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成都推78个PPP项目“成都文化中心”核心区投资约百亿


来自:砖济PPP书友会     发表于:2017-08-24 16:27:31     浏览:358次

成都推78个PPP项目 “成都文化中心”核心区投资约百亿

山东省财政多途径加强PPP业务培训 推动PPP工作规范开展

上半年,针对部分地方PPP改革理念转变不到位、能力建设不匹配等问题,山东省财政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政策培训,着力推动全山东省PPP工作规范开展、项目顺利实施。一是厅领导、处室负责人深入市县开展调研和政策宣讲,上半年累计为县级以上党政领导讲课培训9次,有效促进观念转变,纠正认知偏差。二是聘请财政部专家团队,结合项目案例,讲解项目操作流程,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要点,实施方案编制重点,项目合同体系设计,以及项目实施中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权责边界等,着力提高政府实施机构实际操作能力。上半年共举办PPP业务培训班3期,累计培训600余人次。三是提升咨询机构业务能力。邀请国内权威咨询机构专家,对全山东省各级入库PPP咨询机构如何更好咨询服务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重点指导,切实增强各级入库咨询机构能力建设。

来源:山东省财政厅

贵州省:完善PPP模式 吸引社会资金更多进入基础设施

近日,2017年第三季度贵州省扩大有效投资、民间投资暨重点项目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在贵阳召开,贵州省委书记、省长孙志刚作批示,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出席会议并讲话。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督查室主任潘大福主持会议,贵州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少波通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贵州省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王嶒、贵州省有关部门、金融机构代表在省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州政府分管投资工作的负责同志和发改等部门在分会场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投资仍然是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拉动力,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贵州省发展的主旋律,把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主战场,围绕“三长三短”等重点领域,狠抓项目引进、项目生成、项目前期、项目进度、项目质量、项目管理和项目要素保障等各个环节,全力服务推进项目加快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不断优化投资结构。要大力激发包括民间投资和混合所有制投资在内的社会投资活力,推广完善PPP模式,吸引社会投资更多进入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领域,推动贵州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始终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做强“三块长板”,补齐“三块短板”,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民间投资、混合所有制投资、工业投资比重。要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如期完成。要加强项目调度,坚持合法合规进行融资。要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强化督查督办,严防数字造假。

会议通报指出,今年1月至7月,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889.63亿元、增长20.6%,增速位居全国第3位。贵州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50.7亿元、增长20.9%,到位资金5525.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5%。“三长三短”领域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19.5亿元,占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的84.5%。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投资方向进一步聚焦、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要素保障进一步强化、项目储备进一步加强的特点,有力地支撑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保障民生改善。

来源:中宏网

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推进央企降杠杆减负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央企深化改革降低杠杆工作,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听取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落实与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制度改革进展情况汇报,推动增强创新发展动力。

会议指出,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在国企改革中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央企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防控债务风险、推进提质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经营状况显著改善,今年前7个月央企利润总额由去年同期的同比下降3.7%转为同比增长16.4%,资产负债率比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提质增效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成绩来之不易。当前要抓住央企效益转降回升的有利时机,把国企降杠杆作为“去杠杆”的重中之重,做好降低央企负债率工作。一要建立严格的分行业负债率警戒线管控制度。对高于警戒线的企业在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增加资产负债率的权重,并严格把关主业投资、严控非主业投资、禁止安排推高负债率的投资项目。二要建立多渠道降低企业债务的机制。对效益增长较快的企业要督促其在确保正常生产经营前提下利用部分利润降低债务。对负债率低于警戒线或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鼓励其主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并在当期损益中消化去产能等改革成本。研究出台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国有资产处置有关财务处理办法,探索建立国有资本补充机制,妥善解决企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所需资本。三要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督促已签订的框架协议抓紧落实。推动发展前景好、有转股意向的央企创新模式,加快推进债转股。加大央企兼并重组力度,稳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债转股实施机构多渠道筹资。鼓励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有条件的央企基金采取各种市场化方式参与债转股。四要强化问责,对负债率持续攀升的企业要约谈提醒,对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严肃追责。与地方合作的项目要严防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五要在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降杠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今年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和治理特困企业等工作任务。推动火电、电解铝、建材等行业开展减量减产,严控新增产能。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增强发展后劲。会议要求制定进一步积极稳妥推进央企降杠杆减负债的指导意见,推动央企资产负债率总体持续稳中有降,促进高负债企业负债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会议指出,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近年来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相继出台,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管理改革不断推进。下一步要针对政策落实中的难点和堵点,强化督查评估,总结地方经验。一要研究扩大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实施范围、放宽实施条件,修订以职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形成的股权奖励科研人员所涉及的国有资产评估备案相关规定,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相关所得税政策,以改革新突破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优化国家科技重大任务布局,健全公正科学的评审规则,完善科研项目决策、资源分配等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各类创新主体融通发展。三要进一步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推动内外资企业等市场主体深度参与创业创新。

来源:新华社

6000亿特别国债将定向滚动续发 不会挤占资金流动性

8月22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2007年第一期6000亿元特别国债将于2017年8月29日到期兑付,财政部将采取滚动发行的方式,向有关银行定向发行6000亿元特别国债。

对此,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对《证劵日报》记者表示,8月29日到期的特别国债,采用定向滚动发行的方式续作,实际资金仍来源于央行,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有限。这也符合市场的预期,财政部公告发布后,市场并没有出现异常反应。

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22日表示,此次特别国债滚动发行基本上比照2007年的做法,不会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流动性产生影响。综合而言,可实现财政债务总额不变、央行资产负债表不变、相关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不变、银行体系流动性不变。首先,央行将同时面向有关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这表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将协调配合,维护特别国债滚动发行过程中金融市场的稳定。其次,特别国债参考市场利率发行,且7年期特别国债发行利率略低于10年期,既尊重市场,又反映了合理的期限溢价,有利于增强国债收益率的市场基准性。

评级机构东方金诚评级副总监俞春江昨日对《证劵日报》记者表示,财政部和央行的联合行动明确了此次6000亿元特别国债续发采取定向发行且由央行从二级市场买断并持有,对市场流动性、财政债务和央行资产负债表均不产生实质性影响。消除了此前市场对特别国债续发导致资金面扰动和利率债供给冲击的疑虑,此次提前一周预告续发模式为市场留下了充分的消化时间,有利于安抚市场情绪,稳定流动性预期。

此外,俞春江表示,此次联合行动表明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框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协调性、联动性明显强化,表现出维护资金面基本稳定的共同意图,预计此类操作模式有望成为特别国债的常态化机制。

申万宏源固收研究团队指出,此次国债发行实际上并没有在公开市场增加一级市场的国债供给,也不会挤占银行间资金流动性,市场所担忧的负面影响较弱。因此,续发特别国债影响不大,发行模式显示央行维稳、呵护资金面的意图。预计央行将延续“削峰填谷”的操作思路不变,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稳定市场对资金面的预期。

李奇霖认为,从特别国债续作及央行近期公开市场操作的情况看,货币政策的基调仍是维持流动性的紧平衡,不会太松也不会太紧。短期来看,经济平稳运行。

方正证券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央行维稳流动性的动机非常明显。几乎面对每次资金利率的上升,净投放量都会出现相应且及时的放量来平滑,比起上半年数次坐视资金面收紧的情况,明显看到央行对流动性的“削峰填谷”的操作在增强。

针对今年剩下的近千亿元特别国债到期对流动性的影响,上述报告显示,微乎其微。对于特别国债续作问题是否会冲击流动性,边际思维很重要。如果之前的特别国债由市场机构承接,则在这些特别国债续作的过程中,并没有消耗更多的超储,只可能因资金摩擦问题影响短时流动性,但总体影响并不会很大。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项目利润是怎么变出来的?如何进行投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