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PPP?
2017年两会期间,许多代表热议PPP。其中,全国工商联、九三学社建议,进一步完善PPP政策和立法工作,推动民间资本更好地参与PPP,明确PPP纠纷的争议解决机制。那么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好好科普一下PPP项目。
01
什么是PPP?
PPP,英文全称Public(公共)—Private(私人)—Partnership(合作)。也就是政府与民间资本达成合作,提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或者为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建立一种公私的合作模式。
简单说,就是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政府需要提供的公共设施,比如供水、供电、通讯、修路、建桥、医院、建学校等等,这些在过去的很多年里都是由政府投资的。而在今天允许私人资本通过PPP的方式进入。
这种模式在全球已经运行了100年。比如20多年前,香港一条收费的地下隧道就是由一个香港的财阀霍英东修建的。他跟香港政府合作签约50年,修了这条地下隧道,随着交通越来越繁忙。霍家在这条地下隧道就会赚很多年的钱,这就是PPP项目。
02
PPP项目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在1990年代末开始城市化建设的时候,曾经引进过一些香港台湾和民间资金修建高速公路。
2000年后,PPP项目停掉了。为什么呢?因为地方政府突然间由于城市化改造有了很多的钱,所以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投资就由政府投资来完成了。特别是在2009年的四万亿计划。当年绝大多数的资金超过95%以上是由国有企业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但是近两年情况发生变化了,第一、地方财政不再有那么多的钱了,投资成本越来越高,回报率越来越低。第二、为了解决投资不足的窘境,地方政府就开始建融资平台,但是如今这个政府融资平台的金额也越来越高,逐渐地成为一个财政包袱。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PPP项目重新获得了热捧。这个既是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需要。同时,它也表明地方政府希望通过这样的投融资方式把民间资金引入到公共设施的投资。
03
民间资金为什么愿意参加PPP项目呢?
如今,民间资金参与PPP项目非常的积极。为什么呢?因为,实体经济产业的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已经没有什么很好的项目可以投了。与此同时,政府相对还是一个比较可靠的合作伙伴。而公共设施投资,虽然它的回报率比较低,但是背后因为这样的一个政府,所以在很多民间资金看来,仍然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投资标的。
所以,民间资金一拥而入,大力发展PPP项目。2015年,全国的PPP项目大概在1800个左右,投资额在2.5万亿。2016年,全国的PPP项目总额已经达到12万亿的规模。12万亿是什么概念呢?2016年,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大概在60万亿左右,也就是说,有1/5是PPP项目,可见PPP项目的规模之大。
04
PPP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
PPP项目最大的风险在于法律问题。目前,我国有《规划法》,《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建筑法合同法》。但是我们没有一个关于PPP的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各个地方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意见,比如:安徽省出台了《PPP项目操作指南》,厦门市出台了《PPP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南昌市出台了《PPP项目的实施意见》等等,这些都是地方性的指导意见,并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甚至在全国范围内没有一个专门的法律。如果没有全国性的立法,高达12万亿的资本盛宴,一定会出现很多中国式项目的问题。
第一,出现如贪腐、寻租的问题,因为所有的PPP项目都带有鲜明的特许经营的特征,所以期间如果没有法律规范的话,贪腐和寻租景象一定会层出不穷。
第二,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民间资金与政府合作永远处在一个弱势和被动的地位。而一个PPP项目的执行周期短则10年,长则20年、30年,在这个过程中,民间资金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必须需要法律和法治的保卫。
所以,这次两会期间才会有与会代表热议PPP,同时提出要完善PPP的全国性立法。
总结一下,PPP项目就是原先由政府投资建设的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引入民间资本来投资兴建。这在国外已经实行了多年,既解决了地方政府融资的问题,也给民间资本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投资渠道。目前国内的PPP规模很大,达12万亿,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5。PPP项目最可能出问题的地方是缺乏全国性的立法。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