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首届中国PPP论坛在青岛举行


来自:青岛新闻中心     发表于:2016-06-13 11:18:06     浏览:455次



  2016首届中国PPP论坛今天在青岛开幕。两天时间里,论坛将围绕PPP、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等话题深入探讨,谋求PPP合作的共识和最大公约数。

  在青岛举行的首届中国PPP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规范”是今后一段时间PPP项目发展的关键词。从前期来看,PPP项目在操作层面存在重融资轻管理、民营企业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

  论坛参与嘉宾表示,投资周期长、参与方多、设计复杂的PPP项目要想规范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律制度做保障。应尽快解决立法层级不高、立法交叉和立法空白等问题。


  本届论坛,主办方给每位参会嘉宾都提供了一本青岛PPP项目推介手册,这本由青岛市财政局和市发改委联合编制的手册,介绍了包括青岛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应急安全文化基地项目、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青岛地铁4号线、8号线等50多个优质项目。

  天津天一集团副总裁周鹏对记者表示,浏览手册后,他对其中的几项教育、医疗项目非常感兴趣。

  “每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同,我们希望的是一种伴随性发展。另外一个方面,从长期来看,我们会有一些金融产品来配套。”

  PPP模式,是政府、私人和合作三个以P开头的英文单词的缩写,也就是政府和私人资本合作模式。     

  虽然是舶来品,但这一概念并不新鲜。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在深圳沙角B电厂等项目中探索实行这一模式。90年代,PPP模式加速发展,广西来宾B电厂、成都第六水厂等项目先后开展试点。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加快了PPP模式的推广。

  截止到今年4月底,全国PPP项目达到8042个,总投资达到9.3万亿元,项目覆盖也由5个行业扩展到13个行业。

  本轮PPP热潮下,民营资本参与不足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长期跟踪多个PPP项目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对记者表示,一方面,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履约能力差,缺乏相应法律法规制度,民营资本大多观望;另一方面,政府出于风险考虑,也更愿意与央企、国企、大型上市公司合作。

  “出现问题不能怪PPP模式,如何规范公权、私权,不同的产权不同的获利,应该思考如何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规范。另一方面是心态问题,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市场信用度比较低。”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武威对记者表示,民营资本参与热情不高,与项目类型有较大关系。2007到2008年,水务、环保等PPP项目火热时,民营资本参与热情就非常高涨。但在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民营资本则往往有心无力。

  “PPP首先不是一个暴利行业,它是一个期望稳定的经营,获得合理回报的行业。在某些领域,比如地铁,动辄投资是以百亿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它对资金动员能力,对于你前期工程和后期管理能力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们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我们的期望比较大。”


  PPP模式的推广不仅是操作方式的升级,也是体制机制的变革。中咨公司总经理王安表示,推广PPP模式过程中,“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依然存在。

  “我们决不能低估PPP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推动作用,这一点普遍认识还不够,只了解到融资改变的一面,对推动改革的一面了解还不够。”



  周期长、参与方多、设计复杂的PPP项目,其规范发展必然离不开健全的法律制度做支撑。目前国家财政部和发改委分别主导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法》以及特许经营立法。中咨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武威表示,如果能把财政部和发改委两个部门的立法工作进行协调,统一为一部立法,未来地方政府推进PPP和特许经营工作时会更加顺利。

  “存在法律交叉是一个问题,但同时也存在法律空白,又是另一个问题。行业内的一个共识是,如果能够通过立法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对推动PPP的实践有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PPP被赋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任。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叶匡时表示,地方政府应当摒弃功利主义思想,规范运作,把契约精神和公平正义原则放到首位。

  “一定要因地制宜,一定要有以人为本的概念,从民众的角度来思考。比如说环境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公平正义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 记者:杨有宗

| 编辑:王振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1800亿PPP基金启动受地方政府热捧撬动万亿投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