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资产证券化启动将利好这个板块点睛


来自:第一财经网     发表于:2017-03-09 20:16:09     浏览:310次

3月8日,上交所的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发布信息显示,首创股份、华夏幸福两单PPP资产证券化项目获得受理,标志着业界一直期待的PPP资产证券化终于落地。


受此消息影响,首创股份和华夏幸福昨日股价出现明显异动,首创股份更是一度冲击涨停板,最终分别收涨5.84%和3.13%。


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地区共上报项目41单,其中污水垃圾处理项目21单,公路交通项目11单,城市供热、园区基础设施、地下综合管廊、公共停车场等项目7单,能源项目2单。


从上报的项目来看,污水固废处理类的项目占大头,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在于环保PPP项目比较成熟,而且项目较多。以水务项目为例,其盈利模式相对成熟,且水务需求具备刚性,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本身适合来做PPP+资产证券化的示范。同时,与其它行业的项目相比,水务的风险较低,故PPP资产证券化的模式若被接受,水务方向将是最先被市场接受和认可的行业。


西南证券认为,近期一系列措施反映出政府坚定推动PPP证券化的决心和执行力,有望加速PPP证券化大潮的来临。短期来看,PPP证券化或将催化PPP板块;而长期来看,则为社会资本提供了退出机制,对吸引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起到积极作用,有望持续推动上市公司订单和业绩增长。


据研究机构测算,2017 年 PPP存量项目释放将超5万亿,经营性项目和准经营性项目将是我国2017年PPP落地重点。近期基建类相关标的表现较为强势,大量PPP项目落地或将对基建板块产生持续刺激。我们认为,收益稳定的经营性项目融资可能会成为资产证券化试点的首选,相关项目推进值得期待

土壤污染防治将立法
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表示,将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修改水污染防治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仍旧严重,“镉大米”、“铅污染”等问题仍层出不穷,土壤盐碱化、酸化等退化现象严重。数据显示,我国受盐渍化影响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8.5%,而酸性土壤的比例则高达25%。此外,水、土、气是个循环系统,水体和空气污染物大约有80%最终进入土壤,因此如不注重土壤污染防治及土壤资源的改良利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都将受到影响。


此次《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制定有望推进我国环保产业建设。目前,全国人大已启动相关立法工作,全国人大环资委正在就《土壤污染防治法(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此前,我国财政部部长肖捷在两会记者会上已经表示,要增加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投入,有望给我国土壤污染治理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2016年5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土十条”)印发。这对构建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提供了指导,为管控与执法提供了法规依据,被视为我国土壤修复工程的里程碑。这也是此次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奠基石。数据显示,受“土十条”等政策影响,土壤修复的产业规模正在逐年增加。2015年产业规模只有30亿元,2016年增长至90亿元,预计2017年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40亿元。


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起草,我国土壤治理修复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大幅增长。A股市场上,永清环保(300187.SZ)、维尔利(300190.SZ)、高能环境(603588.SH)、博世科(300422.SZ)等土壤治理相关环保个股有望受益。

半导体产业强劲复苏
集成电路加速国产化

半导体产业协会(SIA)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17年迎来良好开局,受中国市场强劲表现的推动,1月份全球芯片销量同比增长13.9%,达到306亿美元,增幅创2010年11月以来最高。报告显示,1月面向中国市场的芯片销售同比增长20.5%,面向美国市场的销售增长13.3%,对日销售增长12.3%,对欧销售增长4.8%。


全球电子制造业景气度正在持续稳定升温,从数据上来看,我国芯片的进口量在不断增加。随着更多终端的智能化,将继续为全球电子消费需求带来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每年消费的半导体价值超过1千亿美元,占全球出货总量的近1/3,但中国半导体产值仅占全球的6%~7%。中国的许多用于装配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以及其他设备的芯片、半导体等严重依赖进口。随着集成电路消费的不断增长,产品的国产化迫在眉睫。


集成电路在信息安全中处于关键地位。发展集成电路是实现信息安全的基石,涉及CPU、存储芯片、特色半导体、特种计算机及打印机等环节的自主可控。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已进入重大调整变革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国内相关公司也将通过资本运作,研发核心技术、扩大产能、提升经营规模,以对抗外部的激烈竞争从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深圳国改步伐提速
上市国企价值凸显

深圳市国资委近日召开市属国企2017年规划发展工作会议,国资委副主任胡国斌表示,深圳国资委将2017年定为深圳国企“资源整合年”,并已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


据了解,会议上胡国斌就直管企业规划发展年度重点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表示,深圳市国资委将围绕“存量资源大整合”和“增量投资大发展”两条主线,全面推动市属国资系统内部资源重组和外部资源并购。国资委旗下各企业要积极对并购进行研究,要善于通过并购的手段促进企业快速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国资委同时还推出了2017年“十大行动计划”。根据该计划,2017年内,深圳市属国企要实现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0%以上,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以上;市国资委将推进10家企业混改,力争完成4-5家;年内新增上市公司1—2家,进一步提升上市资产质量。


根据该计划,深圳市国资委还将积极推动整合重组“1N”方案落地,围绕科技金融、建工、海港、空港、公交、能源、环保、食品安全以及优势地产、物管、商贸、物流等领域,加快构建一批功能性平台运营商,并借力资本市场,通过上市、整体上市等多种方式,加快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


钴价持续上涨
未来两年供应仍存在缺口

据百川资讯,3月8日碳酸钴报价190000元/吨,较上日涨22.58%,较上月涨61.7%;钴酸锂报价410000元/吨,较上日涨12.33%,较上月涨65.66%。


自然界中钴矿物大多伴生于铜镍等金属矿床中,产量受铜镍矿的产出影响巨大。我国钴资源储量很低,储量仅为8万吨左右,占全世界储量的1%左右,属于钴稀缺国家。但我国是钴精炼及钴的使用的大国,全球钴贸易格局来看,基本是“非洲产矿,中国冶炼”的格局。


2016年全球钴下游需求中,电池及工业需求占比分别为54%和46%。我国2016年钴消费占全球的45%,其中电池需求占比高达80%。2016年11月以来钴价大涨,主要钴产品均有超过40%的涨幅,氧化钴,硫酸钴,氯化钴等涨幅接近90%,而硬质合金的原料电解钴,钴粉等也有超过60%的涨幅。


2016年11月以来,供给端,全球钴产量增速趋缓,最大钴产地刚果(金)政局动荡,造成了钴供给放缓,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求端,全球钴需求稳步增长,我国新能源电池需求大幅增加。供给放缓需求大增,推动了近几个月来钴价的大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80万辆,增速达60%左右,2020年则将达到200万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下,上游产业链也将快速放量,其中三元电池需求更广阔。2017年至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的钴需求量将以60-70%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


按照中国钴业协会预计,2017年从现有的产量、消费量来看将会出现供给缺口,市场进入库存实质性消耗阶段,由于未来两年全球新增钴产能极少,但消费的刚性增加明显,未来库存的消耗与供给缺口将刺激钴价上涨。


受钴价大幅上涨驱动,A股市场中涉及钴矿和钴产品的公司股价也同步出现大幅涨幅,如华友钴业(603799.SH)股价从年初至今也大涨逾45%。其他相关标的有格林美(002340.SZ)、洛阳钼业(603993.SH)和金岭矿业(000655.SZ)等。



>>>>
>>>>
>>>>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的N个猜想中国PPP的天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