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争鸣】贾康详解PPP六大正面效应


来自:中政智信     发表于:2017-08-29 19:46:53     浏览:310次

中政智信(北京)经济咨询有限公司,集聚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主要从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合规性地方政府融资对接及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PPP咨询、P2P管理和技术支持、政府政策顾问、财经培训等业务,旨在打造提供全方位、系统性、个性化财经类问题解决方案的高端专业智库。


  作者|夏宾    来源|中国新闻网


8月24至25日,由中国节能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节能环保金融联盟联合举办的绿色金融助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发展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举行。华夏新供给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出席研修班,在其发言中详解PPP六大正面效应。


贾康首先指出,抓住当前PPP的创新模式,可以更好地推进公共服务、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责,既可以体现政绩,又可以造福于民。


在大型基建项目中,要面临巨大的资金投入与其后面产生实际效果的时间差,只要项目一旦竣工投入使用,将立即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上述类型的项目就应该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算更加合理的总账,让老百姓受益。


其次,PPP模式可以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甚至是专业机构参与其中,以合理的融资方式和激励机制,发挥企业的积极性,结合政府的本身的社会服务属性,将多方力量糅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好的效果。


第三,企业在PPP模式中的空间在扩大。“企业是愿意跟政府合作取得非暴利但可接受的回报。”贾康表示,企业背后是资本在运作,资本是逐利的,而PPP项目中是可以找到有客观回报的项目,企业便可通过对自身营利计划的判断来选择。


第四,PPP内在机制和混和所有制全面对接。“PPP模式是天然的混合所有制。”贾康指出,PPP投资均是企业自愿签字,对企业而言,在商言商,对风险防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PPP模式与混合所有制具有共性,避免了之前一股独大的弊端,是对有效投资的倒逼,也使有效投资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第五,PPP模式可对冲经济减缓压力。贾康以北京地铁建设为例,若没有PPP,16号线动工遥遥无期,但现在通过PPP模式完成签约启动,地铁项目建设所需的施工、建材、机械订单等都进入市场,会瞬间把所谓的过剩产能转变为有效产能,“这是引领中国新常态非常有正面效应的一个支持机制,它是属于选择性的聪明投资。”


最后,PPP模式和全面依法治国天然对接。贾康表示,现在正加紧建设PPP法规升级,推进法规建设就是要给民企、给非政府主体一个定心丸,要靠法治保障大家以平等的伙伴关系签订契约后,和衷共济,按照伙伴关系走完PPP整个流程。


版权声明:“中政智信”推送的文章,一定注明作者和来源,除非无法确认。部分文章推送时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做删除处理,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智慧停车PPP项目回报机制分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