,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效率。
此次基金的设立,是中央财政和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的重要举措,也是财政金融深化合作、共同支持PPP 项目发展的重要探索,对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方式、优化PPP 项目融资环境、促进PPP 模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发起成立PPP 融资支持基金,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引入专业化的机构管理基金,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让专业团队做专业的事情,可以说是采用PPP模式的理念来建PPP融资支持基金。”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013年启动PPP工作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始终把推广和运用PPP模式作为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政策工具。
PPP工作亮点频现
云南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注意到,大理“环湖截污(一期)PPP项目”是云南精益建造推动每一个PPP项目的缩影,正成为云南创新发展理念、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吸引更多民间投资参与PPP项目改革的践行,也是“PPP+精准扶贫”做出有益探索和运用的路径。
治标更要治本,“洱海清,大理兴”,要治理好洱海的环境污染,第一步就是先把污染截住,才谈得上治理。
大理州政府在经过多方测算后预估,环湖截污PPP 工程的总投资需要34. 68 亿元,包含6 座污水处理厂及300 多公里的截污干管(渠) 等工程,完工后将彻底斩断流向洱海的生产生活污水。
虽然近年来大理州、市及洱源县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的洱海流域保护专项资金,但这些资金在这个“大手术”面前无疑是杯水车薪。
据统计,2013 年大理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5.6 亿元,2014 年为27.5 亿元,在地方财力有限并且政府举债受限的情况下,洱海环湖截污对大理人民来说似乎成了一个望而止步的梦想。此时,PPP模式的引入,无疑对化解治污资金困境带来了希望。
2015 年10 月11 日,“环湖截污(一期)PPP项目”正式落地开工,批复投资45 亿元,批复近期(2016年一2020 年) 计划投资34. 9 亿元,是财政部第二批PPP 示范项目。
经过社会资本方中国水环境集团历时半年的现场踏勘调研,采集2000 多组数据论证后,比项目招标金额节约了约6亿元,最终的PPP 协议签约控制价为29. 8 亿元,节省投资17%。
2016年4月16 日至18 日,在调研洱海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时,财政部PPP 中心副主任焦小平认为,利用PPP 模式吸引中国水环境集团参与该项目,除了给大理解决了洱海环境治理资金紧缺问题,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创新的技术和管理,使政府转变观念,合理定位,充分利用了市场专业力量实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并实现多方合作共羸。
PPP成撬动创新跨越发展新支点
在省财政厅厅长陈建国看来,一批PPP项目的成功落地,对我省促进民间投资、抑制经济下行,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项目市场测试中,有20 余家社会资本方表达了合作意向。上海济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洱海项目的咨询工作,公司董事长张燎说,洱海项目体现了PPP 的初衷,即由优秀的社会投资人代替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环境治理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