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扩张给中国经济带来空前伤害(附反驳文章——这是危言耸听、无稽之谈)


来自: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     发表于:2017-05-21 22:43:30     浏览:294次


PPP扩张给中国经济

带来空前伤害

 

作者:全军  /  立尔咨询首席顾问

 

摘要:PPP大跃进会带来虚假繁荣,掩盖经济深层次矛盾,挤压民营资本,纵容地方政府变坏。如果今天不加以约束,明天需要用更大成本买单。


我带着沉重的心情写这篇文章,因为可能影响一些人的饭碗,也可能给哥带来一定风险。估计拍砖的、射箭的、放炮的会全体出动把哥当小强一样拍死而后快啊。哥首先表示抱、抱歉、抱歉。位卑未敢忘忧国,请您仔细听哥说,世界形势总体好!


PPP作为一种项目建设模式,PPP自身有两个强大的优势:(1)在政府预算不足的时候,作为一种基建融资手段,比如北京地铁4号线。(2)给民营资本打开参与大型基建项目的口,激励民资投向。比如。。。好案例真不多!


PPP模式作为一项国策被提出来,并引发中国发改委和财政部为此发文打架,真是史无前例的影响。今天的中国,如果你不懂PPP,恭喜你,你是猪队友!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11月30日,中国总计入库PPP项目有10828个,入库项目金额129,598.67亿元。在中国经济转型迈入深水区的时候,PPP市场一片火热。用“水深火热”形容当前的中国经济太恰当不过了。

  

哥熟知的很多大型工程公司和设计院都积极参与进去了。过去,如果签一个10亿元的工程合同还比较让人震惊的话,今天这种合同就是小子辈了。一批亿元级的企业变身百亿级。老大真是高兴啊,很快就可以当上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了。


各地政府在普遍缺钱的时候遇上了PPP大跃进,多好!不用自己掏钱又能解决发展和就业问题,立即成为地方政府最爱!最爱!最爱!这就是为什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模式没有在西方普及却在中国搞的如火如荼的原因,政府是最大的推手!

  

哥是最早和法国布依格(Bouygues)工程公司联合在同济大学开班传授PPP模式的人(2003年),但看到今天PPP遍地开花的局面,哥的心情真的很沉重,很沉重、很沉重!

  

我们必须用专业精神来正视面对的问题,越是不喜欢听的话也许是真正需要听的。哥相信PPP大规模展开正在给中国经济造成严重伤害,非常严重的伤害。

  

1PPP模式强化了计划经济的功能,让国有企业无限扩张,严重挤压民营资本,蚕食30年市场经济改革的成果

  

PPP项目一般由政府发起。项目要通过发改委的审批,财政、规划、建设、环境、交通、金融等部门参与,然后由地方融资平台出面运作。所有的招标、设计、施工、监理、交付、运营等过程基本都是国有企业参与把持。本地国有企业优先,外地国有企业参与。为什么呢? 风险小,地方政府喜欢!

  

这样运作PPP项目的结果就是把“公私合营”变成了“公公合营”。有钱的央企及京沪财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和当地国有企业合营(合赢)。地方政府俨然一个大老板,在调配各种资源中广泛运用权力、命令和红头文件参与到经济活动中。项目的生死存亡全看政府脸色,服不服都要照办,计划经济思路全面回潮。

  

反观民营资本则由观望到基本放弃,主要原因有三:(1)民营资本基本没有任何的话语权,而可能承担的风险一点也不能少。出了问题后往往找民营企业下手找替罪羊,比如铁本事件。(2) PPP项目在动则几十年的长周期运营中,地方政府首长可能换了几茬。 新官不认旧官账,民营企业无力左右风险。(3)大型项目需上百亿,民营企业无处融资。自从孙大午/吴英事件后,民营企业家对筹资都战战兢兢的。

  

所以,貌似PPP很热闹,其实只是国有企业在拿国家的钱玩国家的项目。受惠的也主要是公字头的机构和企业。社会被无情的撕裂为两个部分: 国有和私有。 国有的受优先、优惠、特许和照顾,撑死了。私有的自生自灭,饿死了。最终与过去三十年的改革精神相背离,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哭泣吗,改革不相信眼泪!

  

2、PPP 模式让政府深度介入到产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把政府从中立的定位逼到与民逐利的位置。极易腐蚀干部,伤害公信力

  

我们说,PPP是长流程项目,在每个环节上都有大批的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谁都知道PPP是一个大公鸡,拔几根毛不算什么。而资本方往往为了项目推进,也乐意上贡孝敬。有些干部会安插自己人做红色中介,有些家人出面承包分项目,有些安插自己人员就业。倒下的大老虎基本都熟悉这些事。不要说你们没有看见。

  

天长日久,一批干部又要被叫去喝咖啡。培养干部成本大、干部胡乱作为成本大、反贪成本也大。整个社会效率严重滞凝,事事感到不好办理,人人感到生存艰难。最终导致经济活动以短期快钱为追求。政府行为商业化、商业决策短视化。

  

PPP模式发明初衷为什么要有政府参与呢? 因为只有政府才能保证项目的公益性,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反观我们现在的PPP项目,政府无一不是参与分红的角色,直接把自己置于一个利益追求者的位置。请问,谁可以竞争过政府? 长期下去,政府的公信力呢?

  

3、PPP模式吹大了地方政府债务。未来,很多地方政府将陷入资不抵债的危机

 

中国经济的大问题之一就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高连奎教授估计2015年地方债务占GDP的近60%,逼近警戒线。 郎咸平教授认为按照希腊标准我们每个省政府都是破产的。

  

在这种严峻的局面下,地方政府反而不管不顾,更大规模地上PPP项目,有钱吗? 污水和净水处理工程、高速公路、电站等项目靠收费还债。一些地方道路、垃圾处理场、桥梁与码头工程的盈利模式都是可疑的,未来拿什么还呢?再玩债转股金蝉脱壳吗? 难!

  

民营资本对此看的很清楚,所以,如果他们入股,等不到运营结束他们一定会卖掉项目变现走人。当一切决策基于短期效益时,做出来的工程会有无数官司等着。债务套债务,官司套官司。群众怨声载道、政府疲惫不堪!怪谁?

  

哥的客户之一广西来宾B电厂是法国EDF投资的BOT项目,雇员只有300多。是一个真实的按照市场规律投资并以交回给广西政府的项目。边上来宾A电厂7000多人,发电量不如来宾B。 来宾B电厂每多一个员工上岗,就可能意味着来宾A电厂10个员工下岗。对同业的挤压是PPP项目巨大的副作用。地方政府一边花钱大规模上PPP项目,一边又要大规模救助下岗工人。这种双刃剑模式将使政府背上沉重债务。

  

4、PPP项目严重伤害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损害国家核心竞争力

 

我们说PPP项目短期是看不到经济效益的。如果大量资金涌入这种项目。社会创新,创造的投资就会受到影响。

  

我们经常问:中国的专利论文数量第一了,为什么没有硅谷那么多创新产业?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方面我们有很多伪专利。另一方面是我们没有资金投入到长链条的科技孵化中区,专利成果在睡觉。现在大上PPP项目,都是成熟技术,谁还投科技研发呢?多累!

  

反观北美,政府也做很多投资,但很少有政府自己主导的投资。遍布各行业的产业基金主导着行业的投资方向。政府基金一般跟投为主。各产业基金对高科技,对创新项目是非常热衷的。美国有很多传奇创业故事是因为有大量的资本故事的支持。

  

最后,我们要看到PPP大跃进会让人力资源大量流入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建筑等领域。而计算机、生命科学、电子工程等高技术专业人才却缺少工作机会。大批华人高材生只能聚集在西雅图、波士顿、硅谷、华尔街等地方。我们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总之,PPP大跃进会带来虚假繁荣,掩盖经济深层次矛盾,挤压民营资本,纵容地方政府变坏。如果今天不加以约束,明天需要用更大成本买单。

 

 

PPP扩张给中国经济带来空前

危害是危言耸听、无稽之谈

 

第一财经评论    陈益刊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自2014年在全国推广以来,可谓风生水起。

 

财政部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地方推出PPP项目11260 个,投资额 13.5 万亿元,其中签约落地 1351 个,投资额 2.2 万亿元。

 

PPP模式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席卷全国也引起一些业内人士的担忧,这包括项目实施还不够规范,PPP法律还不够健全,民间资本参与率还不够高等,这些也引起官方重视,并采取措施解决。

 

不过,近期一则署名某咨询公司首席顾问全某的《PPP大肆扩张给中国经济带来空前伤害》在朋友圈流传,文章认为PPP模式严重挤压民间资本,把政府从中立的定位逼到与民逐利的位置,吹大地方债风险,很多地方政府陷入资不抵债危机。

 

然而,这些说法不仅仅是夸大一些现象,甚至是扭曲事实,危言耸听。

 

上文作者认为,“PPP模式让国有企业无限扩张,严重挤压民营资本,民营资本则由观望到基本放弃。PPP貌似很热闹,其实只是国有企业在拿国家的钱玩国家的项目。

 

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尽管目前PPP是国企唱主角,但民营资本已经从两年前对PPP模式的观望转为积极参与,一些民企上市公司如龙元建设等中标PPP项目数量不断攀升即是明例。

 

而民资参与质量高的国家级PPP示范项目数据也能反映这点。

 

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612月末,277 个落地示范项目的签约社会资本信息已入库,包括 175 个单家社会资本项目和 102 个联合体项目,签约社会资本共 419 家。其中,民营企业(含民营独资和民营控股)163 家,占比 39%。民营、含民营及外资的联合体项目数合计 139 个,占比 50%。民营资本、含民营及外资的联合体等两类项目的投资额合计占比也达 45%。

 

事实上,中央大力推广PPP模式,主要目的之一正是借此打破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各种不合理限制,鼓励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各类型企业积极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给予中小企业更多参与机会,大幅拓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的发展空间。

 

上述文章作者认为,PPP 模式让政府深度介入到产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把政府从中立的定位逼到与民逐利的位置。极易腐蚀干部,伤害公信力。

 

这一观点更是不理解PPP本质,与民逐利一说更是强盗逻辑。

 

PPP本质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分工合作,而非与企业争夺利润。作为社会资本的境内外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承担公共服务涉及的设计、建设、投资、融资、运营和维护等责任,政府作为监督者和合作者,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直接参与,加强发展战略制定、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绩效考核等职责。

 

中央推广PPP模式最大考虑,正是这种分工合作,可以解决政府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至于与民争利更是无稽之谈。政府与社会资本通过多轮谈判目的是为了给民众争取最大利益,保证社会资本投资的公共服务项目收益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而非暴利。这恰恰是保证民众的利益。

 

一些政府投资基金注入PPP项目,一方面是为了解决PPP项目融资难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消除社会资本对政府履约的担忧,降低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风险,而非与企业争利。

 

项目工程向来是官员贪腐重地,而上述作者认为PPP模式极易腐蚀干部,则更是逻辑混乱,官员贪腐与整个反腐制度是否健全相关,而非贪腐项目采用何种模式。

 

事实上,笔者接触到的不少投资PPP的民营企业家反映,现在地方政府官员在选取PPP资本方时偏好国企一大原因,正是担心选择民企有较高道德风险,而且面临较大审计、舆论压力。

 

上述作者在文中认为,PPP模式吹大了地方政府债务。未来,很多地方政府将陷入资不抵债的危机。

 

PPP模式推广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名股实债的确增加了潜在债务风险,但这些也早就被官方警觉,并于2015年发文明令禁止这种行为,相关督查和纠偏工作都在进行中。

 

至于很多地方政府陷入资不抵债的危机,则是夸大扭曲现实情况。

 

近些年地方债治理动作频频,包括对地方债务进行限额,推行大规模的债务置换等,都有效地缓解了债务风险。

 

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2015年末,纳入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债务16万亿元,以国际通用的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指标衡量,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率为89.2%低于国际通行警戒值,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另外,与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不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了大量与债务相对应的优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加上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也为债务偿还提供了根本保障。

 

PPP是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和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求的一次重大体制机制变革。随着2017年这项改革进一步深化,PPP将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优化财政管理、吸引更多民营资本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更大效应。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实操问题】施工企业参与PPP的5大问题和3大建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