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PPP融资真相,破解PPP融资难题——兼谈PPP条例相关条款修改完善与政府融资新政争议


来自:ppp模式信息平台     发表于:2017-09-08 13:41:54     浏览:480次

2017-09-07 



透视PPP融资真相,破解PPP融资难题 ——兼谈PPP条例相关条款修改完善

作者简介:汪金敏 瀛和律师机构PPP中心主任,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权益高级合伙人

山重水复疑无路。如果说PPP上半场是交易结构的话,PPP下半场就是融资。PPP融资难,究竟有多难,为什么难,如何根本破解?在PPP从推广走向规范的背景下,讨论这一问题尤为关键。

一、从统计数据看PPP项目融资难原因

PPP融资难。就全国PPP项目而言,按照四川完成融资PPP项目比例,融资到位率仅6.26%,远远低于签约比例20.2%;融资到位的PPP项目投资额仅为1.02万亿元。

全国PPP项目签约率为20.2%。截至2017年6月末,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入库项目:共计13,554个,累计投资额16.3万亿元,其中已签约落地项目2,021个,投资额3.3万亿元(引自2017年7月28日财政部PPP中心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第7期季报,下称《财政部PPP季报》)。

四川省已签约PPP项目融资到位率为31.0%。截至2017年2月28日,四川省PPP项目库处于执行阶段(即已签约)项目90个,总投资额655.74亿元。已签订融资协议的项目42个,总投资458.28亿元,完成融资金额256.00亿元(引自2017月05月16日四川省PPP中心《PPP项目融资成本信息发布(第一期)》,下称《四川省PPP信息》);按融资70%计算拟融资额,四川省已签约项目占应融资额的31.0%。

PPP项目为什么融资难呢?可以根据统计数据来分析:

a、政府付费占比越少,PPP项目融资越难。

根据《财政部PPP季报》,截至6月末,入库的使用者付费项目投资5.0万亿元,占入库项目总投资额30.5%;入库的混合付费项目投资7.0万亿元,占43.0%;入库的政府付费项目投资4.3万亿元,占26.5%。签约的使用者付费项目投资5,333亿元,占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的16.2%,低出其正常占比46.9%;签约的混合付费项目投资17,356亿元,占52.6%,高出22.3%;签约的政府付费项目投资10,276亿元,占31.2%,高出17.7%。PPP项目融资主要看地方政府信用,而非看社会资本方信用。政府付费项目融资比使用者付费项目融资至少容易64.6%(46.9%+17.7%)。 

b、地方政府层级越低,PPP融资成本越高。

按照《四川省PPP信息》,42个融资到位项目中,市(州)本级项目8个,平均融资成本4.71%。区县项目34个,平均融资成本6.27%。可见,县级融资成本比地级融资成本高33%。 

c、银行是PPP融资主渠道,融资银行越小PPP融资成本越高

按照《四川省PPP信息》,42个项目中,由银行提供融资的项目37个,占比88.1%,平均融资成本5.50%。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提供融资的项目23个,平均融资成本4.96%;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提供融资的项目4个,平均融资成本4.75%;城市商业银行提供融资的项目10个,平均融资成本5.93%。由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的项目5个,平均融资成本8.34%。小银行比大银行融资成本高24.8%。 

d、社会资本方国有成分越低,PPP融资成本越高。

按照《四川省PPP信息》,42个项目中,国有企业(中央、省级、市县)参与项目30个,平均融资成本5.56%;民营企业参与项目12个,平均融资成本6.55%。民营企业参与项目中,民营企业独资、控股或牵头项目9个,平均融资成本7.12%;民营企业参与投资但不控股或不牵头项目3个,平均融资成本6.26%。民营企业PPP融资成本比国有企业融资成本高28.1%。 

e、PPP项目越不规范,PPP融资成本越高。

按照《四川省PPP信息》,42个项目中,中央和省级财政示范项目15个,平均融资成本5.63%;非示范项目27个,平均融资成本6.09%。非示范项目融资成本比示范项目高8.1%。 

f、PPP项目融资越不规范,PPP融资成本越高

按照《四川省PPP信息》,42个项目中,融资期限10-20年(含)的项目20个,平均融资成本5.59%;融资期限5-10年(含)的项目15个,平均融资成本6.05%;融资期限5年(含)内的项目7个,平均融资成本6.98%。PPP项目合作期10年以上,10年以上融资期限与PPP项目合作期匹配,10年以下融资期限与PPP合作期不匹配。期限不匹配的融资成本竟然匹配的高24.9%。

可见,就融资难易及融资成本而言,影响PPP融资的关键因素从主到次依次是:(1)政府付费比例,政府付费较使用者付费容易64.6%;(2)地方政府层级,区县级融资成本比地级融资成本高33%;(3)社会资本方国有成分,民营企业比国企融资成本高28.1%;(4)融资规范程度,期限不匹配的融资成本比匹配的高24.9%;(5)银行规模,小银行比大银行融资成本高24.8%;(6)PPP项目规范程度,非示范项目融资成本比示范项目高8.1%。

二、破解PPP项目融资难的根本措施

如何解决PPP项目融资难呢?结合上述关键因素从主到次依次分析如下:

1、明确PPP优先支付以提高区县级政府信用。

从第一部分关键因素看,第(1)及第(2)项对PPP融资难的影响约占

50%以上的权重,也就是说,PPP融资难易关键取决于PPP是否由地方政府付费及地方政府有无付费能力,或者说,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信用。

PPP项目收益主要来自政府付费。按前述统计,包括政府付费及混合性付费的PPP项目占PPP项目总量比例高达70%。而混合性付费中,大部分还是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大都是点缀,甚至在缺口计算时使用者付费实报实销,社会资本方不承担市场需求风险,本质还是纯政府付费。换言之,50%以上的PPP项目收益来源于政府付费。

区县级政府需要PPP却没有优质资源。区县级政府手头很少有可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比如,以旅游著名的某云南省区县,即使有国内著名景点,也被控制在省级国企名下,收入与区县级政府无关。区县房价大都3000元左右,土地不值钱。然而,这些区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最为薄弱的环节,比如某中部省份平均水平区县,甚至还没有建立污水处理设施,自来水水质超标,严重影响健康。

大多区县级政府财力不在银行可融资范围。比如大多数银行PPP融资的基本门槛是百强县区,一般预算收入至少每年10亿以上。这就意味着95%的区县PPP项目不具备PPP融资的可能性。银行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认为95%的区县一旦违约付费,没有办法追回。

因此,如何在可行范围增加区县级地方政府支付能力就是关键。此前,呼声颇高的一旦违约从上级政府转移支付直接划扣PPP政府付费,就是极为有效措施。然而,限于财政立法等原因,最后不了了之。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设立PPP项目收益权优先受偿制度,具有与从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划扣款项同样的效果。

PPP项目收益权优先受偿制度设立合理性在于:(1)PPP项目收益权主要源于农民工工资,理应享受类似《合同法》第286条规定的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但因PPP项目具有公益性,无法如同一般建设工程进行折价拍卖,直接规定PPP收益权优先于地方政府其他债务即可;(2)PPP项目经过了严格评估和审批程序以及竞争性选择社会资本方程序,明显比政府其他债务更具公信力,更应该得到有力保护,以增强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信心;(3)PPP优先权应该排除基本民生支出、政府有效运作支出以及公开发行的地方债券,从而避免和基本民生和公开债券投资者等更具必要性的利益冲突。 

2、创造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条件。

从第一部分关键因素看,第(3)项对PPP融资难的影响约占15%的权重。第(3)项表明国企相对民企占有明显的融资优势。民营企业总体的融资劣势,是市场等因素决定的,但其中上市民企也具备与国企竞争的能力。因此在融资方面,只要给民企同等待遇即可,难以给特别待遇。

融资到位PPP项目不到全部PPP项目的10%。也就是说,在90%PPP项目面前,即使是具有融资优势的国企融资也遇到巨大障碍。除了地方政府信用因素外,目前环境不符合国企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方融资要求也是重要原因。

以央企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方投资PPP受到负债率刚性制约。按照国务院国资委规定,央企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80%,超过85%则央企领导人将受到严厉处理。目前参与PPP主流央企资产负债率已处于80%-85%的极限状态。因此,央企投资PPP项目的要求几乎都是“两不一少”。“一不”指设立但不控股项目公司,央企投资PPP项目只能设立项目公司,才能隔离PPP项目债务和风险,如果控股项目公司,央企和项目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要合并,项目公司负债就成为了央企负债,这显然是不允许的;“二不”指不担保不回购,一旦央企为PPP项目融资提供担保和回购,按会计准则就要并表,后果与控股项目公司一样;“一少”指少出资,央企PPP投资准则对项目公司出资比例一般不超过25%,因为央企资金也有限。值得注意的是,“两不一少”不仅仅是央企为代表的国有企业要求,也是许多民营上市企业的要求。

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是PPP融资必由之路。要满足的以央企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方“两不一少”的融资要求,无限追索的传统融资完全不行,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则可行。项目融资依靠项目资产和现金流来融资,主要特点有:(1)以项目为对象,而不以社会资本方为融资对象;(2)有限追索,即融资方在一定规定范围内,比如完工及养护风险承担,可对社会资本方进行追索,除此之外,项目出现任何问题,融资方均不能追索到除该项目资产、现金流之外的其他财产或者财产性权益;(3)融资方提前介入,参与竞争性程序和合同谈判,提前制定好投融资方案,在项目初始阶段分配好风险,就社会资本方而言,就意味着先融资,后投标。在以上特点中,最核心的是有限追索,正好与央企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方“两不一少”的诉求完美对接。 

3、预留金融机构投资PPP的空间。

从第一部分关键因素看,第(4)及第(5)项对PPP融资难的影响约占25%的权重。第(4)及(5)项反映的是金融机构进入PPP项目的难易程度,进入的越晚,期限也难匹配,资金成本越高;银行越小,融资安排越灵活,资金成本越高。

  引入财务投资人也是PPP融资必由之路。要满足的以央企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方“两不一少”的融资要求,除了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外,银行基金等财务投资人必不可少。只有财务投资人出大部分项目资本金,以央企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方才能不控股、少出资,最终实现表外融资。比如,银行下属基金公司就可以作为财务投资人为PPP项目融资,最高可以出90%的资本金。这正满足了社会资本方“两不一少”的融资要求。

PPP项目社会资本方何时引入财务投资人呢?分为三种情况:(1)在社会资本方中选前,这需要:允许联合体、财务投资人可以作为社会资本方联合体成员;给财务投资人进入留足不少于两个月的时间,以完成一系列的内部评估和审批。(2)在社会资本方中选后、设立项目公司前,这需要:允许社会资本方之外的财务投资人进入项目公司;或者先进入社会资本方设立基金,然后基金再作为股东设立项目公司。(3)在项目公司设立后,这需要:允许项目公司股权变更。

对引入财务投资人时间不同,规则就应不同:(1)是鼓励和提倡的;(2)一定条件下允许,比如照政府付费项目允许,但社会资本方自有资金不得低于一定比例(如30%);(3)严格限制使用,必须经过政府批准,最迟PPP协议约定的融资交割之日。

4、规范PPP运作并协助项目融资。

从第一部分关键因素看,第(6)项对PPP融资难的影响约占10%的权重。也就说,PPP项目运作越不规范,合规性风险及政府付费风险越大,则融资成本越高。

PPP项目融资的前提是PPP项目合规。PPP项目合规的标志是:PPP一方案两报告通过审批并入了财政部或发改委的PPP项目库。PPP项目合规是PPP项目开始选择社会资本方的前提。因此,在选择社会资本方前完整公布PPP实施方案等是必要的。

PPP项目融资的关键是PPP政府付费纳入预算和中长期财政规划。由于PPP项目一般需要建设,建设期一般1-2年,在该期间无法纳入预算,但可以纳入中期财政规划。如果允许长期财政规划,则一并纳入。

三、破解PPP项目融资难的立法建议

1、增加政府信用、明确PPP项目收益权优先受偿。

在《PPP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二十条后增加一段:

实施机构未按照PPP协议约定付费的,社会资本方可以催告实施机构在合理期限内付费。实施机构逾期未支付的,社会资本方可以转让或申请强制执行该PPP项目收益权。PPP项目收益权优先于当地政府其他债务,但必要的基本民生支出、政府有效运转支出以及公开发行的地方债券等当地政府债务除外”。

2、提倡有限追索项目融资、删除社会资本方无限担保条款。

将《PPP条例征求意见稿》第十五条第二段修改为:

“设立项目公司的,合作项目协议应当载明项目公司的注册资金、项目资本金、股权结构、股权变更限制等事项。社会资本方应该就合作项目资本金按照在合作项目协议约定时间足额到位事宜承担担保责任。”

3、为社会资本方先融资后投标PPP项目预留时间。

在《PPP条例征求意见稿》第十三条第一段后增加一句:

“除了法律及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社会资本方资格预审报名或者提交竞争文件的截止日期不得早于经批准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完整公布后第60日。”

 4、为金融机构投资PPP项目预留空间。

  将《PPP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六条第一段修改为:

“在项目公司设立前,社会资本方不应安排其他主体入股项目公司;在项目公司设立后,社会资本方不得转让其持有的项目公司股权;但是社会资本方按照选择文件或者合作项目协议约定引入金融机构股权投资的除外。”

5、将PPP政府付费纳入中长期财政规划。

 将《PPP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六条第一段修改为:

  “对合作项目协议中约定的财政支出事项,应当足额纳入财政规划及年度预算,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并依据合作项目协议约定支付资金。

以上PPP融资难的根本破解方案,主要来自于作者实务总结和原创想法,不周之处多多,欢迎交流探讨。

但愿PPP融资柳暗花明又一村。


政府融资新政争议

在地方政府建立财政硬约束的过程中,政府预算管理与融资平台信用存在诸多争议,业内呼吁对待争议应兼顾财政金融稳定、经济发展与民生,穿透法律法规文本看立法目的,以免矫枉过正。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魏枫凌/文

财政部接连发布50号文和87号文,给地方政府融资定了规矩。文件发布3个月以来,威力愈发彰显,地方政府融资放缓,争议随之而来。

一位有协助地方政府融资经验的不具名人士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文件自身强硬的禁止性规定外,也因为存在太多与过往的规定或做法大相径庭的地方,而新政又没有交待得很清楚。“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不知该如何操作,只好从严理解,画地为牢。”该人士称。

不知这是否正合政策制定者本意,但客观来说,这些争议点若不能尽快消除,未来将会对正常的融资活动和经济活动产生长久的抑制作用,其负面影响终究会显现出来。

争议1:之前的政策文件还有效吗?

87号文关于服务内容的规定与不少之前国务院及各部委的有关规定相抵触。

在此有必要先提及另外一个问题,将工程包装成服务难道只能怪地方政府的“投机”吗?财政部2014年9月23日发布《推广和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其中明确指出“PPP模式的实质是政府购买服务”;并且在后续很多文件中都强调了PPP是为了改变过去“重建设,轻运营”的局面。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逻辑: PPP做的是工程,只要做好后续运营就可以被认定为政府购买服务;那么,反过来只要将工程和服务形式上打包,也可以认定为政府购买服务喽?从这个意义上讲,87号文能够明确业务边界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也应当承认毕竟之前的政策给了“空子”可钻。

“在后续整改时应将问责的重点放在50号文的相关规定上,对87号文的处理更宜重纠偏,轻问责。”前述人士称。

就87号文的矛盾分析来看,在实际工程中,建设与建设管理很难分得那么清楚,建设方和管理方往往是同一家,操作中一般也是在同一个招标文件中进行招标。对这类项目,新增项目显然必须严格按照新规执行;但对于已签约、已融资、已开建的存量项目,前述人士认为,只要之前的合同协议是在当时合规的程序下签署的,重签政府采购合同替代原来的购买服务合同也未尝不可。

除了有些是市场理解不准确以外,有的仅有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文件。

例如发改社会〔2016〕2850号文和建村〔2016〕220号文,所涉及的公共体育和小城镇建设有关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并不能在上一级机关和财政部的文件系统中找到依据。由于财政部门是政府购买服务的主管部门,因此,这类项目今后显然是不能将工程建设包装成政府购买服务了。至于存量项目在补充完善的程序后,前述人士认为要么转为政府采购工程,要么改造成PPP。

还有的是国务院文件中“有言在先”,对某些领域的政府购买服务包含工程建设是认可鼓励的领域,可能疑问最多。

例如,海绵城市领域的国办发〔2015〕75号文,地下综合管廊领域的国办发〔2015〕61号文等。而在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之下,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又出台了对应的文件,包括海绵城市领域的建城〔2015〕208号文和建城〔2015〕240号文等。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领域的财建〔2016〕34号文则是2016年财政部和交通部联合发布的,而在2017年初国办发〔2017〕17号文中又得到了进一步支持。新项目可以往PPP方向转,但前期经过了规范决策流程的存量项目也必须对已签署的政府购买服务协议进行改造吗?“对此或更宜新老划断。”前述人士称。

争议2:只要涉及财政中长期支出就是政府举债吗?

50号文和87号文出台后,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比较极端但并不少见的一种困惑是,除发行政府债券外,只要项目资金最终可追溯到财政资金,都认定为政府违规举债。

这里要看到在支出刚性压力日益增长的趋势下平滑财政支出安排的必要性。按照2016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政支出是指“政府财政为实现政府职能,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由于中国地方政府承担的职能范围极广,相应的财政支出对象也极其繁杂。随着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地要求地方财政向民生倾斜,能够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本性支出比例也相应减小。为保障财政能够平稳运行,通常来说应尽可能做到每年的财政支出分配大体保持平稳。然而,由于政府每一年的工作重点不尽相同,会产生一些短时间需要资金集中支付的项目,其中既包括工程项目,也包括其他一些涉及到特定人群的服务项目。

“举个例子,国企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人员集中安置和资产集中处置,这些需求一部分可由发行政府债券解决,另一部分则必须通过转移给其他实体,由其代为集中支付,而政府则通过预算内资金逐年向特定实体支付合同约定的价款,从而平滑财政支出。”前述人士称。

很显然,这类需求有很大的合理成分,而这种经过严格的预算程序、由预算内资金对应的支出不应被视为政府债务。尽管上述逻辑不难理解,但现实操作的标准却仍不明确,因此,一个依法合规适度扩大财政杠杆的操作程序就非常必要了。

前述人士认为,这一操作需要保证几点:融资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政府与融资主体之间只有正常的交易关系,不为融资主体提供任何形式的融资增信,融资由企业偿还;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的综合偿还能力自主决策,企业综合偿还能力包括企业承接政府项目的履约能力、政府作为甲方对企业的付款能力、企业的其他收入;金融企业自行判断政府短预算与长支付带来的违约风险。

在现行法规政策框架下,这一操作的合规性和合理性主要取决立项、论证、行政、法律等各项流程是否真正做到位,财政预算是否足够硬化;同时要求承接主体主营业务收入不只是财政资金,而是拥有独立的企业信用,否则财政支出责任又会劣变为政府隐性债务。

争议3:究竟怎样才能认定纳入预算?

87号文特别强调了政府购买服务“先有预算,后购买服务”的原则。根据《预算法》第十三条,法定程序的预算调整就是通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但前述人士指出,在财政系统的实际运转中,预算编制远比法条复杂得多。

由于绝大多数项目运作在详细信息公开之前,承接主体和融资方案也就已经确定了。因此,无论是意向承接主体还是金融机构,一般都会提前介入到项目中,一个相对可靠的时间节点就是预算公开。

预算已公开就证明其已经人大批准通过,同时部门预算也已经财政部门批复,也就是政府采购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2016年10月27日,财政部印发《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对预决算公开的程序和要求做出了原则性的基本规定,但是地方政府做到规范仍需时间。对于已经批复的预算,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证明材料是完全合理合法的,政府不应推诿阻挠。

新规出台后,真正的难点在于财政预算尚未通过人大决议、部门预算还未通过批复,政府项目的参与方——包括投资者、承建方、金融机构等——如何判断项目对应的政府财政支出责任纳入预算?若严格遵照法条,政府采购行为显然是不能逆序操作的。

以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为例,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项目审批和预算审批两条线。按照现行的项目审批制度,项目的发起、立项、审批等工作主要由地方政府的发改部门负责;发改部门每年都会制定一个年度投资计划,形成一个项目库和年度项目清单;最关键的是,这个项目投资计划最终也是需要通过市委市政府,很多时候还需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然而,前述人士指出,各地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基本上没有与财政预算流程衔接的具体规定,都是泛泛地使用诸如“财政应安排好项目资金”等提法。“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或者至少会给全社会传递出一个信息,即项目审批流程走完了,由于都经过了合法的政府决策程序,财政势必要做出相应安排。于是现实的项目流程就演化成,项目审批通过后就开始招标流程;与此同时,参与投标的单位也必然要进行资金准备,相应的融资活动于此时也启动了。这就成了先采购、后列预算。”

怎么看这种现象呢?一方面,政府部门运作的复杂性可以理解。项目审批流程进度很难控制;一旦通过,多数情况下这时已经过了本年度的人大预算审批时点,理论上只能从下一年度开始安排预算;但项目又往往需要尽快启动,融资需要尽快到位。另一方面,这也确实给了地方政府突破预算约束的借口。

在目前的法律政策框架下,这一问题基本无解。在前述人士看来,值得政策制定者考虑的一个做法是,借鉴《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财预〔2015〕230号)中“提前下达的专项转移支付预计数”的概念,在每年的下半年增加一次人大常委会,以决议的形式将某些重点项目涉及的财政支出责任通过下一年度的“财政支出预计数”予以确定,并在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中列示。

在政策修改前,对于项目参与方眼下的困境,前述人士建议,对于区域影响较大、影响人口众多、项目决策政府层级较高(地级市以上)、区域财政收入较强、参与主体的信用较高的项目,依然可以比照预算内项目设计融资方案;金融机构可将纳入财政预算作为放款的前提条件,对于急于推进的项目,则可主要根据融资主体的信用情况提供项目前期融资。此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及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相关程序包括项目库已经运行得相对成熟,涉及该类项目只需考察相应的程序证明即可。

争议4:所有预算内支出期限都必须在三年以内吗?

87号文中要求“政府购买服务期限应严格限定在年度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期限内”。争议源于“中期财政规划期限”。

首先,国务院2015年发布的国发〔2015〕3号文将“中期财政规划”定义为“中期财政规划是中期预算的过渡形态”,操作原则是“实施滚动调整。中期财政规划按照三年滚动方式编制,第一年规划约束对应年度预算,后两年规划指引对应年度预算。年度预算执行结束后,对后两年规划及时进行调整,再添加一个年度规划,形成新一轮中期财政规划。”主要内容包括“预测现行政策下财政收支”、“分析现行财政收支政策问题”、“制定财政收支政策改革方案”、“测算改革后财政收支情况”共四部分。

据前述人士介绍,由于87号文中提出了“中期财政规划期限”这个概念,于是实践中几乎所有机构都根据国发〔2015〕3号文的上述规定得出中期财政规划期限为三年,进而得出政府购买服务的期限也是三年。一届政府任期不过三四年,预算支出期限似乎不应过长,但前述人士认为,实践中以三年为限值得商榷。

在前述人士看来,之所以推行中期财政规划,最主要的目标是解决财政预算不连续、不平衡的问题,防止地方政府基于短期政绩考虑,热衷于上马大项目,透支未来的财政资源。然而,如果现在将中期财政规划狭隘地限定在三年内,对于一些本应通过安排较长时间的财政支出支持的重要项目,要么只能限定在三年内集中支出,从而挤压其他支出项目,要么地方政府干脆不去触碰这类项目,特别是在本届任期的最后两年不再安排重大支出项目,于是造成大量历史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显然违背了中期财政规划的初衷,所以要注意‘滚动’二字,这不是一个以三年为断点的财政规划,而是一个突出连续性的财政规划。”

87号文之前,通常情况下政府与被购买方签署的委托、租赁、特许经营等合同,期限多超过三年,尤其是涉及某些公共资产的运营管理。但87号文对政府购买服务期限不超过三年的限制,由于合同短期化进而引发服务短期化,必将加大被购买方的不安全感,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愈发谨慎;特别是对于某些初期投资较大的项目,今后地方政府可能会很难找到合意的被购买方。

“按照一些专家的逻辑,本届政府不应提前安排应有下届政府负责的财政支出,这就更增加了项目在政府换届时的接续风险,同样可能出现本届任期最后两年不签署任何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的现象。”前述人士称。87号文要求地方政府整改,虽然主要目标指向的是工程项目,但如此刚性的规定将会误伤一些真正的服务项目,由此引发的毁约风险应当引起重视。进一步看,合同短期化还将直接影响融资安排,被购买方欲以政府支付的价款作为信用资源和还款来源的价值认定将会大打折扣。

目前的政策法规明确限制了财政支出限定在“三年”期限内的只有政府购买服务,市场上更关心的是其他预算内支出项目今后是否也会被加上这个限制,首当其冲的是工程项目。“除了小工程和PPP项目之外,稍微上点规模的工程,如果要求政府三年内即要财政支出到位,那么本质上与BT有什么区别?原本希望拉长支出期限以平滑年度支出的目标岂不是无法实现?”前述人士对本刊记者提出了疑惑。

同样可能受到影响的还有地方性的一些优惠政策或专项政策,例如补贴、税收返还、专项资金等。

争议5:预算与项目的期限错配如何破解?

以上主要论述的是不应简单地用中期预算规划期限限定项目期限;但真正符合法律效力的预算期限实际上只有年度财政预算这一年——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项目来说,项目期限依然总是会超过预算期限。那么,第一年纳入预算已经落实,但项目后续年限涉及的预算支出的确定性如何保证呢?

其次,要理解财政预算虽然是一年一批,当年批当年有效,但它与往年、与上一年、与未来年度不是割裂的,是有承继关系的。《预算法》第二十二条、三十二条对此就有表述。而且,中期财政规划的推出恰恰是要解决财政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财政规划衔接不够从而对财政预算的连续性造成影响的问题。

当然,当一个项目还款期比较长的时候,虽然有稳定的收入,也要看还款意愿、履约意识、资金是否会被挪用等,还要考虑地方政府的信用、考虑政府换届的因素。前述人士指出,从业务操作的角度还是要争取政府做到,在其权限内,在人大有批准权的当年,在项目建设期的第一年政府就开始付费,那个还是相对有保障的。“因为一旦在它权限内批准了,它就进入了滚动的财政预算,要往下接续下去了。”

争议6:政府融资平台不能进行融资了吗?

谈及政府融资,必然涉及融资平台。2010年至今,仅中央政府层面出台的重磅文件就将近二十个,但融资平台在政府融资中的角色、作用和模式整体来看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仍是政府融资首选主体。

但是这一次,融资平台将逐渐被边缘化的声音不绝于耳。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对融资平台信用的认定。融资平台转型需要建立企业信用,摆脱对政府信用的依赖。但众所周知,融资平台从设立开始依靠的就是政府资源,其负责的项目又基本都是政府项目,项目涉及的资金来源又基本上都能追溯到财政性资金。

财预〔2010〕412号文在对国发〔2010〕19号文进行说明时曾经就融资平台债务分类提出过一个定量指标:融资平台因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举借,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的债务,是指偿债资金70%以上(含70%)来源于一般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等财政性资金的债务;主要依靠自身收益偿还的债务,是指偿债资金70%以上(含70%)来源于公司自身收益。

前述人士透露,如果按照是否超过70%的“偿债资金”来自财政性资金作为判断平台公司是否市场化的标准,那么包括一些已经完成转型的平台公司在内,绝大多数平台公司都不符合。因此,这个问题必须和前面的如何界定算作债务的财政中长期融资以及如何纳入预算的问题结合起来看。

“首先,政府依照合同约定向交易对手方支付交易价款,这应视为一个商业行为,与政府的交易对手方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并无关系。不能因为由平台公司承接就违法。”该人士称。

再看财务处理,政府的财政支持可否被认定为平台公司的经营收入呢?前述人士认为,像上述基于合同的政企关系,企业在财务上应当可以将政府支付的费用计入自己的营业收入。

该人士举例称,财预〔2015〕225号文中就传递出这样的意思——“推动有经营收益和现金流的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改制,通过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予以支持”——这至少表明政府购买服务可以被认定为平台公司的业务范围,相应的由提供服务获取的政府购买支付价款也应被认定为平台公司的经营收入。同样的道理,对于各种类型的预算内资金安排,只要明确了平台与政府之间是基于商业合同建立起的业务关系,那么这些资金往来应当认定为平台公司的经营收入。

这里一个紧密相关的问题是,既然融资平台可以承接政府项目,财务上又可将政府支付价款应视作其稳定的现金流来源,那么为什么还要严控其发展呢?

前述人士认为,很关键的一个原因是跟平台公司的职能及其履行职能的能力相关。在过去财政软约束时期,多数地方政府赋予平台公司的主要职能就是“融资”,为此,地方政府迅速催生出能够满足金融机构融资条件的实体,实现其融资目的,与项目相关的其他工作是否由平台公司承担或其是否有能力承担却被忽略了。例如,代建制与BT之间的界线非常模糊,而且地方政府通过这种手段规避招标的现象也相当普遍,滋生的各类负面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强化预算硬约束有助于从源头上规范财政资金的支出,平台公司则应当配套强化自身的专业运营能力。否则,如果只是作为一个融资通道,资金的借、用、还仍然无法统一,平台的主体信用仍然无法建立。”该人士称。

由于涉及财政资金支付的项目通常体量较大,这些项目的收入占投资建设运营企业总收入超出70%也是很正常的。金融机构自然需要对融资主体资产规模等核心财务指标提出较高要求,否则很难想象当“小马拉大车”成为普遍现象时会埋藏多大的风险。前述人士直言,在目前能够拉动这些“大车”的主体中,平台公司仍然是主力之一。

尽管从43号文到50号文反复强调平台公司必须剥离政府融资职能,但该人士呼吁,并不能因此就简单地“一刀切”妖魔化平台公司。他认为,一方面,对于已经建立起较为独立的企业信用的平台公司,应当视作普通企业;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新项目设立的平台公司,在其短期内就有清晰的主营业务、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营机制的前提下,金融机构仍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合规的融资支持,不能因噎废食。 


集团在京举行一次以合作为目的邀请函,感兴趣的可联系

陈老师:15210762438

1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泡沫化:一些地方借政府性基金破10%红线!!!
下一篇: